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桂荣
摘 要:“稳定压倒一切”,政治稳定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政治稳定观是邓小平理论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对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的基本内涵、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政治稳定的实现途径进行阐述,以加深对政治稳定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的理解。
关键词:政治稳定内涵;因素;途径
一、引言
政治稳定是每个国家追求政治发展过程中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关注这个问题。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思路中,无不体现对政治稳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因此把握邓小平的政治稳定思想,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二、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的基本内涵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其社会稳定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是因为贯彻执行了邓小平有关政治稳定的思想。
什么是政治稳定?从语义学角度看,政治稳定无非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呈现出安定的态势,没有发生大的政治动荡和政治骚乱,但这种语义学的解释远不能满足理论分析的需要,也尚未触及问题的深层。从系统论角度看,社会政治生活也是一个有机系统,有其特殊的内在结构与功能运行规律。政治稳定范畴所要揭示的正是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稳定性与功能运行的有效性及有序性。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政治稳定即政治体系的秩序性和继承性。也就是说,一方面没有政治暴力或体系的解体,另一方面未发生政治体系关键要素的改变或政治演进的中断,以及企图根本改变政治体系的政治运动在这里。亨廷顿指出了政治稳定的两个实质性内容,即政治体系的秩序性和继承性。
关于政治稳定,邓小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场合有过许多不同的具体表述,如“政治稳定”“政治安定”“政治形势稳定”“政治环境稳定”等,但更多的还是称之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虽提法不同,但总体看,政治稳定主要是指国内国际政治局势的安定与和平,亦即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政治活动的有序性与可控性。在邓小平看来,之所以要保持这种政治稳定,是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聚精会神搞国内建设”,才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便是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的基本内涵。
邓小平的政治稳定思想包括国内的政治稳定和国际的政治稳定两个方面。国内的政治稳定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党的稳定。一个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首先就表现在它是否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政治领导核心。因此,邓小平所说的党的稳定就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稳定。他认为,党的稳定表现在它具有权威性,能够有力地领导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党的稳定和权威性不能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而要靠一个稳定成熟的集体来保证。他说:“从毛刘周朱开始,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成熟的领导集体。邓小平还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二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稳定。邓小平特别强调要保持党的基本路线的稳定,强调“十三大制定的路线不能改变,谁改变谁就垮台”。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三是国家的政治职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中国,所谓国家的政治职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就是指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人民中享有广泛的权威性,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得到坚决执行。因此,他告诫说:“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不能搞违背中央的对策。中央定了措施,各地各部门就要坚决执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有力”。四是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统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团结,才能统一。因此,邓小平高度重视团结问题,认为政治局势的稳定可以概括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他指出:“安定团结十分重要。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首先要加强全党的团结,特别是要加强党的领导核心的团结。”就国际范围而言,邓小平所说的政治稳定主要指国家或地区间的和平共处关系。他说:“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他主张建立以和平共处为基礎的新的国际政治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维护和平的国际政治环境。
三、影响我国政治稳定的因素
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在邓小平看来,影响我国政治稳定的因素包括国内、国际两个方面。
(一)国际因素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政治稳定。所谓霸权主义指追求和建立全球性的霸主地位,要在全世界(或地区)建立起唯我独尊的广泛权力,即对全球或地区事务的仲裁权、决策权,其最终目标是谋取本国统治集团成员不受制约的财富占有权及政治统治权。当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霸权主义急剧膨胀,凭借势力对别国进行干涉和控制,谋取全世界的控制权。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干扰和破坏我国发展,制造“中国威胁论”;特别是他们推行“和平演变”政策,他们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通过经济、外交、文化等手段,传播西方价值观念以及腐朽的生活方式;利用经济援助、技术转让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多元化;对别国的民族争端进行干预,公开支持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民族分裂,甚至发动侵略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就是有利的证明。邓小平指出:霸权主义是世界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面对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又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中不断前进。
(二)国内因素
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些矛盾影响了我国的政治稳定。经济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虽然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在许多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所有制形式在经济体制和管理方式上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分配方式上虽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但大锅饭、平均主义的现象还存在。政治方面: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领域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剥削阶级;党员干部官僚主义盛行、滥用职权严重,贪污腐化,作风不正,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败坏了党的形象。文化方面:虽然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了统治地位,但我们也应看到一些反动腐朽的思想仍然有一定的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各种腐朽思想也随之传入我国,如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自由化思潮一发展,我们的事业就被冲乱。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我们就成了一个乱的社会,不是一个安定的社会,什么建设都搞不成。上述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内的安定团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影响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四、维护政治稳定的途径
(一)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稳定的前提条件
政治体制改革就是革除诱发政治混乱和无序的因素。两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以及建国后“左倾”等错误都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上打下烙印,这些都是诱发政治动乱的因素。因此,必须改革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维护我国政治稳定的局面。邓小平强調把政治稳定作为判断政治体制是否正确的标准。首先,政治体制能否维护和实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其次,现有的政治体制是否具有自我革新功能,政治稳定只有在政治体制不断改革过程中才能实现。邓小平说:“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只有当政治体制与整个国家和社会形势相适应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会实现。
(二)加强经济建设是政治稳定的物质基础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实现政治稳定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归宿是实现不同的物质利益在生产力不断发展基础上的具体的历史的和谐统一;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稳定便丧失了物质基础而无从谈起。政治稳定能否实现和保持,最根本的也体现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上,因而发展生产力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它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局面的稳定。当前我国最大的政治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全力进行经济建设。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三)文化建设是政治稳定的先导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其行为总是要以一定的思想和理论为先导,而这又有赖于一定的文化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建设在维护政治稳定的过程中具有先导作用。没有文化建设,政治稳定就失去了思想基础。“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有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会影响社会稳定。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既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又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社会稳定,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今天的社会稳定,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今天的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希望。因此他的这一思想对今天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邓小平第二卷(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毛泽东.毛泽东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