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张曙霞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十九大报告向全世界做出的郑重明示。
中国还对外释放信息,将在改革开放40周年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开放举措,可能有一些措施超出国际社会的预期。根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7日,习近平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
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看来,新阶段的对外开放,既需要着眼于拓宽国内经济转型的战略空间,为结构性改革提供新动力,还需要在引领开放、包容、共享的经济全球化上作出努力和贡献。
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新的具体举措。比如扩大贸易进口、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和推动企业以新方式“走出去”,以及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等等,将成为接下来对外开放的新亮点。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过了单纯摸著石头过河的阶段,进一步融入汪洋大海的时候到了。”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在贸易大国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目标。“这意味着我国外贸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开启了新征程。”商务部部长钟山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说。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外贸发展过去一年在数量攀升的同时,质量也在提高。钟山介绍,2017年,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30%左右。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部署,今年将巩固外贸稳中向好势头,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扩大进口。
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由要素规模推动和出口依赖的发展阶段,全面转向创新驱动和内需拉动的发展阶段,随着中国内需的释放和扩张,进口潜力巨大。
2018年中国有可能将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由此,扩大进口成为今年外贸稳增长的重头戏。
今年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钟山透露,预计会有90个以上国家参加博览会,“这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对外开放、推动全球贸易增长的战略主动权。”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我们称之为‘6+365,即6天会期、365天全开放。”周汉民说,这将是一项永久安排,是中国扩大进口最主要方式之一。
据介绍,商务部还将通过多重举措畅通扩大进口之路。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去年底公开表示,下一步扩大进口的举措集中在三方面:完善扩大进口的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改善供求关系和贸易便利化条件,加快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完善进口管理,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扩大进口,将推动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一方面,加大外部进口的规模能够刺激国内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倒逼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高端生产性服务等,也是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全球化资源配置的要求。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将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稳定资源性产品进口,合理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其中,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是重中之重。
中国美国商会和贝恩公司近日共同发布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说,近75%的受访外企在华实现盈利;约60%的企业把中国列为全球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计划2018年增加在华投资至10%以上。
这与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努力密不可分。
2015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出台。国务院去年还发布《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和《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此外,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外资准入的限制领域缩减了65%,实行以备案为主的外资管理体制改革。
“改善投资环境仍然在路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中国在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同时,将筹划继续改善投资环境。
从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部署看,今年促进外资稳增长的举措,重点是改善投资运营环境和放宽市场准入。一方面,将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
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工作报告还对金融业的开放做了具体部署,明确提出,有序开放银行卡清算等市场,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限制,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
外商投资在法律上也将得到更为系统的保障。全国两会期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张业遂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将原来的“外资三法”整合,制定一部新的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的基础性法律。
“欢迎更广泛的开放,我们不怕开放。”全国政协委员、哈电集团董事长斯泽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过去的开放主要集中于工业制造、项目等层面,新时代引进外资应该更注重吸引先进技术、模式、人才等进入中国。
更大力度“引进来”的同时,企业“走出去”也有新动向。“和过去把大量的钱花在买俱乐部、搞娱乐项目上不同,2017年的对外投资,更多的是把宝贵的资金放在技术进步、产业链进一步拓展、绿地投资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说。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的6236家境外企业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200.8亿美元。
“在资金、技术、装备、管理、服务走出去的基础上,招商局开始研究成功的商业模式走出去。”全国政协委员、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据介绍,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招商局正在打造沿线关键节点上的“前港-中区-后城”商业模式,即以港口先行,产业园区跟进,配套城市功能开发,系统解决制约产业转移的硬环境短板和软环境短板,实现成片区域的整体联动发展,在提升当地产能效率的同时,也将中国的大、中、小、微企业一并带出去。
随着海外投资新增量、新问题、新挑战的不断出现,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建议,应加快制定企业境外投资相关法律,让企业境外投资行为有法可依,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统一性、协调性和权威性,从而保证“走出去”健康推进。
在诸多扩大开放新举措中,“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备受关注。
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驗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政府工作报告具体提出,全面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2013年9月,中国大陆境内首个自贸区在上海正式成立。多年来,围绕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上海自贸区在简政放权、负面清单、人民币自由兑换、推动境内资本的境外投资和境外融资等方面形成了大量制度创新成果,并相继复制到广东、天津、福建等地区。目前,国内已经有11个自贸区,形成了“1+3+7”覆盖东西南北中的联动发展新格局。
有专家表示,自由贸易港是在自贸区基础上的升级,是对标国际更高水平,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李建红告诉记者,香港、新加坡等自由贸易港,都是学习、竞争和超越的对象。
“今年,自由贸易港建设会有实质性进展。”周汉民表示,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大背景下,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一是为新一轮改革开放树立新的标杆,二是让世界看到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雄心和勇气,三是将自由贸易港作为全面对接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的压力测试区。
地方已在行动。公开消息显示,截至目前,至少已有十个省市启动研究申报自由贸易港,既包括沿海的上海、浙江、广东、辽宁、山东、海南等地,也有四川、安徽、湖北等内陆地区。
其中,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自贸港的初步方案。上海市发改委提交市人代会审议的计划报告中提出,要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实施“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境内关外管理制度,加快建立一整套以国际业务为重点、开放度最高、国际竞争力最强、风险防控有效的贸易便利化制度体系和口岸监管新体制。
广东方案的核心则是对接香港、澳门这两个更具开放性的自由经济体或者自由港,与大湾区战略规划联动探索,打造粤港澳深度融合的组合港。
地处内陆的成都也提出,将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对标国际经贸规则,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