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红
摘要:时代在发展进步,科学技术也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面对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要求社会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迎接新社会新挑战。这一形式,就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历来被视为小学学科中最为重要的一门,尤其在对学生的思维成长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基本要求,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越来越深入课堂,深入人心。生活化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际相结合基础上,通过对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问题的提出目标的确立,实现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提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注重,实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所学知识的合理运用。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实际的教学案例,探索实际经验,分析探索教学策略,以实现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研究
引言:新课程理念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并且,格外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作为内容相对综合化的小学教学,则对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构建性学习提出了要求。《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可见,小学数学教学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我们从小学数学的基本任务、指导思想中可以看出,数学是一门来自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用有趣、生动而又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讲述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并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使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生活化模式中,不断探索和探究的。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展开的意义
当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呈现出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教学模式转变的趋势。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其学习小学数学的方式也从之前的教师“灌输”逐渐变为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问题是,教学模式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发展的过程中总有曲折,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总是充满激情、思维活跃,也并不总是积极回答问题,善于探索,乐于创新。事实上,这正是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造成的。
根据新课标的一些具体要求,我们可知,“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学会在实际中学习数学,才能把数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课堂生活化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课堂生活化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这一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基本思想,小学教育将课堂生活化教学这一改革探索看作重点。随着开放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于社会成员的能力特别是在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无论从大方面还是小方向,教育部门,教师和家长都需要对教学生活化这一模式越来越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不断的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社会意识,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符合该阶段的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喜欢和好奇比什么都重要。”这句话正好可以来形容这一阶段的小学生。相比于枯燥的、单调的数学教材,直观的、生动的教学材料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课堂生活化能够将情境、逻辑、知识融为一体,吸引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学生有了兴趣,自然愿意发言,师生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得到良好建立。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展开,教学活动的进行。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探究
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教育既然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就不能脱离生活。小学数学强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通过在数学教学和生活经验之间架起桥梁,结成联系,让数学知识在接近生活的同时变得有趣而浅显易懂,在抓住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以教材为基础,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进行设置,对问题进行情景设置,将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引导学生,以实现启发式教学的目标。启发式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主要形式,其常以兴趣为基础,来展开教学。采用直观语言表述、实物演示、游戏操作、多媒体教学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把生活实际情境融合到课堂教学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比如在数学到图形这一章节时,“平行四边形易变形,三角形稳定性”的特征,我们可以以此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们的探讨,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为什么房子的房梁要做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却出现在移动门上面等。这些活泼有趣的生动的例子,生活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展开实践活动
数学课不能仅仅局限于一隅,不能限制在小小教室中。教师应积极地组织展开各种各样的實践活动,能够对学生的数学素质进行提高。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例子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应用题的设置可以与日常的购物的计算联系起来,在人数、价格、折扣等方面进行调配计算,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设置问题,算出最合适的购买方案。这种实际的数学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增长学生的见识,将知识与生活结合。
(三)课堂教学生活化要为数学学习服务
如在水果购买的习题中,苹果的价格为每千克2.5元,小刘买了5.67千克,学生就可以进行计算,得到的数值为14.175元。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付款的话是很少到分数位的,那么这个三位小数应该怎么计算呢,小刘应该付的实际价格是多少呢?可以在引导的同时让学生展开讨论。
三、总结语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科目,在小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小学数学,学得好坏,对一个学生以后的学习表现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而数学教学生活化正是帮助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好方法。数学离不开生活,它把数学变得充满活力、生动有趣;而生活也因数学而变得充满逻辑科学性,有条有理。教师要在掌握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有所掌握,引导学生建立一个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数学思维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张丽敏,初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
[2]蒋灵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2008(16)
[3]唐德信,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J],商情,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