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界融合的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2018-03-29 10:07春,高
滁州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工程技术跨界人才

张 春,高 宏

1 引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互联网+”打破了传统行业的边界,跨界融合已成为诸多领域最主要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在此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指出“多数互联网新业态都具有鲜明的‘跨界’特征”。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指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就是跨界,就是要跨界创新、交叉创新。当前,跨界融合已成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特征,作为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应注重跨界融合。2016年我国顺利加入“华盛顿协议”,这对我国工程技术领域应对国际竞争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华盛顿协议”的加入是10余年来我国诸多部门积极努力的结果,其目的是促进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国际交流,适应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需求。2017年4月,我国提出建设与发展“新工科”,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而言,其主要途径主要体现在“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上,其手段主要体现在“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上[1,2]。“新工科”建设无疑为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唯有注重学科专业之间、产教之间、校校之间以及国际高校间的跨界融合,才能不断适应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要求。

2 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很多学者已对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育活动以及社会创新创业环境支持等方面,在跨界融合方面的研究不多。因此,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虽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

2.1 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脱节

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学生创新思维方式、质疑及批判性精神、敢创敢试品质以及自我管理、团队合作、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更多涉及到高校培养体系的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等。但目前一些高校仍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正确认识,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新创业活动,在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不尽完善,有些学校甚至不顾学校学科专业特色和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与学科专业脱节,更谈不上学科专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如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如何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如何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和升华创新创业教育?这些问题的解决还缺乏实质性的举措。

2.2 工程教育与产业界相对脱节

产教融合是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的工程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难以真正结合产业的实际需求,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存在信息不对称,一些专业的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产教融合”停留于表层,人才培养中实践探索不足,具有真正意义的“创”要素不多,加上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短缺,纸上谈兵,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突出。

2.3 校际跨界合作机制体制不健全

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更需要优质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很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面临着经费短缺、资源紧张等问题,“双能双师型”师资、优质课程、教材以及实验实践基地等均存在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校际跨界合作有利于充分挖掘并共享合作高校的优质资源。但是,在目前校际合作中,由于行政条块的分割、管理与运行机制缺乏全局性等,我国高校之间为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彼此深层次合作的情况很少,合作育人机制难以真正落实,教师和学生享受到的优质共享资源很有限。

2.4 国际视野培养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高校与国际高校间开展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项目越来越多,但很多合作还基本处于浅层次的学生研学、交流上,高校间基于解决共同问题、建立清晰共同目标、应对共同挑战的合作基础不足,高质量的、强强联合的合作还十分缺乏,学生到国外高校难以真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急需积极与国际接轨,以深度国际合作的形式加强合作,促进我国工程技术人才按照国际标准培养、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3 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跨界融合途径

跨界融合的本质就是创新,跨界首先需要双方互相开放,融合也不仅仅是各要素间的简单融合,而是各要素间的深度融合。就面向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而言,跨界融合突出表现为学科之间、专业之间、教育与产业等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各种要素之间不断交叉渗透,概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3.1 学科专业之间的跨界融合

学科专业之间的跨界融合是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和广泛,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要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不断融入学科专业跨界形成的新学科、新知识,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给予体现。一是要加强深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要素的专业体系建设,开设符合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要求,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二是要以专业教育为依托,深度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从而构建覆盖所有课程教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三是建立基于学科交叉的跨学院、跨专业辅修专业,探索跨学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实现学院间跨界融合。近年来,我国高校逐渐开设了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专业,如网络工程、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等,有些传统专业也对接产业需求进行了融合式改造,开拓了新的内容,如在工科专业教学中逐步加大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内容的比例。

3.2 产教之间的跨界融合

产教之间的跨界融合是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教育向产业开放,向社会开放,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新教育内容,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一是跨界协同创新,高校与产业双向跨界才能协同创新,共同培养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共同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高校不跨界产业,产业不跨界大学,教师不跨界产业,工程师不跨界大学,产教协同创新仅是一个口号。二是要跨界共建学科专业,要从市场和产业需求出发,从“硬条件”和“软条件”互补乃至交叉与融合的角度共同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开设符合新产业、新市场需要的专业和专业群。三是跨界实施人才培养,高校要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将职业资格标准引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将行业企业标准纳入专业建设标准,将企业核心技术标准融入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并着眼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吸引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建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在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专业负责人以及学生导师等多层面建立校企合作 “双元制”。

3.3 校校之间的跨界融合

校校之间的跨界融合能为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提供重要资源互补。随着各高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合作越来越深入,各高校在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中逐步走开放式发展道路,不断加强了合作与协同发展。就安徽省而言,已成立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等6个高校联盟及若干个高校合作机构,联盟高校间按照“抱团发展、集约办学”的思路共建学科专业,共享优质资源,共商办学标准,开展教师互派、学生学分互认等,联合实施学分制、主辅修制、小学期制,联合开展学生跨校、跨区域选课、辅修专业和学位,高校间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建立合作育人机制、师生互访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与交流,构建了主体多元化、结构层次分布合理的互动式协同发展格局。校校之间的跨界融合需要打破高校长期“自我”的办学格局,积极拓展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资源的丰富性[3]。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高校携手结对,通过切实的政策调整和经费投入,鼓励和支持工程教育实力较强的高校与工程教育相对薄弱的高校结对合作,帮扶支援,提升工程教育薄弱高校的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和水平[4];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主体作用,高校之间要主动加强各类资源、平台、要素整合,建立相关联盟,抱团发展,要充分发挥不同高校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比较优势,使不同高校成为相应学科专业领域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极”和“辐射源”。

3.4 国际高校间的跨界合作

国际高校间的合作为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平台。随着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清晰,建立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工程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工程界的广泛共识[5]。当前,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要充分利用加入《华盛顿协议》的督促、引导作用,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积极开展国际跨界合作,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多渠道学习借鉴国外工程技术人才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实现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的国际化,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全球胜任力。一是要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国际合作中注重分析各方优势,合理利用各方比较优势,弥补自身不足,最大程度地提高师资、实践教学等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切实提升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质量[6]。二是要推动多样化人才国际交流活动,丰富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路径,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在探索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时,要注重推动多样化的人才交流及培养工作,不仅要推动学生互换学习,更要注重有深度的国际培养,例如让学生参与到国际高校的科研实践中,切实参与国际科技前沿研究。

4 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跨界融合品质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很快,从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到“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再到现在积极推进的“新工科”建设,这些都对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提出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要求。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能力,还需要不断改革创新,着力提升跨界融合品质。

4.1 坚持需求导向增强跨界融合自觉性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都要求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持续提升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和水平。为此,持续加强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强化需求导向,全面提高工程技术人才教育质量,是当前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面向未来的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主阵地,在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时,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需要,增强人才培养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的自觉性,加强产教融合、校校合作,深化国际合作,不断破解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难题和深层次矛盾。

4.2 创新机制体制增强跨界融合动力

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旨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是由政府、高校、企业等多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7]。政府发展改革、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快推进教育“放管服”改革,制订有效政策支持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门合作,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配置非基本公共教育资源作用,强化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有效调节,推动形成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8]。高校应积极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育体系,积极与产业界共搭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研制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开发应用型教材、组建“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基地、实施培养过程和开展质量评价,特别是让企业在人才需求预测、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9],从而建立良性循环的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培养生态系统。

4.3 完善培育体系提升跨界融合能力

完善的培育体系是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是要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破除专业壁垒,形成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人才机制。要立足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课程群,研究构建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统一,必修课与选修课、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支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补充,适应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需要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切实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和主动性。二是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师资队伍跨界融合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机制保障,建立对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师资队伍体系,包括建设由校外企业家、指导团队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把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作为一项长期制度,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强化专业教师的行业经验。鼓励企业和社会专业技术人员进入高校从教,为学生上课、指导毕业设计、定期与学生进行专业交流及开设讲座,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三是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实践条件,积极构建具备层次性、自主性、开放性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体系,建立“赛、学、研相结合,创意、创新、创业、创造一体化”的综合实践平台,包括创新训练类实践平台、创新创业竞赛类实践平台、创业体验类实践平台、创业孵化类实践平台以及人文素质提升类实践平台。要积极汇集高校和社会力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坚持互惠多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开展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项目研究、成果转化等合作,积极促进实践育人合作机制形成,开创社会各界共同支持的工作局面。四是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要从高校层面、学生层面和社会层面等多维度进行。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主体,对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要坚持一校一策、一校一尺、一校一色,要努力建立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关注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方式的认同感、主动性和参与度,关注高校在创新创业领域的社会影响及学术地位,社会团体及企业组织是否积极支持高校的创新创业活动并为其提供服务支持等。

5 结论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如何面向产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需要思考的问题。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跨界融合是深化工程技术人才改革的必然趋势,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仅需要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机制,保持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与活力,更需要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多元力量的协同推动,建立开放、合作的治理机制,从而产生推动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跨界融合”的合力。

猜你喜欢
工程技术跨界人才
跨界
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水防渗工程技术实践
人才云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跨界设计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