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路径的培育探究

2018-03-29 04:06:56章莉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1期
关键词:毕业生培育高质量

章莉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自1998年以来,高校教育持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发展,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形成了当前就业难等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社会核心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难就业问题,暴露出就业市场压力的逐年提高,也反映出高职院校在就业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不足,要求高职院校要审视当前的就业形势,在人才教育培养等领域,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育体系,培育高质量的就业路径,以更好地满足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需求。该文立足高职院校的就业质量问题,就如何培育高质量的就业路径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1 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路径的培育意义

1.1 高质量就业路径的培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立足点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建设方面,更加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提高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高质量就业路径的培育,以人才培养为立足点,强调人才在教育培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有序推进,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以就业教育为导向,推进就业教育建设,为人才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面对大学生就业难困境,高质量就业路径的培养,为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多元化的空间视域,为人才培养夯实了基础。因此,立足人才培养,高质量就业路径的培育,为人才培养创设了良好的内外条件。

1.2 高质量就业路径的培育是高职院校就业“难”的出路口

2017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795万,创历史新高,相较于2001年,7年间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5 075万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在就业能力培养,破解就业难题方面,构建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高质量就业路径的培育,为高职院校就业“难”寻找出路口,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高多元化的就业渠道。首先,高职院校立足专业教育发展特点,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培育提供保障;其次,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将就业路径延伸至市场一线,实现人才培育与就业路径的无缝对接,这是当前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有效解决就业难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从就业“难”的视角而言,高质量就业路径的培育,是打造契合高职教育、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路径。

2 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质量问题

2.1 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强

当前,“93后”群体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群体的主力。思想多元化,功利性强等新因素,导致很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强,就业难问题演变成为“高不成低不就”的恶性循环,反而降低了就业质量。首先,高职院校毕业生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高职院校在就业教育方面比较欠缺,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其次,就业心理预期过高,“高姿态”的就业模式,在就业中处处碰壁,弱化了就业的自信心,进而出现“难就业”问题;再次,据有关调查显示,有近65%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实践不超过1年,“闪辞”现象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普遍现象。

2.2 工资待遇低,与专业不对口

据《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2017届大学生的平均月收入在3 852元,其中(高职)专科毕业生为3 025元。这说明,当前的就业市场,形成了“低待遇、高压力”的就业形势。对于高职专科毕业生而言,就业竞争力较弱,且很大部分的就业门槛较高,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这就无形中给专科毕业生的就业设置了门槛,缺乏同级竞争的机会。此外,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专业对口程度较低,有近八成的毕业生从事着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优势的欠缺,削弱了高职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如何在竞争中,发挥高职教育特长,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2.3 就业面狭窄,缺乏创业路径

很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心浮气躁、功利性过强等心理现状,错误的就业观念,导致就业行为的错误发生。在实践调研中发现,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过于“感情用事”,缺乏明确的自我定位,以及岗位与专业的对接分析,盲目的就业选择,反而难以形成合理的就业匹配,造成难就业问题。首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面相对比较狭窄,就业市场资源相对有限,这增加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其次,高职院校毕业生创新创业路径缺乏。据有关数据显示,高职院校仅有不到3%的毕业生选择创业,就业模式与选择的单一性,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差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应拓展就业教育领域,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3 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路径的培育策略

3.1 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拓展大学生就业面

首先,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咨询,提高大学生就业服务水平。高职院校可以依托教育资源,强化校企合作模式,拓宽就业渠道,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直接对接,提高就业率的同时,也保障了就业岗位与专业有效匹配;其次,高职院校要提供就业服务咨询保障,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就业资源、就业服务等保障,有效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再次,高职院校要积极与政府合作,通过政府就业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资源,拓展大学生的就业面。

3.2 引导学生转变就业理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高职院校毕业生缺乏就业自信心,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表现出较大不适应性。为此,要强化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心,主动适应市场,通过专业能力的提升、就业技巧的培养,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消除就业不自信等心理因素的干扰;其次,高职院校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象十分可怕,这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面,最终演变成为难以就业的情形。高职院校要强化就业服务指导,引导学生明确自我定位,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合理选择就业领域、就业岗位,以正确的就业观,面对人生新的转折;再次,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等软能力的培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激烈的职业竞争环境。

3.3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关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率仅为4%,创新创业能力的欠缺,也是导致当前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差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此,一是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创业孵化园、校企合作等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就业时创新的选择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积极引导学生开阔就业视野,在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中,拓展就业领域,通过创业引导、创业扶持、创业资源配置等服务,为更多的大学生创业发展提供保障,提高就业质量;三是搭建创业平台,依托创业孵化园等资源,为学生创业提供服务保障。

4 结语

高职院校在新的教育环境之下,要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在人才培养、就业教育等方面,要以创新发展为驱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就业面,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在该文的探讨中,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路径的培育,是基于人才教育发展的需求,通过就业服务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毕业生培育高质量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2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02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10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