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县农村散养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做法

2018-03-30 22:30福建省光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光泽3541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8年4期
关键词:农业局畜禽乡镇

吴 斌 福建省光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光泽 354100

以圣农肉鸡产业为龙头的光泽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生态食品城”建设步伐加快,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光泽县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从我县之前农村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存在一些问题,近几年,通过县、乡、村的高度重视,领导执行力度明显加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防控基础设施、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免疫密度、免疫质量明显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存在的问题

1.1 新补栏畜禽漏免 畜禽养殖周期短,是一个动态过程,饲养数量动态变化较快,防疫员很难及时、准确掌握畜禽变化情况,必然会造成有些新补栏的畜禽漏免。

1.2 养殖方式落后 在农村,特别是禽类养殖,其养殖模式为一家一户散养,数量都在几羽到几十羽之间,管理较粗放,有些禽类甚至栖身于住宅周围的树上。对此,就必须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1.3 养殖观念落后 在农户的观念中,发生疫病对养殖者个体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小。部分农户对动物疫病防控主动性不够,甚至当防疫员到户进行免疫时,故意说未饲养畜禽而不愿意防疫。有部分群众错误地认为打过防疫针后就什么病也不该得,如果发生其他疾病,就片面地认为防疫针没效,对防疫效果产生怀疑,不能达到养殖户全面防病的要求。

1.4 应激反应影响免疫密度 个别畜禽注射部分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应激反应,如发热、减食甚至不食、产蛋量下降等,严重的由于出现急性过敏反应,抢救不及而死亡。根据《福建省动物强制免疫应激死亡补偿暂行办法》规定,补偿标准不高(如蛋鸭、蛋鸡为 20元/羽),当地农户自养的蛋鸡都卖 100~120元/kg,价格相差太大。应激死亡的补偿金还不能及时落实,基本上都要5~6个月才能补到农户账上,致使部分养殖户对动物防疫有抵触情绪,影响下次免疫。

1.5 耳标设计制作不尽合理 特别是牛、羊耳标,光泽县是山区县,牛、羊都是在山上放养,容易被蹭掉,由于耳标挂住树枝等异物而可能造成牲畜耳部受伤、感染,所以,部分养殖户只同意进行免疫注射而不肯对牲畜挂耳标。

1.6 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低、队伍不稳定 光泽县有90个村(居)委会,防疫人员83人,达不到每村(居)委会一人的要求,基本上是在40岁以上,其中50岁以上占大部分。一个防疫员负责本村动物疫情普查、流行病学调查、消毒灭源、畜禽存栏摸底、免疫注射、免疫档案登记等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经济报酬反差较大 (现在打工基本上是每天150元左右),有些人就干脆进城去打工,收入明显增加,导致经常更换防疫员甚至有些村还没人愿意干,造成队伍不稳定,防控难度增加。

1.7 防控经费不足,防疫员整体素质、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8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文化水平偏低,绝大部分是小学文化。动物防控经费不足,防疫员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多,致使他们的专业水平得不到很好的提高。有些防疫员怕畜禽会有应激反应就减少疫苗剂量,注射的部位不准确、打飞针、疫苗的配比不合理、疫苗的保管不到位等,都会造成免疫质量下降。1.8 乡(镇)疫控中心人员少、经费紧缺 就光泽县而言,所辖的5乡3镇疫控中心基本上是2人站,还有单人站。又是山区,地域面积大、范围广,在防控期间1~2人很难做到全乡(镇)全程监督,有些防疫员就没到户或是走过场。乡(镇)站干部要经常下乡,有些开支得不到报销,他们就选择少下乡甚至不下乡,用电话遥控造成监管不到位,防控密度和质量得不到保障。

2 防控做法

2.1 狠抓强制免疫工作,建立免疫工作机制,加强防控督查 严格按照“五个一”防控模式,即召开一次会议、下发一份文件、签订一份责任状、落实一笔经费、组织一次督查,狠抓强制免疫工作,建立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免疫日”的免疫工作机制。

每年春、秋两季由县政府召集相关人员参加防控会议,会上分别由县分管领导和各乡(镇)政府、县农业局和乡 (镇)疫控中心签订动物防控工作责任状;乡(镇)政府召集乡(镇)全体班子成员、村主干、疫控中心、村级动物防疫员参加防控会议,由乡(镇)长和村主干、乡(镇)疫控中心和各村动物防疫员签订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状,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奖惩措施。并下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免疫病种、免疫期限、免疫任务、防控督查、动物卫生监督、防控经费等内容。

成立以县纪检、县政府督查室、县效能办、农业局领导和相关科室组成动物疫病防控督查组,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期间对乡镇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督查,督查结束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县通报并下发整改通知书;乡镇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和疫控中心负责人为副组长,各挂村领导为成员的督查组,负责对本乡镇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督查并对督查结果进行全乡(镇)通报。

2.2 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动物防疫工作正常开展县政府将动物防疫工作经费例入财政预算和乡镇创业竞赛工作考评,考评标准以农业局出台细则为准,细则中规定按每村每季(春、秋两季)不低于400元给乡镇疫控中心开展防疫工作经费。各乡(镇)还制订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奖惩制度,评比第一名的防疫员给予1 000元的奖励,通过农业部、省、市、县检查的防疫员另外给予奖励1 000元、800元、600元、400元,每村对动物防疫员每年不能低于1000元的误工补贴。县农业局根据动物防疫员的实际免疫注射数量进行补贴,每头牲畜补贴0.5元、每羽家禽补贴0.3元,年终对动物防疫员进行评先评优,评上的奖励300元,通过农业部、省、市、县检查的农业局奖励800元、400元、200元、100元给防疫员,还对每位防疫员购买200元的简易险。工作积极性高、表现突出的防疫员通过县、乡、村的奖励和补贴再加上工资一年收入可达到6 000~7 000元。县农业局根据各乡镇疫控中心工作情况进行评比,前三名的分别奖励3 000元、2 000元、1 000元,充分调动疫控干部工作积极性,确保动物防疫工作正常开展。

2.3 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动物防疫工作顺利进行乡(镇)政府认真履行动物防疫职责,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各乡(镇)成立以政府乡(镇)长为队长,分管动物防疫工作领导为副队长,各挂村领导和村主干为成员的动物免疫专业队;成立乡镇疫控中心负责人为组长、疫控中心干部和各村动物防疫员为成员的免疫技术组,在各村开展拉网式集中免疫。在集中免疫期间村里必须安排好带队人员、免疫档案记录员以及生活保障。进行集中免疫的前两天由乡(镇)分管领导通知挂村领导和工作组长,乡党政办通知村主干,乡动(植)物疫病防控中心主任通知防疫员,同时要求村里通知到每户农户在免疫日时将所有畜禽关好以便于开展免疫,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专业队到达哪个村,乡镇分管领导、挂村领导和工作组长以及乡动(植)物疫病防控中心主任必需到村监督,确保畜禽应免尽免、不留空档。

2.4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防控意识 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对动物防疫的认识,使群众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在开展集中免疫前,派人向各村、场畜禽养殖户发放县农业局印制的《致全县畜禽养殖户的一封公开信》,并将其张贴至人员密集场所的显眼位置,同时张贴动物防疫宣传标语和悬挂横幅,做到动物防疫工作家喻户晓,各乡镇疫控中心还利用市场赶集的时间发放动物防疫、动物卫生监督方面的宣传单。

2.5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县疫控中心工作人员实行“一线工作法”,将全县分为若干个片区,工作人员每人挂一个片区,集中免疫期间县疫控挂片人员到自已所挂乡镇蹲点,主要协调县、乡、村三级联动及信息的沟通,督促乡镇疫控中心、防疫员内业资料的整理、免疫档案规范填写、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以及免疫进度。农业局每年春、秋两季都对各乡镇进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检查,每个乡镇检查两个村(乡镇自已指定一个村,另一个村县农业局以抽签的方式决定),严格按照省、市检查标准查看内业资料、采样监测。集中监测按照乡镇行政村数量安排采样任务,样品的采集分布于所有行政村,抗体合格率作为评分的重要依据。

2.6 加强监测预警 严格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深入规模场、交易市场、屠宰场、散养户采集血清和组织样品送省、市检查。按照流调计划对圣农集团的肉鸡采集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

2.7 严格检疫执法监督,建立健全动物免疫档案切实执行“防检结合,以检促防”,对畜禽实施从出生到上市或死亡的全程监管,在生产过程中对免疫及用药都要建立档案。在检疫人员对动物及其产品实施产地、运输、屠宰检疫时,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把关。要把动物耳标、疫情监测体系、产地检疫和动物防疫监督执法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严格的追溯制度和疫情快速反应机制。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我县散养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猜你喜欢
农业局畜禽乡镇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龙城神话
——柳州农业巡礼
浅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
并非“小题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