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编辑角色的转型与重构

2018-03-29 06:54:16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选题策划期刊

周 芳

(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安徽池州247000)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都在发生历史性转变。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意义及其蕴涵的价值正逐步显现并为大众所接受认可。全球知名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曾经强调,“数据,已经渗透进当今社会每行每业的各大领域,人们不断地搜集、组合和使用数据,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1]。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长,其广泛运用正重塑众多行业的运行模式,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给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带来重大的机遇和挑战,编辑角色的转型与重构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

1 大数据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大数据背景下,机遇与风险并存,数字化技术为传统学术期刊编辑带来了风险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过去的编辑只要有笔和纸就能完成采编和审核等全部工作,现在的编辑工作更多是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社会大众可以自由查阅,这对期刊的内容、学术价值、信息化程度以及编辑人员等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1.1 大数据背景下编辑工作流程发生改变

期刊编辑工作范围主要包括选题、组稿、审稿、排版、校对以及整体设计等环节,而刊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选题策划的优良程度。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市场信息瞬息万变,过去静止的、单一的以及平面化的数据已经无法反映问题,编辑必须根据期刊的市场需求量对期刊进行构思,开发选题,制定栏目策划。编辑人员的工作流程也随之发生改变,原来占用期刊编辑人员大部分时间的繁杂性工作相对减少,审稿、校对等部分工作也变成计算机化运作,这样编辑人员能抽出更多时间去搜集相关信息、开发期刊内容选题、策划特色栏目以及组织稿件等主要的工作上,整个编辑工作流程更加立体化,更有针对性。这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

1.2 大数据背景下编辑工作能力发生改变

大数据时代,编辑是对信息进行分析、调整、组合的智化行为,本质上是灵活地完成信息搜集、发掘、整合和创新的过程,是对目标或任务开展信息重新组合、高效管理甚至再创造的流程[2]。大数据背景下,编辑除了具备对编辑内容进行处理加工的能力外,还要具备数据获取和分析甄别能力,重点对信息进行处理、整合和优化,做到完善、准确、科学。由此可见,编辑对信息的处理是否合理恰当折射出其工作能力,当然这与编辑的知识结构是否全面、完善有很大关系。编辑只有知识全面丰富才能评估好文章的研究价值,才能科学、正确地整合使用文章中的信息资源,使其转变为知识成果,满足广大读者和市场的需求。

1.3 大数据背景下编辑影响力发生改变

编辑的综合素质决定其影响力的发挥。传统刊物内容主要来自作者和编辑对某一事物或事件的看法和认识,具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性,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文章作者对市场需求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无法了解读者的真实阅读需求,这就需要编辑根据市场读者的阅读需求去开发内容、编辑资源,这是大数据时代对现代期刊编辑提出的基本要求。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迅速,严重影响期刊编辑工作的内外部环境,编辑影响力的发挥受到信息技术更新的推动而位于时代发展的前沿。

2 大数据背景下编辑角色的转型

大数据时代中,数据就是信息,大数据就是大信息。了解掌握信息,就是掌握具体信息的内在价值。编辑作为期刊工作流程中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在掌握和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同时,角色发生相应变化,适时进行转型,一定程度上为期刊的发展注入活力、带来契机。

2.1 向策划型编辑转型

策划型编辑不仅指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还指编辑的活动策划能力和宣传策划能力等[3]。传统的学术期刊编辑大多数是事务型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编辑校对等常规工作上,工作较为被动和固定,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需要向策划型编辑转型。众所周知,期刊栏目的选题策划对提高期刊竞争力和编辑人员自身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当今大数据时代的环境下,学术期刊既要保证学术质量,同时还要办出特色,都有赖于期刊栏目的选题策划工作,这是办好期刊要面对和回答的首要基本问题,也是编辑工作主体性积极性的重要体现。

策划型编辑要跟得上时代步伐、适应市场环境、明确读者需求,策划出能展现自身品牌的高质量、高价值的学术期刊。因此,编辑要紧跟时代的脚步,适应时代的变化,尤其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大数据背景下,编辑要把握住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给策划选题带来的便利。一要培养自身敏锐的洞察力,提高信息的敏感力[4]。二要提高信息的分析筛选能力。大数据时代里,市场信息庞杂,可谓海量,其中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作为期刊编辑,如何挑选有用信息,剔除不良信息,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筛选能力。三要提升选题策划的执行能力,这是向策划型编辑转型的关键。最后要协调好与作者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大数据背景下,编辑的作者组织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是向策划型编辑转型的重要环节。编辑在海量的信息数据库里选取了有市场前景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具体执行过程中需要与作者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大家的共同协作才能顺利进行并完成。

2.2 向能力型编辑转型

编辑最基本的技能是编辑能力。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整个新闻出版行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编辑仅仅依赖“审、编、校”等基本业务能力已不足以完成相关工作任务,要朝能力型编辑方向转型。

能力型编辑就是要编辑掌握多种工作能力,提高编辑素质。在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趋势下,传统的出版流程将被取代,新媒体与纸质期刊深度融合,内容数字化、交互即时化、传播多样化等等都对编辑的工作能力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主要包括数据处理能力、信息甄别能力以及内容整合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是指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传播和应用能力[5]。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采编系统的广泛运用,从审稿到校对再到最后的出版,整个流程实现一体化,编辑在采编系统的网络平台上就能及时和作者、专家进行互动交流。信息甄别能力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所需信息进行搜集、选择、分析、甄别和优化处理能力,有助于编辑策划选题、组织稿件及审稿等多项工作的高效运行。能力型编辑不仅要改变传统观念,更要充分掌握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结合实际在工作中迎难而上,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2.3 向专家型编辑转型

毋庸置疑,期刊编辑不仅要有学问和阅历,还要在文章观点上有独到见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编辑难以满足工作的要求,必须向专家型编辑转变,成为具有专业水平重视学术研究的学者或专家,编辑专家化是当下编辑重要的发展方向。审阅稿件是把关期刊文章质量的关键环节,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稿件中挑选出既有价值又有研究意义的文章,编辑需要具备专业的基础和突出的能力。只有长期关注学术动态的编辑才能凭借其学术敏感性,发掘出具有学术创新的一流文章。

期刊编辑是一项高标准、高要求的职业,专家型编辑要求期刊编辑成为某一专业的研究者,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另外,编辑向专家型转变在大数据背景下是完全可能并有一定优势的。进入大数据时代后,期刊编辑的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一方面要从海量信息中挑选最有学术价值且能满足市场读者阅读需求的稿件,另一方面还要与专家进行交流。所以期刊编辑更容易提前了解到该领域的学术进展和研究的最新成果,某种意义上提高了编辑的学术研究水平,为其下一步的编辑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编辑要充分利用本职工作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便利条件,确定研究方向、挖掘信息、整合资源、制定计划,坚持不懈地进行学术研究,完成编辑角色转型。

3 大数据背景下编辑素养的重构

学术期刊编辑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面前,重构自身素养势不可挡,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应对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增强期刊的可读性,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从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1 强化编辑政治意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期刊编辑不仅是学术成果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评阅者,更是数据信息的发现者和筛选者。编辑的职业特点决定其要有较高的政治意识,较强的政治洞察力、敏锐力和鉴别力。期刊编辑要强化政治观念,把好政治关,杜绝一切歪理邪说。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理论修养。期刊编辑在对稿件进行筛选和编辑校对的过程中,思想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意识形态安全。其次,熟悉有关期刊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升法律修养。编辑在组织稿件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编辑意识,防止出现一切违法违规违纪的言论文章。最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升政治洞察力和鉴别力。

3.2 更新期刊出版理念,完善编辑意识

出版理念是出版业的灵魂和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6]。编辑作为期刊的主要工作人员,在期刊发展中地位突出,作用明显。一定程度上,期刊的办刊理念,决定期刊的办刊宗旨;编辑的价值取向,决定期刊的内容[7]。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期刊编辑要认识到数字化出版的重要性,明确数字化出版的时代内涵和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占据时代制高点,推动期刊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自我提升模式,促进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发展。当前传统期刊的出版模式和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这要求期刊编辑转变思想,摒弃不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出版理念,如纸质投稿方式和传统发行方式等,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处理技术,加快完成对传统期刊工作能力的数字化改造工程。出版业一直在动态中发展,期刊编辑需要发挥专业的数字化学术数据库的作用,追踪学科前沿动态和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获取研究信息和数字化文献资料,对稿件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去伪存真、查缺补漏,为读者提供客观真实、高质量的学术论文[8]。大数据背景下,编辑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也需要不断丰富和提高,既要苦练编辑业务基本功,还有加强学术研究,提高数据处理和信息整合能力,主动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积极学习大数据的运行方式,提高编辑素质和能力。

3.3 树立信息意识,提高期刊质量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通过大脑捕捉信息事物并加以分析、判断以达到对事物认识的能力[9]。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期刊编辑可以说是信息的最先接受者,与广大普通读者的接受有很大区别。编辑接受的信息都是未经选择加工,范围广、渠道杂、数量大,五花八门,真伪难辨,期刊要想获得长远发展,编辑要积极主动接受并进一步挖掘数据以掌握信息来整合资源,坚守“以内容为王”的办刊思路,不断提升期刊内容质量。首先要培养编辑感知信息的能力。面对庞大、繁杂的海量信息,期刊编辑要想找到有价值、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感知能力,这要求编辑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加强培养自己对信息的感知力。其次,培养编辑的信息采集能力。面对参差不齐的大量信息,要想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仅靠感知力是远远不够的。研究表明,可利用人工智能计算分析工具、网络大数据的深挖掘工具,来完成期刊数据中有效的检索、主题发现、语义和情感分析等操作[10]。这需要编辑长期系统地学习,在日常编辑实务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信息采集能力。采集到有用信息以后还得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要对这些五花八门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合和利用,实现点石成金或者锦上添花,才能把信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提高期刊内容质量,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应。

3.4 培育编辑创新思维,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期刊发展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期刊编辑素养重构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培育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并将其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这是大数据背景下创新型编辑人才必备素质。创新意识就是期刊编辑在栏目策划的选题和信息的组织上要有主导性和原创性,要有全新的观念勇于创新,敢抓且善抓选题,形成自己的特色栏目[11]。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和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期刊编辑要积极主动出击,适应外部环境,提高应变能力,形成有助于创新性思维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大数据时代,期刊编辑通过智能编辑管理信息系统对稿件的学术价值及知名度等进行分析、辨别,挑选大量有用信息,在编辑过程中不断创新,策划出具有独特价值的栏目选题,吸引读者,满足市场需求,实现期刊的长远发展。编辑的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和积累产生的。编辑在业务学习过程中要多加思考,善于捕捉创新灵感,激发更强的创新思维。大数据时代期刊编辑在数字化环境中加工、整理信息的时候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感,创造灵感不仅是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思维的展现,还是专家型编辑必须体现的实力[12]。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资源大量丰富,期刊编辑在对信息的掌握和筛选中捕捉创新因素,利用创新因素来激发更强的创新思维,实现编辑在组织稿件和策划选题上的创新发展。

大数据时代带来了技术变革和资源共享,提高了编辑工作的效率及市场竞争能力。现代学术期刊的生存发展,需要广大编辑人员加快进行角色转型,提高政治修养,更新出版理念,培养创新思维,成为思想过硬、业务娴熟、真抓实干的编辑人员,推动学术期刊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选题策划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期刊问答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谈诗词的选题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