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龙祥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17)
中共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基石和细胞,党员队伍的强弱事关党各项事业的发展,事关党执政兴国的成败。党中央历来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并把服务党员工作纳入党组织工作任务之一。党章中也规定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具有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的职责,把服务党员同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摆在同等的位置。可见,服务党员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基层党组织在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往往强调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多,强调服务党员的少,服务党员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为此,在党中央吹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结号的新时代下,改进和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工作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要“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要“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要“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等要求,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在党员所在组织的建设、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党员的成长发展、党员的学习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工作,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党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基础上,也要以党员为中心,紧紧围绕党员的所需所求所盼,时刻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具体困难,通过标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方式,落实惠及党员新举措,搭建党员成长成才新平台,促进党员全面发展,增强党员的获得感,提高党员的战斗力,进而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更好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全党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强调当下还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求全党同志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表明党员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头羊、排头兵,需要以更加饱满的精气神投入到伟大事业中,需要以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投入到伟大的斗争中。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丰富服务党员形式和内容,真正把党组织打造成党员之家,为党员干事创业提供舞台,为党员发展进步搭建平台,为打造好党员的标准创造条件,使党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中发挥积极作用。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基层党组织又是管理服务党员的基本单位。党中央十分重视党组织服务党员工作,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党员,就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党员服务群众内在动力”。同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审议通过《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和服务,确保进口严、出口畅、管得好、作用大。这些表明,要使广大党员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基层党组织除必须严格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外,也要在服务党员方面做工作、下功夫,真正在思想、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服务好党员、关心好党员、帮扶好党员,解决党员后顾之忧,把党组织打造成党员的坚强后盾,就能激活党员“微细胞”活力,增强党组织“向心力”,进而激发党员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
为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工作存在不足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笔者采用抽样问卷和一对一访谈调查方式,就基层党员对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及党员服务需要等方面开展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50份,回收531份,开展访谈60人次。通过整理、统计、分析,发现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党员方面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别党组织强调是党员为群众服务,却忽略了党员同样需要党组织的服务,这也导致党组织在加强组织建设的过程中,重视党员的教育、管理与监督,而忽视了对党员的服务,强调党员服务群众的多,要求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少,服务党员的意识不强,重建设轻服务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对党员在政治学习、服务群众、纪律管理方面都有明确的制度要求,对党员在技能培训、权益维护、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服务就没有刚性的要求。在问卷中,“你是否希望党组织提供服务”方面,93.5%选择了希望,6.5%选择无所谓,没有人选择不希望;“你认为党组织有为党员提供过服务吗?”方面,65%选择没有,35%选择有。而部分党员表示,有的党组织、普通群众通常要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对党员作用发挥充满期待,却往往忽视党员同样希望被服务的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党员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人在成长过程中,受遗传、环境的影响,形成对事物不同的认知和需求。这一个体差异导致人在接受服务时的要求各有不同。党员作为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在精神境界上往往比普通群众高,但由于个体的差异,对服务的要求也无法等量齐观,这就要求党组织在为党员提供服务时,要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层次的党员采取不同形式、针对性强的服务,做到突出特点,因人制宜。当下,党组织服务党员的主要形式是开会传达精神、部署上级工作、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等,政治引领、理论学习的多,情感关注、文化滋养的少,服务形式比较单一。在问卷中,92%的认为“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在“你希望党组织为党员提供什么服务(多选)”方面,96.5%选择“外出学习交流”,88%选择“加强理论和业务培训”,50%选择“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35%选择“挂职锻炼”。而部分党员表示,党组织加强政治引领,强化信仰教育,这是新时代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但如果只作刚性要求,而不注重柔性滋养,在某种程度上会缺失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见,人们已不仅满足于简单解决温饱上的物质追求,而且对物质、文化、精神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要求吃的放心,学的有层次,玩的有档次,追求身心愉悦等。党员作为人民群众的基本一员,同样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所需的服务范围较以往也更加广泛。当下,党组织服务党员的主要内容有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收缴管理党费、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发放党员学习材料等,在党员思想、工作、生活方面的关心比较少。在问卷中,“党组织服务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方面,90%认为是党组织“压担子的多,布置工作的多,要求的多,而生活关心的少、健康关心的少、思想关心的少、发展关心的少、家庭关心的少。部分党员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党组织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要求多,关心少,监督的多,服务的少,这些并不能让党员们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在深入推进党的伟大事业过程中,党员干部是主体、是骨干,除了下任务、压担子、提要求外,更需党组织的关怀。然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各级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约束和监督机制越来越健全,对党员个人的考核和考评要求越来越完善,在服务党员、激励党员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却不够健全和完善。在问卷中,“你认为服务党员机制有吗”方面,93.5%选择没有,4.5%选择有,2%选择不知道;且94.3%认为“要加强党组织激励机制、帮扶机制的建设”。还有部分党员表示,在评优评先方面,党方面的评选远不如政府方面的数量多,并已形成相应的制度。党方面的评选,不仅更加严谨、标准更高,而且更多的是以荣誉和精神的鼓励为主,在相应的举措和制度保障尚未健全,这种落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有利于增强党员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党组织要配强配齐党务干部队伍,优化组织班子队伍结构,定期通过开展学习培训、跨部门、跨系统经验交流、外出参观考察、革命基地党性教育等方式,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增强党务干部理论、业务知识的宽度和高度,不断提高党务干部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信心,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的服务水平。要转变工作观念,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不仅是为民服务,为群众服务,还要为党员服务,自觉树立服务党员意识,从注重党员管理向注重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将日常管理融于服务之中,实现从领导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从被服务者到服务者的转变,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员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坚强后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用桶打水,不如修管道,修好一条管道,可以引来源源不断的水。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也是如此,用制度的“管道”形成服务的自觉。可见,加强制度建设不仅仅是从制度管理好党员、用好党员,更应从制度上服务好党员,使党员对党组织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要健全党员民主权利机制,坚持党内重大事项党员第一时间“先知道、先了解、先讨论”,第一时间接受咨询、表达意见,提出建议,充分保障党员知情权、参与权,让党员真正了解和掌握党内重大事项,真正参与党的各项建设之中,真正“当家作主”;要健全党员关怀帮扶机制,充分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生活、工作、家庭情况,及时为党员排忧解难,答疑解惑,切实从根本上解决党员的实际困难,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坚强后盾;要健全激励机制,切实让那些敢于担当、无私奉献、业绩突出的党员得到组织的肯定和认可,有锻炼的舞台,有发展的平台,有进步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进而激活基层党组织的内在动力。
要坚持以提升党员自尊自信为主导,积极搭建党员践行先进性的平台,增强党员对基层党组织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堡垒和时代先锋。要搭建彰显先进本色的平台,切实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先锋队、模范团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工作热情和服务奉献精神;要搭建对外展示才能的平台,切实通过驻村蹲点、挂职锻炼、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方式,充分展现党员干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内在本色;要搭建综合素质提升的平台,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结合,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相结合,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相结合,强化培训密集力度,培养改革创新、应对风险、科学发展、服务群众能力,提升干事创业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党员干部奠定服务改革发展的内在基础。
思想认同才会产生行动自觉。服务党员必须从加强党员思想建设抓起,让思想引领取得实实在在实效,激发党员自觉践行“四讲四有”,争做合格党员,始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要建立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上党课、看影片、听讲座、外出学习交流、实地参观实践、革命圣地党性锤炼等方式搞好党员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补足党员精神之钙,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核心意识,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开展特色学习活动,办好各类文化讲坛、辅导报告会、政策解读讲座等常态化的业务学习,提升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文化素质和能力;创新学习方式,通过设立党员读书角,订购和发放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开展读书交流会、好书漂流等方式,营造党员干部学习氛围,激活党员干部日常学习兴趣,不断强化传播文化滋养;发挥新媒体在学习的引领作用,利用微信、微博、网站等新时代网络技术手段,吸引党员干部用“碎片化”的时间学好时政要闻、理论精髓和党规党纪,进一步提升学习成效,激发学习乐趣,提高党员干事创业能力。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扎实,党的组织才能坚强有力,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要健全基层党组织网络,不断扩大组织覆盖面。要时刻根据新时代下社会结构、组织形式、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变化,不断推进党组织与社会各类基层组织、各类社会群体的有效嵌入,把党组织延伸到每一个项目、团队、产业链、园区、商圈上,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组织有效覆盖,使每一个党员都能纳入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接受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享受基层党组织提供的温暖。要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头雁建设,不断提升带头人素质。建设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关键要靠带头人。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犹如针孔,在组织建设中发挥着特有的牛鼻子作用,着力选配好、打造好一支政治素养好、业务能力强、担当精神足的带头人队伍;要运用好带头人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机制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导向、鞭策和激励作用。要贯彻落实党内基本制度,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强化党员党性锤炼,增强党员意识,不断提升党员战斗力。要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强化服务保障。推进传统党建工作与网络信息技术无缝衔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互联网+党建”活动,增强组织吸引力,激活组织活力;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向基层组织倾斜的鲜明导向,加大政策倾斜和财政投入力度,使基层党组织有心、有力、有为地开展党内服务和群众服务工作,进而加强组织向心力、战斗力,把组织打造成党员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2]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11).
[3]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14-05-29.
[4]袁建伟.党组织“服务党员”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08(3).
[5]李汴霞,袁建伟.关于党组织“服务党员”问题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