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2018-03-29 17:52张树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创新能力教学模式

张树光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英语作为通往国际化道路的重要语言与手段,加快英语专业教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应对国际化潮流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今,英语专业教学培养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功底与技能基础,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顺利走入英语教育、语言翻译、外交事务等工作岗位.

1 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时代发展对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重点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功底与技能基础,而是将“创新型人才”作为培养重点.学生在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同时具备多种学科理论知识,懂得理论联系实际,开阔思维,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与逻辑性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因此,“创新人才”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其中,“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主要组成部分,“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人格”是“创新思维”的重要体现.拥有“创新能力”的人能够运用创新性思维能力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实践应用能力较强.拥有“创新思维”的人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辩证性思维、自觉思维、形象思维等能力.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从公正、客观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处理问题.在英语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能够让学生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审视英语学习活动,端正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在实际应用与探索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解决问题.

2 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

通观我国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情况,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英语专业创新性人才已经得到一定的培养与发展,但尚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数据显示,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依然存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培养体系并不全面,教学改革不够全面,学生思维能力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照搬照抄”“流于形式”“死记硬背”等现象在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时有发生,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其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存在较大的问题.

3 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

英语专业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才,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引导下,教师积极主动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新型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引入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与合作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逻辑性思维能力、辩证性思维能力、自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1 培养过程的阶段化

高校四年制英语专业教学活动大体能够被分为两个教学时间阶段,每阶段侧重点均有所不同.第一教学阶段为一到二年级学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英语专业技能,在智育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劳育与体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该教学阶段为基础教学阶段,其英语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与理解能力.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借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丰富教学授课内容,通过学生自主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英语知识的探索者与研究者.学生通过这一学段的学习,其英语能够达到专业四级水平,且具备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演绎英语话剧、进行英语演讲等.第二教学阶段为三到四年级学段,主要是培养学生与英语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因此,该阶段学生需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正视中英文化差异,灵活运用英语进行学习与工作,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其英语水平需要达到专业八级,且具备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例如英语翻译、英语教育、外交事务等.

3.2 课程设置的模块化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体系被划分为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技能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等,分模块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自我创新能力等.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培养方案,将课程设置规模化、结构化,教育管理合理化、科学化,学生选课自由化、自主化,能力培养全面化、系列化.

对课程设置模块化进行处理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其一,英语教育课程模块.对课程实施模块化教育,不但使用于英语专业,还能够被运用到政治、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为学生后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英语专业学生除开设英语专业课程外,还需要开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育、大学语文等.

其二,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该模块为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英语人才的读、听、说、写、译等基本技能,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这部分的教学内容绝对不能削弱,如果学生的英语基础不牢,则失去了作为专业人才的立足之本.主要课程为:基础英语、语音、听说、写作、语法、高级英语阅读、高级英语视听说、英汉翻译、口译等.

其三,跨文化类课程模块.英语作为一种外国语言,为英语专业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高校需要开设中西文化类课程,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与道德素养,正视中西方文化差异.该教学模块主要开设中国文化思想史、跨文化交际学、英语国家概况、西方文化、英美报刊选读等.

其四,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为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应注重学生复合型素质的培养.根据英语学生就业方向,例如英语翻译、英语教育、外交工作等,对学生开设相应的教学课程,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根据相关信息显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充实经济贸易相关专业,仅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选择深造或者是充实英语语言、文学类工作.因此,高校需要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经济贸易、英语语言学、英语文学等课程,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这类课程通常在高校学生三年级或者是四年级开设,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选择课程的方式,选择与未来就业项关的教学内容.其中,英语经济贸易方面的课程有:工商导论、市场营销、国界贸易、国际金融、商务沟通、西方经济学等;英语语言方面的课程有: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等;英语文学方面的课程有:英语小说、文体学、词汇学、英美文学、修辞学、散文、诗歌、戏剧等.

其五,实践课程模块.培养创新人才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开阔思维,大胆创新.该教学模块主要以论文、活动形式呈现,例如毕业论文、英语报刊、英语电台、英语竞赛、社会实践等.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主要由以上五个模块构成.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冲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中心,教师成为知识引导者,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辩证性思维、自觉思维、形象思维等能力.

3.3 教学模式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不断深入到高校教学活动之中,优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主要被分为以下两种教学模式:其一,围绕学生兴趣开展教学活动.在互联网媒体推动下,高校英语教师从英语专业兴趣入手,深入挖掘英语教学特点,合理创设英语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其二,围绕实践创新能力开展教学活动.近年来,我国提出“互联网+”发展理念,将互联网与英语专业教学联系在一起,使英语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目标,从英语专业职业特点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4 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需要从专业管理、专业教育等方面入手,培养过程的阶段化、课程设置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信息化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转变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人,教师成为课堂教学引导者,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与合作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大胆创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课堂,扩大课堂知识容纳量,加强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使英语专业学生能够正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端正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勇.基于社会对“创新创业”能力需求的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昌吉学院学报,2016(03):26-29.

〔2〕姚济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索[J].海外英语,2016(12):38-39.

〔3〕刘思阳.“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6(21):217-218.

〔4〕李曼曼,邹莉.批判性思维“全程渗透模式”与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4(01):151-156.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创新能力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