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翠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林业局,辽宁 阜新 123200)
沙棘是近些年来被广泛培育和栽植的优良的经济林树种之一,在林业、水利、畜牧等行业都被有效利用和认可,尤其在治理和改善北方干旱沙区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沙棘抗性强
沙棘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抗干旱、耐沙埋。在低温寒冷、土壤干旱瘠薄的北方沙区,沙棘能在地表深5 cm,含水量4.26%的沙地上正常生长,表现出超强的抗性。
1.2沙棘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沙棘具有防沙治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作用。另外,沙棘的经济价值不可忽略。在偏远贫瘠的沙化地区,因常年干旱,造林绿化树种很难生长,面对立地条件十分恶劣的沙化地区,造林绿化树种的选择非常艰难。即使是农民的耕地也因沙化严重,土质瘠薄,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产量极低,遇到大旱年景,更是颗粒无收。在这种情况下,兼顾选择一种既能防沙治沙又能有经济效益的树种,来取得这样的双重效果。沙棘正好迎合了这种发展趋势,特别是在科尔沁沙区,大果沙棘正在被广泛重视和推广种植。沙棘3年见果,进入盛果期后,平均单株果实产量4~7 kg,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2.1育苗前期准备
2.1.1扦插育苗床位置选择最好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块,离水源和电源较近的地方。
2.1.2扦插基质的选择最好选用河砂、蛭石、草炭等基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成最佳基质。这样配制的基质有丰富的营养,pH≤7,呈中性或微酸性,有利于插穗生根成活。
2.1.3扦插育苗床结构利用全光照间歇喷雾育苗扦插床,育苗床四周墙用砖砌成,高50 cm×宽24 cm,苗床由三层组成,扦插层或基质层厚度12~15 cm;基质层由粗河砂组成,厚度10 cm;渗水层由10 cm左右大小的砖头或石块组成,厚度20 cm。
2.1.4扦插育苗床的规格扦插苗床面积一般规划为200 m2左右,喷水雾化效果最佳。
2.2扦插育苗
2.2.1扦插时间沙棘在15 ℃时生根良好,在北方沙区一般在6月中上旬开始扦插,平均气温可达到23 ℃以上,利于扦插苗成活。
2.2.2插穗处理将插穗放到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按一定比例混合到一起的混合液中,同时加入适量乙醇、蔗糖、蛋白质、琼脂和微量元素等。一般浸穗长度3~4 cm,浸泡2~4 h。
2.2.3扦插密度及深度扦插株行距为5 cm×4 cm,密度为500株m-2。最好选择阴天时扦插,一般扦插郁闭度在0.7~0.8之间为最佳,扦插深度在3 cm左右,最深不要超过5 cm。扦插后要及时用喷壶向苗床喷水。
2.3苗木管理
扦插后苗床应及时供水施肥,打药防病,确保苗木成活。生根前的浇水应长期保持叶面湿润即可,喷水时间30~40 s次-1。生根后供水阶段主要以满足根系吸水为主,保持基质含水量达到40%~50%,就能满足苗木的生长需要。扦插后每隔3~5 d喷施一次灭菌药。苗木扦插后5~7 d施一次叶面肥。
2.4苗木移植
2.4.1移植时间北方沙区移苗的最佳时间为6—9月,这时幼根生长到1~3 cm,移栽后成活率较高。沙棘苗移植后3~5 d,根系就可长到3~6 cm。
2.4.2作垅移植法移栽前必须进行细致整地,深耕细耙,适量施以腐熟的农家肥。通过整地增加土壤孔隙度,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增加土壤的透水性、通气性;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快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为苗木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移栽前要对出床苗浸药消霉,用10%~20%的农用链霉素药液浸根2~3 min,栽植深度不超过5 cm。用镐抱沟、抱垅,栽后不踩不压,防止幼根折断。用水自然沉实,移栽后3~5 d浇第2遍水,然后就进入圃地常规管理阶段。
2.5营造技术
2.5.1造林整地沙区气候干旱,土地沙化严重,采用穴状整地,深25~30 cm,整地后清除地表剩余物。栽植坑为:长35 cm×宽35 cm×深35 cm。
2.5.2苗木选择及规格选择2年生优质苗木上山造林,苗木规格标准一般选择根径≥0.5 cm,苗高≥50 cm,提高苗木成活率。
2.5.3造林技术大果沙棘栽植密度:2 m×3 m,1 665株hm-2。最佳栽植时间4月中旬至5月中旬。栽前苗木浸根,侧根长度15 cm以内,将苗木在栽植点上垂直地面,不窝根,不露根,穴面低于地面5 cm,雌雄株按9∶1的比例进行栽植。由于沙区春季多大风,常常将树苗连根拔起或根系摇松动而降低成活率。沙棘栽植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确保栽植质量,栽植后浇透水。
2.5.4抚育管理定期进行松土除草,施复合肥或氮肥。北方沙区经常出现间断性干旱,做到及时灌溉。及时观察造林地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治,加强检疫。做好护林防火,及时清除林道植被。
参考文献:
[1] 徐晓静,杨威,闫军.灌木沙棘在沙地生态建设中的效应[J].民营科技谈,2008(8):79
[2] 段爱国,张建国,何彩云,等.沙棘良种“白丘杂”[J].林业科学,2013(1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