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的全称是“网络红人”,指的是因为某种特定的行为和表现在网络上被网友热捧的人,而这里的文化“网红”指的是因为一系列文化综艺节目的播出,观众越来越关注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可喜现象。现今高职传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早已离不开网络媒介,当下网络上充斥着文化薄弱、鼓吹造梦、急于求成的价值观,极不利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滋养,更不利于优秀的、有灵魂的、有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流传。文化“网红”的出现对于高职传播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过硬的专业品质和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型专门人才是大有裨益的。在高职学校传播专业所学的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服务于社会并形成一技之长的营养,那一点用都没有。文化“网红”的出现能正确引导高职传播专业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为大学生们的学习环境营造更良好的氛围。
首先,从文化综艺节目的播出广受大学生喜好,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对道德理智的探索、职业道德的树立、做人准则的规范,即使教育方式在当下网络新媒体涌现下受到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仍可以体现经典教育的唯物主义态度和科学理智,并且一如既往的在高职专业教育中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第二,文化“网红”的出现对高职传播专业教育教学培养理念的巩固起到了加强作用。有利于传播专业精确定位、因需培养、因材施教,促进课程体系构建对接当前职业一线标准,培养出学生过硬的网络信息采编能力和策划能力,既符合中高端传媒人才培养的需求,又能在培养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兴趣特长因材施教,加强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工具自主学习和延伸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重拾道德教育,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赋予在高职传播专业教学案例以及教学过程中,并由此发扬光大,倡导学生从原来的“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成长,充分尊重当下学生的个性发展。
《国家宝藏》是从镇馆文物入手破题文化综艺,用镜头语言带领观众走进全国9所鼎鼎有名的博物馆,对每一件宝物的前世今生进行梳理和展现,让观众在一眼万年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唤醒了观众内心中潜藏的热情,激活了被封藏的文化诉求。在高职传播专业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学习这样的创新模式,找准一个融会贯通的项目,以“项目驱动+小组作业”为核心,配合“翻转课堂、小班制、现代师徒制、虚拟和生产性结合实训”等的教学方法,以传播专业职业行为当依据,指导学生的教学和实践,将“整合贯通式项目实践教学法”运用到专业课程中。
在《朗读者》第一季中,影视演员李亚鹏朗读了朱自清的作品《背影》。节目中饱含演员的个人成长、情感体验,加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用最朴实动人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灵魂,体现出了文化综艺节目的宗旨,感染并教育了新一代年轻人。在传播专业教学过程中,面对叛逆的、厌学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因材施教,适当地选择理解和宽容并正确的引导。根据传媒行业调查,采取业界广泛采用的小组作业制,配合角色扮演、头脑风暴、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红”之所以会火爆是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及关键意见领袖相互作用下的结果。《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为什么会持续走红是因为从汉字到成语再到诗词文章以及国家历史文物宝藏,这类文化综艺类节目创新运作和推广方式,不断洞察受众需求、关注市场痛点,层层深入地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优良历史得以继承和发扬具备了坚固有利的民众基石,节目在持续热播过程中的受众粘性也越来越强。应用到传播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教学环节的关联、内容门槛的设置、学生参与程度的广泛、学生之间的共鸣,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全面的专业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为了配合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形成符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全面的专业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根据专业特点与不同课程类型采取了灵活的考核形式,并在专业能力考核上有所创新。
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诗词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一一呈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渊源流长。在这些文化瑰宝中,除了寄情山水、感悟人生的崇高体验之外,还蕴藏着国人信奉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在传播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开启专业学习之初,就应该积极创立师生学习共同体,让学生教师的带领下,在小组里进行常规的固定的学习活动,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专业学习培养出饱满的热情。同时,还要倡导专业教师从原来的“教师”转为班级“导师”,帮助班级上的学生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根据传播专业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全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一定的流程,完成相应的任务。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克服依赖心理,乐于合作,互相帮助,养成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自觉性,培养合作的意识和态度,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通过小组作业制,使学生乐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自己获得的信息,创意和探究取得的成果,培养群体意识和初步的能力。同时,通过合作与交流自主建构知识,获得相应的社交技能。小组作业制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涵盖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它改变了以往师生对答的格局,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前台。通过打造师生共同体,学生能够对特定产品或品牌的的概念进行独立诉求分析与问题总结,并能在对受众心理进行引导性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表达和舆论传播使产品或品牌的使用者认同概念、观点和分析思路,从而达到对特定产品或品牌的宣传、产品销售的目的。
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对于人一生的发展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专业教学创新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对大学生的教育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内容为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进入大学专业的教材案例,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青年一代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诚的继承者。同时,在传播专业建设中,不断根据行业发展和职业需求,调整自身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向,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修订课程内容、变革考核标准、调整培养方向等,从多方面持续创新,把握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丰富专业建设拓展性,追求专业建设的自身特色。
参考文献:
[1]崔益林.会听,也会写吗—写在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之际》[J].教学管理,2013(11).
[2]王少春.构建具有显著文化符号的传播平台[J].首播,2014(2).
[3]李艳丹.“汉字节目热”对电视节目创新的启示[J].新闻知识,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