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型人力资本开发战略研究

2018-03-29 07:10陈华平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课程

陈华平

(南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高校是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开展创新研究、推动创新教育的主要平台。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津京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区域性经济战略的引领和要求下,我国各类高等学校有责任、有使命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为我国早日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制度、管理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创新风气,助推社会经济繁荣,引领国家发展。2016年5月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用34年时间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目标,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创新已经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创新型人力资本是一种高级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产出创新性的理论或技术成果,打造社会经济发展新引擎。当前中国社会已经迎来创新的“黄金期”,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是与时俱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客观需要。创新型人力资本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1 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溯源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Schumpeter)[1]1912年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入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从而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他认为创新具体包含5种情况:采用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源和实现新组织。经济增长的真正根源就是创新。就经济领域而言,创新是一个“内在因素”,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是各种不同因素协同交互催化出“新组合”。熊彼特对创新的开拓性研究为现代创新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人力资本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舒尔茨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认为人力资本是劳动者身上的资本,是通过后天教育、培训等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等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质量总和。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引发了人力资本研究的热潮。贝克尔、丹尼森、明塞尔、罗默、卢卡斯、斯宾塞和皮奥罗等经济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人力资本理论。虽然在学术界对人力资本的界定还存在争议,但是大部分研究者认同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把各种后天获得的、有价值的,并且能够借适当的投资而增长的人口质量因素视为人力资本[2]。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具有更高的增值性,可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收益远远高于对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的收益。

2 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意蕴

根据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将人力资本分为3种类型,即一般型人力资本、专业型人力资本和创新型人力资本[3]。一般型人力资本是一般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处于社会平均水平,如普通劳动者;专业型人力资本是具有侧重于操作技能的资本,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创新型人力资本指具备社会稀缺的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等特质,能够在科技、制度、管理和文化等实践中创造新产品、新价值、新成果的高级人力资本,具备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劳动者是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积极创新的人才,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高水平创新团队等。创新型人力资本作为以创新为主的高级人力资本,不仅具备知识资本、能力资本、健康资本和迁徙与流动资本维度,而且各维度的协同创新,交叉融合更加灵活、流畅,独创性、求异性、联想性和综合性更强。创新型人力资本是最具创新精神的生产要素。

在现代社会,一般型人力资本和专业型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减弱和停滞的趋势,而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创新型人力资本水平是指整个社会平均意义上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拥有量,即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长期持续的特征[4]。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的测量可以利用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投入如受教育年限为依据进行,也可以从专利和论文发表数为代表的产出角度进行,或者从综合投入和产出要素进行测算。

我国关于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末,多以描述性研究为主。近年来,对于创新型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如:景跃军、刘晓红[5]将受教育年限作为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的衡量指标,借助我国1990—2010年的数据,通过卢卡斯人力资本溢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创新型人力资本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体制转型的关键。创新型人力资本不足是制约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原因。肖芳、钟永建[6]以教育年限、专利和论文发表数的综合方法测度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选取2001—2013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据,构建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不同省份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和创新型人力资本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各省份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仍相对较低。王雪芹、盛武[7]借助2000—2015年的数据,从受教育年限角度衡量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建立内Cobb-Douglas函数模型,计算出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54%。刘悦等[8]以山东省为例,借助2001—2015年《山东统计年鉴》中科技成果数和专利授权数衡量创新型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建立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创新型人力资本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创新型人力资本对山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61%。不过,无论是哪种测量方法,均表明我国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不足,质量不高,呈现区域分布不均匀的状态。为突破创新发展瓶颈,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开发创新型人力资本。

3 高校创新教育现状

人力资本具有增值性,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增值性更强,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开发。进行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教育、培训实际上是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影响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纽约大学开设“新创企业管理”课程和“现代MBA创业教育”课程,这是美国高校重视创新型人力资本培育的开始。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将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各国陆续加大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投入,开展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从经费投入情况来看,当前美国创新型人力资本投资经费位列世界第一,占其财政总支出的20%、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0%;新加坡创新型人力资本投资经费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0%;韩国创新型人力资本投资占GDP的比例基本保持在10%左右;芬兰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投入占国家预算的第二位[9]。我国年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虽然在逐年提高,但是直到2012年才略超4%,近年来也一直保持超过4%,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比例则更少。增加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改善创新型人力资本培训模式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就我国而言,高校创新型人力资本培育有利于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我国1996年开始关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先后经历了各高校自主探索阶段(1997—2001年)、试点阶段(2002—2009年)、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创新创业观念有待更新,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待提升,创新创业学科有待发展,创新创业人才支持系统有待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效有待提高。

首先,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偏差。我国最初从缓解就业压力角度着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具有极强的功利性,从而导致重人才创新创业技能和实践操作培养,轻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品质等精神层面的培养。其次,人才培养规模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虽然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和策略扶持,但是我国高校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实践的比例只有1%~3.7%,人数少,规模小,远远低于美国高校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实践20%~30%的比例。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数量目前无法及时有效地适应社会的要求。最后,人才培养重量轻质。我国目前高度关注创新,新创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创新创业质量却仍然不高。高校开设创新课程,但是缺乏实战性师资,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新积极性、缺乏创新主动性。专利、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的成果很难转化到生产中,没有得到进一步应用。

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探索适合当前国情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即高校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培养路径,通过提高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素养,切实提升高校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存量。

4 高校创新型人力资本开发路径

国家发展的全局核心是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人才,目前我国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创新团队虽有数量但是并不强大,缺乏世界顶尖级别创新人才。要跻身科学前沿,打造高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需要建立健全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营造创新的社会氛围,培育和优化创新型人力资本。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素质,进而优化创新创业组织体系,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作为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政策[10]。有研究以我国2005—2014年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为因变量,以市场需求、科研投资和人才激励为自变量,探讨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发现市场需求、政府投资、企业投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于创新型人力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政府对科研活动的投资对创新型人力资本具有主要的影响[11]。高校在创新型人力资本培养方面具有基础作用,高校应运用政府、产业、高校“三重螺旋”理论,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体系,开发创新课程,弘扬创新文化,搭建校地共建平台,提高研发交流能力,对于普及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锤炼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人才迁徙和流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具有促进作用。

4.1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体制,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区域性经济战略指引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12]模式引领下,加强顶层设计,制订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蓝图,明晰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资源整合等重大事项,加快形成区域产业协同融合、资源互补共享的良好发展格局[13]。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民关心、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市场环境,营造人人皆可成才和人人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优化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和保护创新创业的法律制度,构建普惠性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体系。倡导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创业、保护知识产权、包容多元的共同价值理念,完善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制度。改进创新创业治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投资环境,构建统筹配置创新创业资源的机制。建设和完善创新创业载体,发挥区域优势,打造以科技创新创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基地,培养产业群,建造产业园区,推进新兴城镇化建设,助推国家创新发展。

4.2 开发创新创业课程,普及创新创业知识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发源地,具有整合和共享创新资源的功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创新创业意识,优化劳动者创新创业心理品质,拓展创新创业实践领域。

立足于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内容维度开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内容维度包括知识资本、能力资本、健康资本和迁徙与流动资本。知识资本包括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可以相互转换。显性知识是以文字、图表和数字等方式进行交流和共享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在实践中拥有的知识,难以用语言表达,如直觉和灵感等。知识资本尤其是隐性知识是从事创新活动的源泉,能够提高创新绩效,推动创新成果产出。创新型人力资本中的知识资本质量与其创新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资本质量越高,往往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越强,灵活性、创造力越强,创新成果也越多。拥有丰富的创新知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以知识资本为核心的课程有利于夯实创新创业知识的根基。能力资本包括机会识别资本、学习资本、概念资本和目标管理资本。以培养创新能力资本为主旨的课程有利于获取创新创业活动中的信息资源,洞察市场的瞬息变化,快速进行应变和调整。健康资本是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资本”“积极心理资本”“良好道德资本”和“社会适应资本”的综合反映。迁徙与流动资本有助于劳动者在社会网络中生存、发展、迁徙与流动,是劳动者回收其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方式之一。开发创新创业课程的主体是高校,各级各类高校应利用自身创新创业资源的优势,加强与“政”“产”“研”等各界的联系,为课程的设置提供全面而先进的课程资源平台。这个平台既能提供基本的、一般的创新创业课程,又能提供专门的、多层次的面向不同职业、不同领域的创新创业课程。

以创新型人力资本为主要内容,结合国家、区域和地方及高校的特色开发国家创新创业课程、区域创新创业课程和地方创新创业课程、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将有助于积累整个社会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有助于科学合理构建创新创业人才梯队,有助于优化创新创业人才结构,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创业体系构建奠定人才基础。

4.3 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文化对创新创业具有独特的影响,创新创业精神是创新创业文化的灵魂。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劳动者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文化是在社会创新创业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创新创业精神文化、创新创业制度文化、创新创业物质文化等能够激励创新创业的文化。创新创业精神文化包括创新创业价值观、创新创业态度、创新创业效能[14]、积极的心理素质等,如勇于创新、宽容失败、敢于冒险、喜欢创造、越挫越勇等创新创业心理资本;创新创业制度文化包括创新创业政策、创新创业法规、创新创业规范等保障性规范;创新创业物质文化包括环境和形象标识等物质文化载体。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等文化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空间优势,可以促进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创业。

高校在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环境育人、知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显性知识和创新创业隐性知识,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品质的潜在创新创业人才,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各高校可以借助所在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角度打造创新创业文化,发挥创新创业文化的活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区域性经济战略的统筹发展,促使创新创业精神成为创新创业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发挥的路径,从而推动创新创业体系的完善。

4.4 搭建校地共建平台,锤炼创新创业能力

要实现国家战略规划目标,就需要根据“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区域性经济战略统筹发展的要求,强化创新创业发展理念,依托互联网拓宽国际国内市场资源、社会需求与创新创业对接通道,尤其是搭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平台,发挥高校教育与培训在锤炼劳动者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作用,增加社会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增强高校与企业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合作,优化高校与地方之间创新创业合作。高校的基础研究、发明,高校与企业、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地方政府之间的校地合作就是典型的助力创新创业发展的平台。高校与地方共建产学研基地,成立高校国家级技术转移高新区分中心、高校经济开发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高校经济开发区创新创业服务指导中心;高校为企业提供免费拓展课程;企业为高校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实习基地;设立高校和高新区创新创业基金等一系列合作举措,为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搭建了智力平台,同时也为创新创业人才发展搭建了平台。创新性地搭建高校和地方合作的平台,将为高校师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舞台,在这一舞台上反复锤炼、摔打出来的创新创业人才才具备实实在在的创新创业能力,才真正成为创新型人力资本。

4.5 建立创新创业网络,促进人才迁徙和流动

重视高校在创新创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既是教育中心,也是研发中心。“三重螺旋”理论认为现代社会创新活动需要高校、产业、政府三方共同参与、协同作用,高校、产业和政府“三重螺旋”的相互作用是创新创业系统运行的核心。在“三重螺旋”创新创业系统中,高校不仅发挥知识创新的功能,而且衍生出企业和准政府功能;企业不仅发挥技术创新功能,而且衍生出研发机构或者企业联盟的功能;政府不仅承担制度创新的功能,也衍生出更多服务功能。

高校充分利用外界的优势资源,通过“三重螺旋”创新创业网络加强与研发机构的联合与合作,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有效转移,增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提高高等教育文凭的含金量,促进优秀高校毕业生自由迁徙和流动,从而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本配置效率。

创新型人力资本是高级人力资本,是高水平人才创新创业素质的体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键性因素。借助发挥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优势、创新创业文化的潜力、创新创业平台的特色、创新创业网络的亮点,积聚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筑牢创新的根基,是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是助推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动力。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课程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