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孤残儿童融入社会搭"桥"

2018-03-29 02:57成都市儿童福利院李翠英
福利中国 2018年1期
关键词:残疾儿童福利院成都市

• 成都市儿童福利院 李翠英

成都市儿童福利院的服务对象为0-18岁的困境儿童。在院儿童残疾比例高达95%以上,其中6—14岁的儿童占42.6%,14—18岁的占31.4%,残疾类型多、程度重。大龄孤儿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心理素质不够好、社会参与度不高、成年后接受再教育难、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将其直接推向社会,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如何有效促进成年孤儿社会化融入、保障孤儿人权、维护社会稳定,是儿童福利机构面临的又一挑战。近年来,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在孤残儿童生活自立与社区融入方面不断探索,多渠道整合资源,创新发展服务模式,用爱为孤残儿童融入社会搭起了一座“桥”。

一、创新模式,转变职能

2013年,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增挂成都市儿童福利指导中心的牌子,增加了委托代理与孤儿权益相关的事务,对孤儿养育监护人进行培训指导,对收养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生活护理及基本技能培训等服务。2015年,增挂成都市福利特殊教育学校的牌子,增加了开展孤残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缺陷补偿教育等特殊教育及师资培训的职能。增加这两个挂牌标志着成都市儿童福利院从单纯以孤残儿童养育为主的儿童福利机构向综合型、专业技术型儿童福利资源中心转变。

为更好地实现职能转变,福利院在社会工作、养育照料、医疗康复、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一是在传统的服务模式基础上开拓创新,加大社会工作服务力度,建立一套社会工作全面介入的全新服务体系。儿童入院后,由社工采取个案分级管理的模式进行工作,组织医疗、康复、教育、日常生活照料等各个部门从儿童权利的视角评估分析儿童的需求,共同制定儿童服务计划、安置方式和个案管理等级,为儿童提供预防性、发展性及治疗性的多元化服务,保障儿童在安置环境中获得最佳和最适合的照顾,促进其身、心、智、社、灵的全面发展。对大龄儿童采取个案辅导,对接志愿者及社会资源参与服务,对他们青春期问题、心理行为偏差等问题进行疏导和矫正,并为成年的大龄孤儿做好安置前的工作。

二是改进养育照料方法。为帮助儿童具备融入社会的心理条件,在儿童养育方式上,大力发展双亲家庭养育和家庭寄养模式,以家庭形式照顾儿童,使儿童体会到父母的爱护、兄弟姐妹的情意、邻里之间的照顾,帮助儿童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和社交网络,最大限度促进儿童融入社区生活。

三是提高医疗康复专业水平。为帮助儿童具备融入社会的身体条件,福利院加大医疗、康复工作力度,与华西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合作,积极参与实施民政部“残疾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立足脑瘫康复基地,运用综合运动治疗、言语治疗、针灸理疗、引导式教育等方式,运用“把康复延伸到儿童生活”的康复理念,改造儿童生活环境,为家庭提供无障碍设施,指导家长参与和辅助儿童的康复训练,保障儿童康复的持续性。医疗康复工作的有机结合,使儿童的疾病得到治愈和控制,使许多残疾孩子实现了“重残变轻残,轻残恢复功能”,全面提高了儿童生活的自理能力,从而使其具备融入社会的身体条件。

四是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使孤残儿童认知、语言发展、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了多层次的教育工作。其一是院内教育,课程围绕“自我服务”与“服务他人”两大重心,从原来的教授文化知识转为“以生活教育为主,培养一技之长”,将儿童在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为课程目标和训练重点,使儿童教育与儿童社会融入有机结合,实现学有所用。其二是使残疾儿童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积极协调学校,将两名中度脑瘫儿童送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将家庭寄养的中轻度残疾孩子送入县特殊教育学校与社区残疾儿童一起就读。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对未能进入专业职业技能学校培训的大龄残疾儿童,根据其特点开设职前培训课程,设立模拟教室,开设咖啡调制、茶艺、花艺、客房服务、洗车、园艺等课程,帮助儿童掌握简单的职业技能,为进入职业培训机构打好基础。

二、整合资源,融合发展

2004年起,福利院开办附属幼儿园,接收社区儿童入园与残疾儿童共同开展融合教育,包括组织儿童学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各类博物馆、农业生产基地、工厂、动植物园、科技教育基地等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衔接,帮助儿童了解和熟悉社区生活环境;同时,发挥特色教育优势,积极参与社区学校、团体和组织举办的各类比赛和展示活动,通过社区与机构互动模式帮助儿童走入社会、了解社会,缩小与社区儿童的差距,也让社会了解和接纳特殊儿童。

在儿童社会适应和社会实践的培育方面,积极寻求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专业支持,共同开展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匹配和实践等服务。2016年5月开展“童舟共济”——成都市特殊青少年服务合作项目,为院内16岁以上的青少年提供了“社会化”就业训练服务和岗位见习服务的平台。该项目由成都市慈善总会、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共同发起,爱心企业四川人间印象家具有限公司支持,由成都益中未成年人关爱中心负责执行,两年来共为43名儿童开展106次培训。2017年有5名大龄残疾儿童参加了工作实习,有4名儿童在本市“益创联”公益联合会办公区内开设的咖啡厅从事服务工作。

为了促进困境儿童生活自立与社区融合,福利院将落实以下措施:一是坚持机构主导、社会参与、共同发展原则,从维护和保障儿童的发展权与参与权出发,探寻符合儿童切身利益的服务模式,着力解决儿童福利机构非重残儿童成年后的就业面窄、稳定就业难的问题。二是凸显融合教育特色,推进社区教育共融。在现已开办幼儿园基础上,结合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推进正常儿童与残疾儿童的教育共融,逐步扩大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学习生活共融的比例。三是继续延伸职能,搭建职业培训和就业平台。福利院在郊县新建一个占地20亩院区,将建立养殖农场,开展物品加工包装、烘焙等项目,为大龄残疾儿童提供又一个学习和就业平台,使其将来能更好地融入社区、融入社会。

猜你喜欢
残疾儿童福利院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BABY,COME BACK
善待今天的老人 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小记者采访敬老院院长
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少水平低
顾秀莲与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共度“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