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爱民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
肖爱民
(湖南城市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逐步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习近平提出的“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很好的诠释了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助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精准扶贫;精准识别;精准管理
习近平对农民的极端贫困生活有着极为深切的体会,尤其七年知青岁月,农民的极端贫困状况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1982年走上领导岗位后,习近平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1992年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出版《摆脱贫困》一书,该书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初期的反贫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担任总书记的习近平最牵挂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人口的脱贫。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此后,他对“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要求和新举措,逐步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重大创新。”[1]
扶贫是近年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抓好扶贫关键要牢牢把握好“精准”二字。精准扶贫,就是使扶贫工作更加精确、准确,就是要扶贫到户和人,谁贫困就扶持谁,不能仅仅停留在扶持贫困地区、促进区域发展层面。2015年6月,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时提出的“六个精准”[2]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也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内容。这“六个精准”诠释了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即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四者内涵各有侧重,又有机统一。
2015年,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时强调:“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心中有数才能工作有方。……一定要进村入户,深入调查研究”。[2]同年11月,习近平进一步强调:“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3]这里,习近平强调了精准识别在精准扶贫中的基础作用,也指明了精准识别的基本方法是进村入户,深入调研。
精准识别要做到“扶持对象精准”,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按统一标准,通过规范流程和方法,找出真正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是前提,只有真正做到精准识别,才能准确贯彻落实扶贫政策,才能真正做到精准发力、精准帮扶,从而取得精准脱贫最好效果。国务院扶贫办等7家联合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简称国务院扶贫办《实施方案》)明确:“精准识别是指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户和贫困村有效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4]
在扶贫攻坚实践中,针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目前一般采用“‘五步识别法’,即按照农户申报、村民评议、政府调查、部门审核、张榜公示等五道程序来识别贫困户,并对贫困户建档立卡,扶贫资源直接分配到建档立卡户头上”。[5]“五步识别法”是贫困地区驻村帮扶工作队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也是目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好方法。另据政府门户网站信息显示,有些地方政府先行先试,利用大数据云平台建立“贫困人口识别模型”,把多个相关部门的业务数据和传统贫困人口“两公示一公告”(即村委会审查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公示、县区人民政府审定公告)的识别模式相结合,从而达到快速、精准识别贫困户的目的。同时,还可实现对贫困人口分布状况、致贫原因、帮扶情况、脱贫进度等精准把握。
对致贫原因的精准识别就是找准贫困“病根”。习近平指出:“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6]只有找准致贫原因,方能开好扶贫“药方”。致贫原因千差万别,以贫困村为例,有的因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有的因缺乏产业支撑、收入面少,有的因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信息闭塞,等等。以贫困户为例,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学致贫,有的因灾致贫,有的因残障致贫,等等。面对复杂原因,如不进村入户开展调研,不认真分析每一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就不能开好扶贫“药方”,达不到药到病除的功效,就会使扶贫资金、扶贫资源缺乏重点,难有效用,甚至造成资源浪费。
2015年,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2]同年11月,他进一步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要高度重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3]85“五个一批”是对“四个一批”的补充和完善。
从习近平重要讲话看出,精准帮扶就是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精准识别贫困户致贫原因后,就要根据不同情况实施精准帮扶。所以说,因贫施策、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是精准帮扶的关键。国务院扶贫办《实施方案》明确:“精准帮扶是指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和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人,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集中力量予以扶持。”[4]“六个精准”中的“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等四个精准就是精准帮扶的具体体现。
精准扶贫最终要落实在精准帮扶上,这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关键。而反贫困又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任务,这就需要持续努力和各方参与。其中“因村派人精准”是精准帮扶实践的有效手段。为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要“注重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地区驻村,选聘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对在基层一线干出成绩、群众欢迎的驻村干部,要重点培养使用。”[7]在实施精准帮扶中,驻村帮扶是不可或缺的,“但现实的问题是大多数工作队还是游离于乡村社会之外。如何使驻村帮扶更好融入乡村社会,发挥扶贫的作用是决策者需要特别关注的事情”。[8]最近央视披露的驻村干部被“打卡”拴住,扶不了贫的状况要尽快扭转。
国务院扶贫办《实施方案》明确:“精准管理是指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4]精准管理是全方位的,渗透在“六个精准”中,或者说,精准管理的重点就是做到“六个精准”。精准管理是一种思想观念、一种服务态度,更是一种制度保障。
实现精准管理,在宏观层面,就是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精准扶贫体制。正如习近平强调的:“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党政一把手要当好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亲自部署和协调任务落实。”[2]“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2]精准管理主要是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
实现精准管理,微观层面,一要做到精准信息管理。通过建立贫困户信息网络系统,实行一户一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真贫、真扶贫”,扶到最需要帮扶的对象、最需要帮扶的地方。二要做到阳光操作管理。实行阳光透明的操作管理模式,在严格遵守国家扶贫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对扶贫资金及扶贫资源建立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将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及扶贫工作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特别为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的规范性、精准性,要建立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对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进行流程追踪、问题预警、动态监控。同时,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
精准识别是否准确,精准帮扶群众是否满意,精准管理是否到位,最终精准扶贫成效如何,特别是扶贫资金使用是否安全规范等,只有通过精准考核才能落小落细。国务院扶贫办《实施方案》明确:“精准考核是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情况的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4]精准考核成为精准扶贫有力推手。
2016年2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简称《考核办法》),明确了针对扶贫开发工作四方面考核内容。《考核办法》规定:对减贫成效的考核,侧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贫困县的退出及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对精准识别的考核,侧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识别与退出的精准度;对精准帮扶的考核,侧重贫困户对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帮扶工作的满意度;对扶贫资金的考核,主要依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办法,重点考核各省(区、市)扶贫资金安排、使用、监管和成效等情况。[9]《考核办法》有力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2017年6月,习近平强调:“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3]92为此,要“严格实施考核评估制度,组织开展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工作成效考核,就各地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准确率、因村因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等开展第三方评估;结合收集的情况和各省总结,按照定性定量相结合、第三方评估数据与部门数据相结合、年度考核与平时掌握情况相结合的原则,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脱贫攻坚成效开展综合分析,形成考核意见。”[10]
在精准考核中,要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这关系到扶贫的“精准”,也检验着干部的作风。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思路和中国方案。
1990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1]这是邓小平首次论及“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触及到社会主义本质内涵。1992年南巡讲话中,邓小平又首次全面深刻精辟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2015年11月,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3]83这是对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的幸福出发,郑重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这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的创新与发展。扶贫开发实践证明,精准扶贫能够“推动贫困地区生产力发展与共同富裕的互动互促”,能够“改善贫困地区生产关系,促进贫困群体走向共同富裕”,“彰显了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12]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成为最有力的武器和制胜法宝。因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13]这不符合“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在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最艰巨和最繁重的精准脱贫任务也是在农村贫困地区。没有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是不完整的小康。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关于“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中表明,唯有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才能真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也是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如期脱贫攻坚期。由此,中央把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如期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
贫困制约着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如何治理贫困,一直是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难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为全球贫困治理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践探索,不论在宏观的战略与政策层面,还是在微观的模式与策略层面,都有很多独树一帜的“新鲜事”,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工作提供新的思想观念和可借鉴的具体做法,[14]更是世界反贫困工作的最新探索和深刻总结。塞内加尔中国问题专家阿达玛·盖伊表示:“如果我们回顾历史看各国的减贫历程,中国是最为成功的……中国的减贫成就证明了中国发展模式值得各国学习”;[15]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丰采夫说:“过去30多年来,中国致力于扶贫减贫,已成功使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16]中国的扶贫实践以及取得的辉煌成绩充分证明,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思路和中国方案。
[1] 杨宜勇. 认识“精准扶贫”理论的内涵和世界意义[N].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11-03(03).
[2] 中心组学习参考.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论述[J]. 理论与当代, 2017(3): 57-60.
[3]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7: 84.
[4]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EB/OL]. (2014-05-26)[2018-06-02]. http://www.cpad.gov.cn/artart_50_23765. html.
[5] 易棉阳. 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J]. 贵州社会科学, 2016(5): 139-144.
[6] 习近平. 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J]. 老区建设, 2015(19): 10-12.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EB/OL]. (2015-12-07)[2018-06-03]. http: //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c_1117383987.htm.
[8] 王晓毅. 精准扶贫与驻村帮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3): 56-62.
[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EB/OL]. (2016-02-16)[2018-06-02]. http://www.gov.cn/xinwencontent_5041672.htm.
[10] 黄承伟. 深刻领会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EB/OL]. (2017-08-23)[2018-06-02].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c412885-29489835.html.
[11] 邓小平文选: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364.
[12] 蒋英州. 使命担当与理论开创: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新时代意义[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8(1): 48-54.
[13] 习近平.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EB/OL]. (2015-11-03)[2018-06-03]. http://www.china.com.cn/newscontent_36969691.htm.
[14] 米广弘. 我国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N]. 中华工商时报, 2017-04-11(07).
[15] 黄发红, 龚鸣, 陈效卫, 等.中国减贫成就令世界赞叹[N].人民日报, 2017-03-13(03).
[16] 牟宗琮, 陈效卫, 林雪丹, 等.中国扶贫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N]. 人民日报, 2015-11-30(21).
An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XI Jinping’ s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XIAO Aimin
(College of Marxism,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Sinc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18th National Congress XI Jinping has issued a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es on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it gradually formed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strategy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six-precision points” which are put forward by XI Jinping are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fo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he key to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rategic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lies in demonstrating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elping to establish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providing a Chinese plan for global poverty governance.
Xi Jinping;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hought; correct clearing poverty; intensive manage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2018-07-22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目(18A18)
肖爱民(1967-),男,湖南桃江人,教授,研究员,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与党建研究
D 61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8.05.002
2096-059X(2018)05–0005–04
(责任编校:彭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