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小平
【摘要】慢性胃炎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上皮持续性慢性炎症性的改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中医学归属于“痞满”、“胃脘痛”、“嘈杂”、“吐酸”等范畴,本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笔者自拟养胃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胃炎属脾胃虚寒型患者3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养胃汤;慢性胃炎;针灸;临床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5..02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是指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实质是胃黏膜上皮受到反复的损害后,黏膜发生改建,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胃腺体萎缩、消失[1]。其病因主要包括感染、饮食、药物、神经心理因素等,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最重要的原因[2]。中医在治疗慢性胃炎体现了多靶点作用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很多优势:如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防止癌变等。笔者根据临床经验,自拟养胃汤(党参、白术、茯苓、干姜、陈皮、炙甘草、木香、黄芪等)配合针灸(针刺足三里、内关,与相关穴位艾灸)治疗慢性胃炎属脾胃虚寒型患者30例,疗效显著。
1 一般资料
笔者所观察30例患者中:男性18 例,女性12例;年龄在25~65岁间,平均年龄42岁;平均病程12年。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及胃粘膜活检病理确诊,纳入观察的30例患者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中医辨证均属脾胃虚寒型胃炎,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脘部冷痛、纳呆、乏力、嗳气、泛酸、便溏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
2 治疗方法
采用健脾温胃的方法治疗,自拟养胃汤,基本药物组成:党参30 g,白术20 g,茯苓20 g,炙甘草10 g,干姜10 g,陈皮15 g,高良姜6 g,砂仁10 g,木香10 g,山药20g,佛手10g,黄芪20 g,白芍20 g,清半夏10 g。上几味药物共同起到了温阳健脾、补中益气的作用,同时,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随症加减:胃痛甚加延胡索、失笑散、制乳香、制没药;有出血倾向加三七、槐花;嗳气甚加旋覆花、代赭石;恶心呕吐加姜竹茹、苏梗。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针刺双侧足三里、内关穴,平补平泻,均留针30 min,隔日1次,30日为1疗程。同时,艾灸患者天枢、中脘、关元穴,每次30 min,隔日1次。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查胃镜及病理活检;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6 个月后复查胃镜及病理活检。
3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4]确定疗效标准:(1)近期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胃粘膜修复,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2)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胃粘膜基本修复,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3)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胃粘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活动性炎症减轻;(4)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胃镜复查:不达有效标准者。
4 治疗结果观察
30例慢性胃炎患者经系统治疗后,近期临床治愈的患者为6例,占20%,显效的患者为22例,占73.3%,有效的患者为1例,占3.3%,无效的患者为1例,占3.3%,总有效率为96.7%。由此可见,中药与针灸配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效果较显著,可以继续研究与探讨。
5 典型病例
王某,男,46岁,管理人员,确诊慢性浅表性胃炎10年。患者平素工作紧张、繁忙,生活与饮食均不规律,贪食生冷、辛辣。经常胃脘部冷痛,曾间断服用中成药:摩罗丹、温胃舒颗粒等进行治疗,未系统治疗。于2016年6月,因饮凉,胃痛复发,前来中医就诊。刻下症:胃脘部疼痛,得溫则减,遇冷则痛,嗳气,吞酸,面色苍白,便溏,食欲欠佳,眠差,舌淡,苔白,脉弱。胃镜检查:胃窦部分黏膜上皮及腺体肠化。胃镜诊断: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为:胃脘痛,脾胃虚寒,寒凝中焦。治法:益气健脾、温胃散寒。处方:党参30 g,白术20 g,茯苓20 g,炙甘草10 g,干姜10 g,陈皮15 g,高良姜6 g,砂仁10 g,木香10 g,佛手10 g,山药20 g,黄芪20 g,白芍20 g,清半夏10 g,炒酸枣仁20 g,远志15 g。10剂,煎汤内服,1日1剂,1日2次。同时,给予患者针灸治疗(针刺双侧内关、足三里穴,艾灸天枢、中脘、关元穴),隔日1次,共5次。二诊时:胃脘冷痛、腹胀明显减轻,嗳气减少,大便成形,睡眠有改善。偶有泛酸,前方去白芍,加煅瓦楞20 g,续服10剂。配合针灸治疗5次。三诊时:胃胀痛消失,已无泛酸,偶有嗳气,大便成形。去煅瓦楞,加旋复花10 g,续服10剂,针灸5次。四诊时已无不适,胃镜复查:胃粘膜基本恢复正常。
6 体 会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心下痞满”、“腹胀”、“嘈杂”等范畴,是由外邪客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疏,脾气虚弱等导致脏腑功能运化失职,导致气机郁滞不疏,胃失和降而发生胃脘痛,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病机主要表现在“虚”、“滞”、“瘀”、“湿热”四个方面,笔者主要讨论的是“虚”证。其主要表现为胃脘部隐痛痞满,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疲倦乏力,四肢酸软,舌质淡或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遣方用药主要为温中健脾、和胃止痛,药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干姜等。笔者自拟养胃汤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方,旨在健脾养胃、补气温阳,酌加干姜、高良姜暖胃止痛,佛手疏肝理气,黄芪补气升阳,白芍酸柔止痛,山药补脾健胃。在该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辨证加减。该方在治疗虚寒型胃痛中效果较佳。
针灸以独特经络腧穴理论体系及非药物治疗优势应用于慢性胃炎治疗中,针灸可以起到调节气机、恢复阴阳平衡之效,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在本治疗方案中,笔者采用针刺与艾灸配合。针刺的穴位主要为足三里穴与内关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阳明经气由此入脏。《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指本穴乃阳明经气犹如百川汇合入海之势,经气充沛而功效卓著。针刺足三里能刺激胃部黏膜细胞再生,使胃肠吸收功能增强,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历代医家把足三里作为治疗久病体虚,强身保健的第一要穴。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在奇经八脉中通阴维脉。该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多用于治疗胸胁胃心痛、结胸及胃、胸脘满闷、胁下支满以及腹中结块等。天枢穴为足阳明经穴,是大肠的募穴,位于脐旁上下腹的分界处,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功效主要为疏调肠腑、理气消滞。关元穴是任脉经穴,是小肠经募穴,又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是人体阴阳元气交会之处,具培原补肾固本之功效。艾灸关元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增强胃气,修复被损伤的黏膜细胞,改善胃部不适。中脘乃上、中、下三焦之枢纽,腑之会穴,在任脉上。针刺中脘穴可疏调三焦气机,疏通人体枢纽,调节任督,使气血充和,气机通畅,百病弗生。在虚寒性脾胃病的治疗过程中,关元穴、中脘穴与天枢穴均以艾灸为主,艾灸该穴道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胃腑血液循环,增强胃腑新陈代谢,改善组织营养,促使炎症吸收,从而减轻胃部疼痛等不适症状。
通过中药与针灸的结合,30例虚寒型慢性胃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中6名患者获得了近期痊愈。从而可以看出,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尚可,其作用机制及临床数据研究有待进一步探析。
参考文献
[1] 牛 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3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3):131-132.
[2] 刘玉兰,胡大一.消化内科[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3-2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1995:114.
[4] 周建中,等.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9.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