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义亭小学 张建英
名著类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而每一部小说的特点,都是紧扣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来写的。我们可以依据小说三要素来制定教学目标,如:
那么,如何运用恰当的策略进行名著类文本的教学,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教学价值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名著类文本在初读时,孩子们对人物都会有一个初步的、表面的印象,这是孩子最初的认识,也是学生的起点,那么我们怎样由表象引向深入呢?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很有特色,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紧紧抓住课文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四读”语言,每读完一遍,就让学生说说对王熙凤的印象,随着对文本的不断深入,学生最终能感悟到王熙凤是一个“笑面虎”“两面三刀”“媚上欺下”的人。如:
师:再读这句话时,我们要进行角色扮演,能听言外之意。想一想,林黛玉、贾母、丫头婆子们听了这话后会怎么想?请同学们自己选角色来听。
……
师:你看,王熙凤这一句话,五十个字,看似说给林黛玉听,可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出了她的意思,真是一位语言学家,话中有话啊。现在你对她又有了新的认识了吗?四人小组讨论,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地写在卡片上贴上黑板。
生:我们觉得王熙凤八面玲珑,是个笑面老虎。
生:我们觉得王熙凤是个善于阿谀奉承又精明能干的人。
生:我们觉得王熙凤是个心机重又媚上欺下的人。
最后凤姐连珠炮般向黛玉发问,貌似很关心,其实却全是作秀、敷衍的问候一句的处理策略,采用展读立人物,让一生读,其余同学分别扮黛玉、贾母、丫头婆子们的角色,听其说话并谈感受。整个过程中读的目标均指向“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不仅感受名著中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在关注人物语言中让人物活起来。
如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课文时,紧紧抓住严监生的动作细细研读,通过研读动作来折射人物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以及文字背后那深沉的情感。以“两根手指”导入,紧抓三次摇头,提出“三次摇头有什么不一样?”提示学生利用批注加“浏览”的方式来读书,逐步领悟到作者不仅写出了严监生的心情,还写出了心情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人物内心,读懂了这一动作背后的无声语言。
这里的讲述重在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品味主角的人物形象。在《草船借箭》一课中,鲁肃是课文中的配角,但正是这一配角跟随诸葛亮完成了借箭的过程,也正是诸葛亮神机妙算地邀请他同船取箭,作个见证,回去可以向周瑜讲述借箭经过,给周瑜一个迎头闷击,清楚自己的惨败。
在名著类文本的教学中,我们都会去关注情节,通过各种方式体会小说“一波三折”的特点,这是感受作品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容易使课堂流程拖沓、烦琐、冗长。我们不妨这样做:
课文《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对鲁肃说:“……我自有妙用。……”“不用问,去了就知道。”看似简洁的语言,却让人好奇,看似顺其自然,又好似特意为之。
师:如果课文前面就把诸葛亮如何施机借箭的事和鲁肃交代了、泄露了,你读下来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这就没有悬疑,没有要读下去的欲望。
师:是的,这种写法可以叫巧设悬念,也可以称之为“先抑后扬”。
教师可将原文缩减成平铺直叙的短文,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受古典白话小说情节的“峰回路转”。
如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时,缩减后与原文比较,说说想法: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说:“爷,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这样的改写,学生一眼就会发现,意思一样,但语言缩减了很多,而且减缩掉的部分正是作者刻意大而化之、烘托渲染的内容。通过缩减原文,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受到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委婉动人,能展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深刻的主题。
名著类文本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特殊内容,与现代文阅读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虽然小学阶段的名著教学并不繁多精致,入选的篇数也只是几本名著的“缩影”,但是如果能在课堂上让学生与名著邂逅,一见钟情,课后让孩子们爱上名著,一往情深,那么,从课堂上向外延伸的将是名著的一生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