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探讨

2018-03-29 06:03左云云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高校

左云云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各大高校在自身建设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更高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存在必然会对其自身发展和教育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为风险是不确定的,是客观存在的,风险是不能够完全消除的,所以怎样有效强化高校财务风险防控,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这是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探讨了高校财务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防控体系

近年来我国高等事业改革逐渐推进,随着高校扩招扩建,办学规模也逐渐增大,为优化高校办学条件,各大高校积极扩展筹资渠道,无形中增加了筹资风险,加之部分高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财务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会计核算难以准确体现出高校负债情况,这些因素都可能为高校带来财务风险。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特征分析

第一是隐蔽性特征。高等教育近年来逐渐开始从精英化教育朝着大众化教育转变,然而国内高等教育市场仍然处在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下,作为卖方市场,高校的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学设施等尚无法进行有效量化,比如管理工作不到位引发的财务风险就具有较高的隐蔽性。第二是难以评价,高等教育自身表现出公共产品的特性,所以其不会将盈利当作是主要发展目标,高校的偿债能力无法通过盈利能力来体现,而只能够给出一种近似评价。第三是潜伏性,国内高校通常实施收付实现制,其事实负债往往不能够在各类报表中呈现出来,这种无法进入账簿体系的隐形负债常常会让财务支付风险难以体现,造成高校财务风险都表现出一定的潜伏期。第四是可控性,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虽然由于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体制难以有效对财务风险予以控制,因此唯有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构建全面系统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贯彻落实财务管理制度,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

二、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首先,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责任不清晰。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薪酬待遇一般是由高校根据国家工资套改方案进行定级核算的,这部分人员的薪酬待遇和其实际的工作绩效的联系不是非常紧密,部分高校也没有针对管理岗位职责进行清晰的责任划分,不能够利用绩效考评的办法来核算其报酬,从而提高了高校管理成本,造成其财务风险的增加。

其次,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高校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高校法人身份的财务权力也逐渐增加,因为增加的财务权力和制约其财务权力的制度不同步,造成高校领导或关键部门负责人存在滥用资金管理权限的问题,很容易出现资金挪用、占用、私分的问题。

再次,财务预算工作不到位。部分高校逐渐开始关注财务预算编制,但针对财务预算的执行却有所忽略。一方面盲目搞“赤字预算”,常常是入不敷出造成资金紧张,甚至不能够维持高校日常运转;另一方面高校一些项目的内部人员可能与外部人员相互串通而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造成部分项目的实际决算在很大程度上超过预算,导致资金浪费。

最后,高校独立办学的法人地位没有充分保障。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对高校的监管并未真正朝着以宏观管理为主的方式上来;第二,即便法人制度需要法人能够独立具备出资人提供的财产,能够对出资人财产实现自由支配,但目前高校财产仅仅能够依法使用,难以按法人意志进行自主支配。

三、高校财务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管理目标是资金和资金流动,在短期而言,高校是否能够正常运营,发挥关键性作用的是足够的资金来保证各类支出。依靠对现金流量的合理分析,对现金流量预算实施科学编制,将高校动态化的货币资金流动全面体现出来。应收款项、应付款项以及存货等项目往往会对高校运转中的现金流量产生影响,如果应收款项这部分项目最终余额有所增加,则表示了此项目占据大量资金,一般是以货币形式存在;如果应付款项这部分项目最终余额有所增加,则表示其占用了其他单位的资金。对上述三类项目属于高校财务风险防控的关键点,将其汇总后通过数量化的方式表达,从而构建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每周、每月、每半年利用滚动式的现金流量进行预算。

(二)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要确保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构建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上,还需要从资产结构、偿债能力、发展潜力等各方面对财务风险进行综合性评价,构建更加系统化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对于关键财务指标需要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通常来说可以包含流动资产比率、短期资金比率和资产-权益对比关系比率等;能够代表高校实际偿债能力的决定性指标有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累计借款总额占总资产以及总收入的比率、银行存款保障率等;能够代表高校实际运营情况的决定性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预算收入完成率和预算支出完成率等。

(三)建立债务风险问责机制

现阶段国内高校的最大投资主体是政府部门,政府拨款可以说是高校主要的经济来源,部分高校领导一味增加高校贷款规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负债办学风险。所以应当清楚地规定政府与高校在债务风险中需要承担的责任,若高校在举债中产生了风险,对国家与教育事业带来了损失,高校校长属于法定代表人,应当对偿还债务负有法律责任,如果其中存在违法违规问题,还必须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对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其对高校建设发展应当负有领导责任,若高校由于债务原因造成了国家损失,主管部门也需要承担一定责任。所以,财务风险的防控还应当借助于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问责机制。

(四)拓宽高校经费筹措渠道

尽快转变我国高校单一化的贷款模式,拓展多元化筹资渠道是一种科学的融资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拓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途径,从不同渠道着手增加教育投入。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出资办学,健全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按照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培养成本以及群众承受能力,对学费标准进行调控。健全捐赠教育激励制度,贯彻落实个人教育公益性捐赠支出在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对高校而言要积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同时借助于筹资成本与筹资风险的全面分析来确定最优方案,尽可能降低综合资金成本率,确保高校融资的规范化,控制好债务风险。

(五)强化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近年来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内高校也开始依据往年的预算执行状况,根据预算年度收入增减因素与相关条件,结合往年结转和結余状况,科学编制当年收入预算;根据高校实际运营管理水平以及发展需要,合理编制支出预算。同时还应当确保预算收支之间的平衡,避免存在赤字预算,坚持预算超支不补。另外,高校也应当逐步加强预算管理,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其各院系都应当根据预算年度收入增减情况和自身发展需要,科学测算年度收支预算,在高校管理层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后,按照批准的预算严格执行。通过严格落实预算来对高校财务收支实施充分管控,帮助高校更高的规避财务风险。

(六)加强高校内部资产管理

进一步健全财务清查制度,坚持定期组织开展财产清查活动,对高校资产购置使用状况和资产占总资金的实际情况有充分掌握。通过对高校流动资产特别是材料类资产采购状况展开全面分析,可以非常直观的掌握各种常用设备的采购状况,从而对采购成本予以有效管控;对于超出定额或大批次资产采购需要上报主管部门按照政府采购的形式开展;对于应收款项必须要贯彻落实责任人负责制,保证资金能够及时回收,避免出现坏账;高校资产管理的关键主要是对部分大型设备的采购管理和高校内部建筑的购建,要结合自身战略发展规划,努力做好财务支出预算,保证预算能够收支平衡,有效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高校财务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确保高校内部资金的安全,维持高校各项工作的稳定运作,借助于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化风险管控,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慧晶,王同孝,孟凡斌,李宝英.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J].财务与金融,2014(01).

[2]夏伍珍.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J].会计之友,2012(33).

[3]沈莹.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06).

(作者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高校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