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平
1926年北伐之前,随着自身地位的不断提高,蒋介石踌躇满志,为了早日完成自己的“宏图伟业”,他开始大力网罗天下名士。因赏识陈布雷的胆识和才气,加之又是浙江同乡,蒋介石不仅着意延揽,还委托他人转赠亲笔签名照片,以示青睐。蒋介石摸透了这些旧式文人的脾胃:他们位不求高,禄不求厚,唯独对“恩主”的“知遇”始终念念不忘,继而“士为知己者死”。蒋介石果然不乏“知人之明”,当陈布雷收到转来的照片时,便很快会晤这位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终成蒋氏智囊中须臾离不开的核心人物。直至陈布雷1948年自杀,二人的关系才画上了休止符。
蒋介石靠黄埔军校起家,深知维系与学生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在和学生沟通时,他的照片就发挥了巨大作用。抗日战争初期,面对日寇的步步进逼,人心浮动,为了凝聚军心民心,蒋介石发起成立中央训练团,训练内容除了贯彻国民党的政治和军事方针,还有一项思想内容,就是向学员灌输“效忠领袖”思想。培训结业时,蒋介石分批接见受训学员,短暂谈话之后,分赠给每位学员一张自己的签名照片,然后盖上私章。这些学员对蒋介石的刻意栽培自然感恩戴德,竭力报效。
很多到敌占区执行秘密任务的人因担心卸磨杀驴,千方百计都要谋求一张蒋介石的照片,以备防身护身之用。南京陷落后,上海和南京国民党情报机关遭到严重破坏,为避免更多牺牲,戴笠遵照蒋介石的指令,派唐生明打入汪伪内部,搜集情报。为了显得逼真,国民政府还就唐生明“投敌”一事,专门发了通缉令。唐生明深知蒋介石言而无信,唯恐他日后翻脸无情,自己洗刷不清,想出一个对策。临行前蒋介石请他吃饭,唐生明故意表现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使劲盯着墙上蒋介石的照片端详。蒋介石明白他的意思,饭后立刻送给他一张自己和夫人的合影,让他交给母亲保存。唐生明拿到蒋氏照片,如获至宝,并叮嘱母亲万万不可丢失。正因为有了这道“护身符”,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才很快撤销了对唐生明的通缉令,还提升他为国防部中将部员。
日本投降以后,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为了拉拢拥有军事力量的日伪汉奸,他明确表示,只要为“我”所用,对那些坏事做尽的汉奸可以既往不咎。而汉奸们因担心蒋介石秋后算账,不敢心存侥幸,所以表现得并不积极。1946年春,借豫北召开高级将领军事会议之机,蒋介石设宴款待庞炳勋、孙殿英等著名汉奸,席间多有慰勉,餐后不仅照了集体照,还让每个人单独与他合拍一张照片,以示恩宠。庞炳勋、孙殿英等汉奸这下才算吃了“定心丸”。
蒋介石的照片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制造假象,迷惑人心。蒋介石去世前的一年,就已病入膏肓,丧失理政能力。但他并不糊涂,担心自己久不露面会引发种种猜测、谣传,对稳定政局不利。蒋介石便授意夫人宋美龄,把自己一张手抱曾孙的照片公开发表。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此时的蒋介石,手臂肌肉萎缩严重,不要说抱曾孙,就是抬起手臂都非常困难,但出于政治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安排,又有全套紧急救护措施严阵以待,蒋介石手抱曾孙的照片成功出炉。公众不知内情,还真以为蒋介石健康状况良好。不得不说,蒋介石匠心独运的这些“照片”,帮助他获得了一定的政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