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春梅
摘 要: 《前赤壁赋》引人入胜的是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哲理及苏轼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和处世智慧。本文从心理防御机制的视角尝试解读,深受佛道思想影响的苏轼,在本文中展示的处世哲学与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不谋而合,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审美视角。
关键词: 心理防御机制 合理化 幻想 利他 《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年苏轼45岁。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于黄州,降职为团练副使(相当民兵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在当时相当低微,并无实权且有官吏暗中监视他的举动。此时的苏轼经此一役,自然是心灰意冷、黯然神伤。从朝廷命官一举跌落御史台大牢,受尽侮辱,被严刑拷打,经常连夜被审,苦不堪言。被关了130天后,苏轼出狱,带着政坛和文坛泼得一身的脏水,带着从高处摔落的理想,他一路跌跌撞撞地来到黄州,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事件,对他的性情品格更是产生深刻的影响。
面对这一切,中年的苏轼如何应对呢?
绝望?——如“幽壑之潜蛟,孤舟之嫠妇”。重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智者的做法——既然不能改变残酷的现实,便改变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看法。
在《前赤壁赋》中,苏轼有意或无意识地运用了以下几种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简称心理防御,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是指自我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是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感等心理,有意无意间使用的各种心理上的调整。防御机制是借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機制是借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作用。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多种机制同时使用。
1,合理化
也就是说,个人用一种合理的解释或理由伪装自己,通过隐藏自己的真实动机装饰自己的困境,达到解脱的目的。目的是减少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换句话说,“合理化”就是创造“合理”的理由解释和掩盖自我伤害。虽然这些原因往往不是主要的或真实的原因,或不正确的、客观的、不合逻辑的原因,但用这些理由安慰和说服自己,以避免精神上的痛苦,减少失望。
在《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苏轼与客夜游赤壁、饮酒赋诗、扣弦而歌的欢娱,轻松自在的情形好不逍遥。文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更是将这种逍遥自在升华到羽化登仙的境界,真是让人心生羡慕之情。谁知此时苏轼的真实处境:流放黄州,远离家眷。
又如:文中“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充分表达了对一代枭雄——曹操的文治武功、建功立业的殷羡之情。可是这么写,似乎太直白了,不仅会招来政敌的再次重击,而且对于正值年华且满腹锦绣的苏轼来说又岂肯轻易认输?“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应运而生,大意是你虽为一代枭雄,但是终将被历史的浪潮淹没。甚至找一个超越它的东西——譬如:江月。事实上他还心心挂念着“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哪怕被贬,他未曾忘记他心中的美人,那个也许是并不圣明的君主。然而君主才是他实现建功立业的主宰。
在人生的不同遭遇中,除了面对错误外,当我们遇到无法接受的挫折时,短暂采用这种“合理化”方法以减除内心的痛苦,避免心灵的崩溃,并无可厚非,中国古代文人大抵有两个宗教,一个是“达则兼济天下”的儒教,一个是“穷则独善其身”的道教。儒教主张入世,出人头地,光宗耀祖。道教主张出世,追求无差别境界,看破红尘,羽化登仙就是他们的理想。儒教是求官当官时用的,道教是失败被贬时所用的。这是一种适应生活的哲学。更何况在找寻“合理”的理由时,也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幻想
当人无力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或是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将自己暂时离开现实,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困难,使自己存在于幻想世界,在幻想的世界中得以实现内心的平衡,达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满足。因为在幻想世界中,可以不必按照现实原则与逻辑思维处理问题,可依个体的需求,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自行编撰。
如文中描述苏轼与友人夜游赤壁,在轻风明月间,饮酒诵诗,忘情于山水,羽化而登仙的情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在这个理想的世界里,他什么都可以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什么都可以不想,虽然现实的残酷与内心的自尊矛盾地交织着(知不可骤得),但是用一种这种非现实的想象处理问题,确实使内心暂时离开现实,得以实现平衡感、安全感、满足感。
3.升华
“升华”这个词最初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当某些本能的行为,如饥饿、性欲或进攻的冲动在某种程度上被他自己或社会所接受时,它就是升华。升华是以一种非本能的方式释放本能力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无法接受的本能力量(指原始的、生物的物体和行为)置换到较少本能色彩的、社会所能接受对象和行为上。与此同时,与这些对象和行为相关的情绪被转化为消极情绪。
换句通俗的说法,升华是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简言之,即把社会中不能接受的转为所能接受的,以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平衡。对于正当盛年的苏轼(45岁),才华横溢,满腔热血,也想文治武功、建功立业,但乌台诗案的当头一棒,使他滑落到人生的低谷。封建帝王的专制既然不能改变,满腹的不合时宜总需找一个宣泄的出口。因此,只有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或者将自己的人生哲学诉诸锦绣文章,于本人算是最积极、最富建设性的防御机制,于他人也提供些有益的帮助。
如文章中友人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叹,作者既没有附和又不反对,而是站在宏观的高度,从变与不变看待“天地”与“我”的差异,即“天地不曾一瞬”,吾辈又何须“哀吾生之须臾?”“且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长江之无穷”。此番说理将全文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新高度,听者闻之豁然开朗。既然不能在个体生命的长度上达到“无穷无尽”,那就将这理想交给整个人类吧。
理想的包袱既已被卸下,但眼前的现实如何接受?心为名利困,身为贫窘劳。难道向人们诉说他有多痛苦吗?难道向皇上起訴对其的不公吗?多少人此时正幸灾乐祸,或落井下石,或事不关己,或静观其变。智慧而乐观的苏轼给予自己一个合情合理的方案:一是取之有道,取之有度,构成“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顺应心理,即:功名利禄得主宰是皇帝,不是我的就一丝一毫也不索取。二是无尽造物,且取且珍惜,既然大自然对每个人都是慷慨无私的,就好好享用,以活出“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当下洒脱。正是作者在文章思想境界的升华,妥妥地将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转化为能接受的行为,成功化解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从而获得内心宁静和平衡。
4.利他
“替代性而建设性为他人服务,并且本能地使自己感到满足”。个体通过自觉的不图回报的利他行为,获得社会赞赏和他人感激(无意识动机),最终获得自我的满足。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导论》中描述了利他主义因为他人的利益和引退的过程,这意味着一个人为了他人的利益,或者为了放弃自己的冲动,自己的冲动或兴趣对他来说是可恨的,然后通过认同的方式得到了另一种选择(替代的快乐)。
对于《前赤壁赋》,人们总是就主客是否就是他本人而争论不休,我认为其实这是作者的特意安排。苏轼便以主客问答的结构安排,极其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既便于双方思想顺畅地表达,另一方面让作者处于助人之位,为友人解惑,格调自然可以拔高,最重要的是使作者在利他的行为中得到最大满足。“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可以例证。不仅如此,后人读过此文都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其利他的意义影响深远。
如何面对挫折,这是一个人生来就要面对的重大课题。有些人因此颓废不堪,度日如年,甚至自甘堕落。苏轼似乎为我们做了一些积极启示:脱去文人的长袍方巾,穿上农人的芒鞋短褂。筑水坝,建鱼池,请教老农,喂养牲口,耕种土地,等等。
在城东的半坡上的一片土地上,他建了一座“东坡雪堂”,且自封“东坡居士”,在黄州过起潇遥的小日子:“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旅,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虽然曾经的一些亲朋好友都对他避而不见,然而在这里,他结识了新的朋友,有草根,有奇才,有平民,有同乡:如道士杨世昌、同乡巢谷、诗僧参廖、画家米芾、琴师崔闲、开酒坊的潘丙、卖草药的郭遘,等等。
可以说在黄州他找到新的人生乐趣或者说他找到一个接受生活的理由,正是这种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帮助他适应挫折,化解困境。一首《定风波》可以为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催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大意是:一天,苏轼与几个朋友相约出游,不料天降急雨,众人都纷纷跑着找地方躲雨,只有苏轼一人在雨中拄着竹棍淡定前行。这是何等豁达,何等超脱,他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
《前赤壁赋》能为千古流传,为世人喜爱的原因,大概多是本文积极的思想意蕴和达观的人生境界。人世沧桑,世人皆苦,此文如一剂良方抚慰众生心灵。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J].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4.
[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