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探索与实践

2018-03-31 05:04曾小君李巧云付任重杨高文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精细化工平时成绩科技

曾小君,李巧云,付任重,柴 文,杨 捷,杨高文

(常熟理工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是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动手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科技创新团队作为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其地位和作用日益被验证和认可[2-5]。而先进经验表明“做中学”的理念和方法适合于工科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6]。因此,如何做到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机结合,如何组织和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并有效推动科技创新活动,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7-9]。文章以精细化工实验创新课程为载体,采用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模式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并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团队合作式运行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对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大学生以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核心的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以创新实验课程为载体,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创新性、研究性、设计性、开放性的学习环节,可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及将所学知识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机会[10]。传统精细化工实验课程教学安排采用单纯使用实验教材或类似的经典合成题材的固定模式。由于实验课时短,很多学生还没来得及掌握操作实验仪器的技能,就草草地结束了实验,实验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在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实验创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以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和关键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为导向,通过分解和重构教师的成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或典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在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各年级学生开设的精细化工实验创新课程教学中,每个班级学生自由组建了10~15个科技创新团队,每个团队成员由3~5位学生组成,然后让各团队成员自主选择实验指导教师,并自主选择创新实验项目。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的研究内容结合到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获得成就感,而且可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举措与成效

目前各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普遍采用以目标管理为主的模式。目标管理模式具有简单易操作,成果易量化等优点,但也易忽视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严重约束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工作的开展力度和质量的提高[11-12]。

为了有序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并有效推动科技创新活动,我们建立了“过程管理”及“持续改进”式运行的长效机制。各创新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学生提交科技创新活动申请表经学院实验中心批准后,可随时进入相应的实验室开展精细化工实验科技创新活动,实行定期而有效的动态监控。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着重突显“过程管理”及“持续改进”机制建设的重要性,这是关系到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质量的关键所在。以精细化工实验创新课程为载体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应该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2.1 项目实施与管理

大学生是科技创新项目实施的主体,他们自主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创新项目实验方案设计、精细化工产品合成、理化性能检测及实验数据整理等工作。每个科技创新团队设组长1名,组长负责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每位学生做好定期总结工作,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近期工作及存在的困难,每个科技创新团队学生都要全程记录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做的工作,课程结束时要提交科技创新项目总结报告和创新成果展示材料。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只是起到指导和咨询的作用,主要负责定期听取并检查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同时向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提供现场咨询与帮助,为其明晰下一步任务和持续改进提供建设性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查阅学生科技创新研究的原始数据和资料,对其研究进度、持续改进方法和实施成效进行评述。而学院和指导教师要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并对科技创新项目运行实行动态监控。

2.2 项目实验方案设计

在每个科技创新团队选择创新实验项目后,每个团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设计创新实验方案,并制定详细的实验进度安排表。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核后方可实施。实验方案确定后,团队负责人提出实验耗材采购计划,经指导教师审核后提交学院中心实验室统一采购。

2.3 项目中期答辩汇报

为了及时了解科技创新项目进展情况,学院在学期中安排1次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课程组全体指导教师在听取团队成员汇报后,给每位学生评定期中成绩,并定期召开精细化工实验创新课程“教研沙龙”活动,听取学生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2.4 项目期末答辩汇报与结题验收

在精细化工实验创新课程结束时,课程组将组织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的期末答辩汇报和结题验收工作,注重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重点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1)期末答辩汇报与课题验收阶段是对每个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项目进行最后的总结汇报和创新成果材料展示的阶段,每位学生都要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及创新成果支撑材料。由课程组全体指导老师组成的答辩小组对每个项目进行验收和质量把关。每个科技创新团队学生都需要进行PPT汇报、回答答辩小组成员提问等工作。答辩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陈述情况及创新成果支撑材料进行点评和评分,得出结题验收意见,并给出创新项目继续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2)精细化工实验创新课程成绩评定与学分认定阶段。根据我院精细化工实验创新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精细化工实验创新课程采取注重过程,兼顾创新成果的考核办法。该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评定,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7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由开题报告(占平时成绩的20%)、实验表现(占平时成绩的60%)、期中汇报(占平时成绩的10%)和团队协作(占平时成绩的10%)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期末成绩由期末汇报(占期末成绩的30%)、项目总结报告(占期末成绩的50%)及创新成果(占期末成绩的20%)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对于完成创新项目的学生,精细化工实验创新课程成绩在及格及以上的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创新课程学分认定。

3)科技创新项目成果化建设阶段是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顺利完成之后,指导教师推进科技创新项目成果转化的阶段。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化建设就是积极鼓励学生主持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通过近五年来精细化工实验创新课程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精细化工实验创新课程创新实验项目成果转化为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项,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8项;学生在《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热处理学报》等SCI、EI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9篇;学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授权4项;学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3 结束语

当前,我国各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都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如何科学地构建着重突显“过程管理”及“持续改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经过近五年来的实践研究表明,以精细化工实验创新课程为载体,采用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方法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探讨“做中学”为理念的教学实践思路。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始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情,以创新实验课程为载体,让学生品味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以适应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1]刘艳,孟威,孟令军,等.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1):166-168.

[2]蒋琳,郁涛.非线性视角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6):31-33.

[3]叶树铃,毛锡锋,肖文华.团队合作式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4):87-89.

[4]熙莹,李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模式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3):69-71.

[5]李海翔,曾鸿鹄,林华.基于科研项目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1):40-42.

[6]冯艳,李玉龙,张华.以项目为载体构建传感器课程综合性实验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87-190.

[7]刘存刚,高瑾.教育的优方式——以课程为载体的交往、沟通——基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解读[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156-158.

[8]陈传盛,夏清,刘其城,等.材料类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8):218.

[9]周全,程国富,肖金华,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9):87-91.

[10]陈灵,彭成红.加强研究性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202-204.

[11]章春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过程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0):202-207,218.

[12]孙劲松.对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8(4):33-35.

猜你喜欢
精细化工平时成绩科技
泉州永春骏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辽宁省精细化工科技成果转化困境探析与建议
关于工科专业课平时成绩的思考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精细化工车间“三字诀” 让精益安全理念落地生根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精细化工废水污染特性分析及控制策略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