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卓琴
摘 要 叶圣陶曾经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作了专门论述,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0-0185-01
整本书到底应该怎么读?本人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大有成效。
一、找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途径
找到整本书阅读的切入点,由此推及开来,告诉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读,读什么,方能明晰阅读的方向,达成能力目标。
(一)单元教学的拓展。必修教材的“阅读鉴赏”部分是主体,阅读的课文,以名家名篇为主,也有反映当今时代特色的作品。课文分单元编排,单元的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单元重点,让整本书阅读和教材紧密联系起来,既让阅读有教材做依托,同时也促进单元学习质量的提升。
(二)作家作品的延伸。学习一个作家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读该作家同一时期的作品,读这一作家的其他时期的作品。比如必修一教材选入巴金的《小狗包弟》,学完之后,学生对巴金及其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他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回过头来重新品评《小狗包弟》,理解作品,理解作家,就会有新的收获。
(三)名著导读的引领。必修教材的名著导读部分包括“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三个部分。学生看了背景介绍,了解了作品的主要内容,就会引起他们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进而形成持久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后,很快就能完成整本书的初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整本书,对整本书进行探究与思考,促进他们的思维碰撞,激发出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四)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高中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有部分学生课后阅读时间少,甚至没有时间阅读,这样就容易出现阅读参差不齐的状况。为了减小阅读时间不同带来的阅读差距,我们每周用一课时的课堂时间统一阅读,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
二、探索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书本,消除阅读障碍和疑惑,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一)学会分析作品。刚上高中的学生对作品的解读略显生涩,教师要教会学生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对作品的重要情节进行细读,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品味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进而把握作品的内容、艺术特色,获得美的感受,提升品评、鉴赏能力。
(二)设置问题加以引领。布置给学生相应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读,带着目的读。比如我们在开展巴金《家》的阅读时,让学生带着这样几个问题读作品:概括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用对偶的形式给每一章节拟写一个标题;报告自己的阅读结果(欣赏的语句、人物、情节等,读后的感想、启发等);与自己的家作比较,谈谈异同。在这些问题的带动下,学生的思考有了一定的针对性,读起来更得心应手。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读思结合的好习惯。
三、适时检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成效
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质量,同时学生也乐于展示自己的收获,反过来提升了阅读的质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检查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笔记,可以积累好词好句好段,感受作家的语言魅力,提升个人的语言感悟力;也可以在笔记中陈述自己的见解,表达各人对作家作品的认识。日积月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辨能力,都会有质的飞跃。每周固定时间把同学的读书笔记在班级里展示。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促进,提升很快。
(二)利用探讨交流课,发表感想,分享阅读的乐趣,提升思考与探究问题的能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作品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做安静的聆听者,适当地点评、指导,控制好自己发言的时间和尺度,不能吓跑学生的灵感和阅读的积极性,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在听取了他人的看法后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三)改编课本剧或写作延伸。每一部作品都能给我们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对感兴趣的作品进行加工和改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做作品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出来;或者对作品进行再创造,进行适当的延伸。
总之,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途径让学生有兴趣地“读起来”,有计划地“读下去”,有目标地“读进去”,有感受地“读出来”。适宜的教学方法为學生点燃读整本书的热情,给学生创设读整本书阅读的情境,看到整本书阅读的良好成效。如此,学生定会爱读整本书,会读整本书,读好整本书。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人教版必修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