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衡
公元前305年,有两个人平躺在亚历山大港外沙滩上。一个是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年),另一个是他的朋友,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公元前275~前195)。突然,阿基米德一骨碌翻身爬起,手里捏着一把沙子道:
“埃拉托色尼,你说这一把沙子有多少粒?”
“大概有几千、一万粒吧。”
“这一片海滩的沙子有多少粒?”
“这可说不清!”
阿基米德跳起来,双手捧起一捧沙子向天空扬去:“假如我把沙子撒开去,让它塞满宇宙,把地球、月亮、太阳和金、木、水、火、土等行星统统都埋起来,一共要多少粒?”
“啊?——”埃拉托色尼也一骨碌爬起来,惊得说不出话来,半天才回答道:“不可能,不可能!亲爱的阿基米德,你怕不是疯了吧,要知道你是永远算不出来的!”
“我就要算一个给你看看。”
“我不信。”
“好,三天后我们再在这里见面。”阿基米德说完后,两人挥手而别。
埃拉托色尼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发明方便的阿拉伯数字。希腊人用他们的27个字母分成三组,分别代表个、十、百、千位数,到一万就是最大的了,再大就无法表示和计算了。
可是,阿基米德立即找来一粒球形的橄榄核,算出它的体积等于几粒沙子,又依次推算地球的体积、宇宙的体积等于多少枚橄榄核。当数字超过一万时,他聪明地把万作为一个新起点,叫它第一阶单位,然后再往上数到万万,叫第二阶单位,这样就可以依次推到很大很大。过了些日子他已经算出这个庞大的数字:塞满宇宙需要一千万个一千万的第八阶单位粒沙子,用今天的数学方式来表示可以写成:107(1000万)×107×8(第八阶),再确切一点就是1后面写上63个零。
当然,这个数字在今天看来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宇宙是没有边缘的。阿基米德是根据当时人们认为的宇宙半径来算的。可是这样一算,他倒是找到了一种数学新概念:“阶”。“阶”相当于后来数学上的“幂”。
第三天中午刚过,阿基米德便如约向沙滩走去。当他来到沙滩时,埃拉托色尼比他来的还早,正面对大海,右手还拄着一根高高的细竹竿,既不像钓鱼,也不像撑船。阿基米德悄悄走到他背后大喊一声:“我来了!”
埃拉托色尼一见是他,忙笑着说:“啊,原来是你。是来认输的吧。”
“科学无戏言,阿基米德什么时候说过假话?”接着阿基米德便将他算的结果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 说完又得意洋洋地抓起两把沙子抛向天空:“世界在我的手中!”
埃拉托尼测地试验
不料埃拉托色尼并不以为然,他将竹竿往沙地上一插说:“你能知道宇宙装得下多少沙子,可是你知道地球周长有多少?”
这一问倒把阿基米德问住了,他没想到这个比他小十二岁的朋友这样年轻气盛。 今天是专和他斗法来的,便反过来将他一军:“难道你知道有多长?”
“不瞒你说,在你数沙子的时候我已经测好了。”
“啊!”阿基米德觉得新鲜极了,“你用什么办法测得?”
“这很简单,我只用了一根三尺长的竹竿。”
“难道你用竹竿把地球量了一圈?”
“不!我就站在这里不动!”埃拉托色尼认真地讲述起来,“你知道,离亚里山大里亚5000斯塔迪姆(埃及长度计算单位)有一个城市叫塞恩,夏至那天,阳光可以直射到井底,说明光线与塞恩城的地面垂直,而在我们亚里山大里亚的物体却有一个短短的影子。我就拿这一根竹竿在亚里山大里亚广场上这么一立,就能算出这两个城市与地球球心形成的夹角,再一量这两个城市间的距离……”
“就能推出地球的周长。妙!妙!”整天研究三角、圆弧的阿基米德心有灵犀,一点就通。他不等埃拉托色尼说完就着急地问:“夹角多大?”
“7°。”
“距离多少?”
“5000斯塔迪姆。”
“啊,地球周长25万斯塔迪姆。”阿基米德说的这个数字合4万公里,与我们近代测得数字仅差100公里。
“阿基米德,你这个数学脑袋可真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