胡庆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践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理论主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景可期的紧要关头,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历史节点,重温周恩来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中最善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秀代表,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工作经验和理论见解。它们历久弥新,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思想改造的最好方式”[1],这是周恩来批评和自我批评理论主张与实践工作的基点。周恩来坚信,“错误是可以改正的,只要认识了,同时又肯改,仍然是可以进步的。”[2]他反复强调,“真正的共产党员不能见病不治,更不能讳疾忌医。”[3]周恩来作出真挚呼吁:共产党人要有勇气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有好处。”[4]这是因为:其一,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助于认识错误的根源,真正改造错误;其二,有助于积累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其三,自我批评“不仅可以教育自己,同时也能帮助别人少犯这样的错误。”[5]周恩来还表示,共产党人面对他人的批评,如果脸红脖子粗,非但不接受,还胡搅蛮缠,就是没有修养的表现,他的思想永远不会有进步;而那些敢于认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共产党员,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二者中,自我批评是基础和前提。周恩来认为,我们应该“多想想自己的错误。凡事都‘求其在我’,不要只说人家的错处。”[6]他直言:“思想改造首先是自我批评”[7],“应该先从自身检讨做起,这样就能够说服别人”[8],别人不会有抵触情绪,从而易于接受批评。同时,“人家看你作自我批评,他也会作自我批评了”[9],从而更利于改正错误。反之,如果不作自我批评,“光批评别人,你批评我,我批评你,很容易争吵起来”,不利于解决问题。周恩来强调,“不要天天攻击别人,打击别人,混战一场。”[10]他还说:“假使都作自我批评,那怎么会争吵起来呢?结果只能会更加团结”;因此,“为了团结起见,为了进步起见,应该以身作则,先从自我批评开始。”[11]
由于受理想信念、文化水平、认知方法等因素制约,人人并非都会自觉开展自我批评,也并非能够时时作出正确的自我批评;而来自他人的批评,是纠正错误、改掉缺点的有效方法。周恩来明确说道:“只有自我批评没有互相批评也是不行的”[12],必须通过互相批评,以弥补自我批评的不足,更好地改正错误,更好地实现进步。对此,周恩来总是自觉躬行。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坚持实事求是,强调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的错误,主动承担责任,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批评了李德和博古,并全力推举毛泽东领导红军。他以自己的坦诚和努力,为遵义会议正确解决组织上、军事上存在的紧迫问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935年1月底,毛泽东跟红一师师长李聚奎谈论遵义会议情况时说:“恩来同志起了重要作用。”[13]这一评价,甚为中肯。
“人总是有缺点的,世界上没有完人,永远不会有完人”[14],那就有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加以完善的必要。领导干部更是如此。周恩来强调:“缺点和错误的改正要从领导做起,首先领导上要自我批评,要多负一些责任,问题总是同上面有关系的”;“领导者要有自我批评精神,不是层层对下批评”[15];“领导威信不是从掩饰错误中而是从改正错误中提高起来的;不是从自吹自擂中而是从埋头苦干中培养起来的。工作信心,改正错误后只会增强,不会减弱。只有那种要虚荣爱面子的人才会怕揭发错误呢!”[16]他不光这样说,也这样做。在1962年3月全国科学工作会议和戏剧创作座谈会上,周恩来说:“各级领导要以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过去对同志们批评错了的、多了的、过了的,应该道歉。党内我已经道过歉,现在利用这个机会,再作个总的道歉。”[17]周恩来以身作则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了党的信誉。
周恩来反复强调,要有“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18]的心理准备和实际行动。这是因为,“要求一下子把旧的影响肃清,这是不可能的”[19];“清理旧的思想影响,需要经过长期的自我批评和斗争”[20];“思想觉悟会有一个过程”[21],“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2]谁如果认为改造思想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他就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也需要经过锻炼,而且是长期的锻炼”[23],“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钢,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24];单靠多读几本马列主义的书是不行的,问题在于实践;应该有直面错误、改正错误的勇气,“犯了错误,不要当作包袱,要把它丢开。丢开了还不算,还应该公之于众,作自我批评”[25];“要经常反省,与同志们交换意见,经常‘洗澡’。要把思想改造看成象空气一样,非有不可。不然,你的思想就会生锈,就会受到腐蚀。”[26]
周恩来从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宗旨出发,毕生保持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可以说,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是周恩来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的价值诉求。
周恩来极其重视党内民主和党内团结问题。在他看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是维护党内民主、增进党内团结的重要法宝。他多次强调,“建设坚强的战斗的党组织的条件是……要使党的领导机关有独立领导的能力和自信。不要怕犯错误,要能认识和改正错误”[27];“我们检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团结。”[28]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周恩来重申,“我们所反对的是‘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的个人攻击,而不是反对‘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他极富洞见地指出,党内民主要发展,党的凝聚力要增强,就必须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特别是要在高级领导同志中间加强集体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来保证我们党的团结。这样就可以竭力避免给个人主义野心家以利用和挑拨的机会。”[29]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周恩来始终自觉站在人民立场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他常说:“光有自我批评还不行,还要深入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知道自己的意见对不对。”[30]在1951年高校教师学习会上,周恩来结合自身不断改造的切身体会说:“犯了错误,关起门来检讨是需要的,更需要的是到人民中去学习。……必须向广大群众求教,从实践中求得新的认识,发现新的道理。”[31]周恩来坚定地“为绝大多数人民的最高利益着想”,对党内问题和错误倾向敢于亮剑。在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他指出,应当同时反对“不顾目前生产水平,把工资和福利提得过高过快,违反了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的经济主义错误和“对于职工福利甚至职工安全漠不关心,不注意或者不愿意解决那些必需而又可能解决的问题”的官僚主义错误[32]。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周恩来历数当时知识分子中存在着的“轻视劳动人民”、“否认人民的利益”等一系列错误思想和错误做法,作出了“不但应该改造落后分子,而且对于中间分子也应该尽可能地教育他们脱离中间状态,变为进步分子;对于进步分子,也必须帮助他们继续进步”[33]的具体要求。
纪律是决定党能坚持革命、战胜敌人、争取胜利的首要条件。执行党的纪律,每一个党员都绝无例外。周恩来竭力维护党的纪律,绝不容许他人胡来。1938年4月8日,张国焘再次违反党的纪律出逃至武汉,欲叛投国民党。时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副书记的周恩来知道后,果断拦截张国焘,并于当晚同叶剑英等前去批评劝导:“你对所犯错误的严重性,难道如今还没有点认识吗?你几乎毁灭了红军,毁灭了党。中央对你的批评和处理有什么不对!你若有什么意见可以向中央提出来嘛!为什么你背着中央自由行动呢?……你这种行为对吗?你这不是错上加错吗?你还有什么组织纪律呢?”[34]执迷不悟的张国焘不听劝告,最终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不久,在长江局党员大会上,周恩来拿张国焘叛党事件来教育全体党员,使党员的纪律意识得到巩固,维护了党的尊严。
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周恩来都能够以勇毅的担当精神、强烈的问题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自我淘洗、剔除尘垢,甘愿做自我革命的战士。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为了国家整体利益,周恩来大公无私、忍辱负重、勇于担当。文革以来,由于极左思潮泛滥,外国专家的工作受到严重干扰,一些专家和家属受到了不公正、不礼貌的待遇。周恩来在出席中联部、外交部举办的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招待会上表示:“这个责任我们来负。作为政府负责人,我负更多的责任。”[35]他主动向在座的一些专家赔礼道歉,并诚恳欢迎那些已经回国的外国专家重新返回中国工作,作出了继续增进与外国朋友友好往来的庄严承诺。周恩来站在对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负责的高度,不隐瞒、不避讳,当众道歉,感动了在场的各国专家,极大地挽回了极左思潮给国家造成的不良影响。周恩来从不吝啬向下级作自我批评。1949年3月25日,负责西苑机场警卫的察哈尔省社会部部长扬帆无辜受到周恩来两次批评。得知实情后,周恩来面对扬帆坦陈:“那天我对你的两次批评,是我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错怪了你,给你思想上造成了负担,请你对我批评帮助。”他还郑重指出:“一个政党是在不断改正错误中前进的,一个共产党员是在经常改正缺点毛病中进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强党‘健体’的法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它!”[36]自我批评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政治觉悟。周恩来主动而诚恳地向下属开展自我批评,展现了共产党人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政治本色。
问题意识决定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向。没有问题意识,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便没有了“靶向”,不知朝哪瞄准发力。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周恩来始终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能够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帝国主义时代,沙文主义成为对外侵略扩张的理论工具。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周恩来敏锐地指出,沙文主义错误在中国“也有可能产生,而且有些萌芽在过去的工作中已经发现”,我们“对兄弟民族还有大汉族主义倾向,也产生过领导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利益的事情,我们领导者的生活和工作制度有些特殊化官僚化。这就不能不使我们在建设中时常注意这些问题。”[37]在1957年民族工作座谈会上,周恩来针对两种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指出,“这两种错误态度、两种倾向,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我们民族间的团结,而且会造成我们各民族间的对立,甚至于分裂。”[38]在他看来,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能够促成民族之间的团结;若运用不好,便会招致麻烦;因此,“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进行批判,以消除或减少民族歧视的错误和民族分裂的倾向。应该把这个问题提到新的认识上来,不要避讳这种批判,而是要从正面指出这个问题。”[39]
周恩来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立场坚定、是非明晰,切实做到了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楷模。他强调,“属于思想本质的问题,则不能容许把有当成无,把黑的当成白的,这是一想一看就知道的啊!”[40]在延安整风期间,周恩来写下两万多字的笔记,认真而严肃地回顾了个人二十余年的革命历程,厘清了功过是非。他强调,“要区别不利于党的团结的言论和行动与有利于党的团结的言论和行动”[41],要欢迎和提倡有利于党的团结的言论和行为,要同不利于党的团结的言论和行动开展坚决斗争。对于违反制度规定的棘手问题,他敢于较真、敢于碰硬,终能以严谨的作风展示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然而,他的工作方式方法绝不刻板单一,却因充满了辩证思维而灵巧多变。立场坚定与方法多元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效果。
时代,既是思想的土壤,更须思想的浇灌。周恩来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为当前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教益。
能否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关键在于是否站稳人民立场。唯有站稳人民立场,怀着真诚为民的心态,时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正确对待和诚恳接受他人的诤言挚语,敢于提出真知灼见乃至尖锐的批评,与不良倾向和错误思想作坚决斗争。人民立场,是周恩来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根本政治立场。这个立场一旦确立,就从来没有动摇过,这使得他在党和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对此,习仲勋这样评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公开作自我批评,不仅不会损害他们的伟大形象,恰恰相反,正说明他们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因而使得他们的光辉形象更加伟大。”[42]今天,面对“四种危险”“四大考验”,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时刻铭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一心为公的情怀,正确对待和诚恳接受诤言挚语,敢于对下级、同级特别是对上级提出真知灼见乃至尖锐的批评,并抱着高度的革命热情和对党负责的精神,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努力寻求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广泛凝聚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正能量。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周恩来反复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相信真理越辩越清楚。我们共产党人要有勇气面对真实,面对错误,有错误就不怕揭露,就勇于承认和改正”[43];“对别人的成绩,应当加以肯定。对问题要做出恰当的估计。……要实事求是,分别对待。”[44]实事求是,最有说服力,也最有效。只有将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让人心悦诚服,防止和克服片面性、盲目性、随意性,也才能经得起检验。如果没有严谨态度,总是雾里看花、弄虚作假,批评和自我批评就难以切中肯綮,只会南辕北辙。中国共产党人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用好,就应该心存敬畏,祛除好人主义、私心杂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团结—批评—团结”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既不纠缠细枝末节,更不放过原则问题,既不主观臆断、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更不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要实事求是、出于公心、与人为善,不搞‘鸵鸟政策’,不马虎敷衍,不文过饰非,不发泄私愤。”[45]唯有此,批评和自我批评才有望符合客观实际,真正帮助广大党员打扫思想灰尘、祛除不良习气、纠正错误言行,自觉认识大局、服从大局、维护大局。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周恩来的一项人生习惯。重庆红岩整风期间,他写下了“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的坚决的斗争”[46]的铮铮誓言,并毕生践行。埃德加·斯诺被周恩来坚定的革命决心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所折服,称赞他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47]批评和自我批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应该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生的必修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坚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内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什么时候疏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良倾向就会在党内滋长蔓延。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人既要有雷霆万钧的猛药去疴,更要有常态长效的润物无声,这就必须勇于清除掉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和政治微生物,敢于杜绝心存侥幸、坐等观望、一劳永逸式的闯关心态,善于进一步激发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动力,建立健全领导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促成批评和自我批评常态化长效化,使之成为共产党人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使命,自觉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回望历史,科学理论在实践基础上一经产生,就会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周恩来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正是这样。中国共产党历经近百年的苦难辉煌,历史环境和历史任务不断变化,不同时期党对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即便如此,周恩来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所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会过时,仍然是激励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2][5][6][7][8][10][12][19][20][23]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58,209,209,192,158,157,157,158,210,157,217.
[3][4][14][15][17][18][21][22][25][26][28][29][30][31][32][33][37][38][39][40][41][43][44]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27,08,368,345,367,425,126,60,60,425,349,121,345,60,143,176,229,248,253,126,123-124,208,346.
[9][11]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3,63.
[13][34]周恩来人生纪实:上卷[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58,260.
[16][24][27][46]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31,327,110,125.
[35]纪东.难忘的八年——周恩来秘书回忆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175.
[36]王树人.周恩来是这样对待下级的[J].党史文汇,2016(3):31-34.
[4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习仲勋文集:上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492.
[4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77.
[47]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