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提升高校品牌形象,吸引优质生源,高校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品牌形象打造。宣传片的拍摄就是其手段之一。但是对高校的宣传片进行归纳,可以发现存在着创意缺失的问题,表现在:
第一、创作模式固化。当前高校在进行宣传片拍摄的时候往往会采用一种老套的模式,主要呈现为校园景观的展现+知名校友+祝福期许,从而对学校进行介绍。但是这种拍摄方式难以与其他学校进行区分,也不利于展现高校特有的校园文化,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对武汉大学2017年招生宣传片进行分析,其主要从武汉大学的历史、与国际合作的掠影、校园美景等多个方式进行介绍,但是这种宣传片的构思方式知识进行信息的传递,而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内容趋于雷同。对高校的宣传片进行观看,发现这些宣传片具有诸多雷同之处,都是对校园环境进行堆叠、学生身穿学士服大笑、都有大量学生齐喊“XX大学欢迎你”的口号。千篇一律的高校宣传片难以给观看者留下耳目一新的感觉,不利于在其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信息量过大。一般而言,高校的宣传片会控制在10分钟左右,高校在进行策划的过程中为了在这10分钟时间里展示学校的更多信息,从而进行了信息的堆叠,却适得其反,给人信息多而乱的印象,不利于观众从杂多的信息中获得重点信息,因此高校宣传片信息传递的功能难以实现。
为了能够改变高校宣传片的现状,实现高校宣传片的创意化,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应该对当前宣传片创意缺失的现状进行分析,明白其症结所在:第一、管理人员的主观影响。一般而言高校宣传片的拍摄工作由宣传部门负责,因此管理人员的喜好对于宣传片的内容、形式、展现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这些人员往往并不是专业的宣传人员,因此会出现形式老化、内容与受众需求不相符的情况。第二、受经费限制,高校在进行宣传片拍摄的过程中往往与文化公司合作,而非是专业的媒体创作机构,使得最终设计出来的作品缺乏创意。第三、在完成拍摄方案的设计后,需要提请有关部门申请,申请合格后才能够正式进行拍摄,但是部分领导思想固化,对具有创意的拍摄方案持否定态度,最终只能按照固有的模式进行宣传片的拍摄。第四、缺乏专业的策划人员。高校进行宣传片的拍摄,要想能够创意满满,就要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能够提取有效的信息,这也就需要专业的团队来开展这项工作。但是高校的创意团队往往是由学生组成了,学生操刀宣传片的经验不足,只能从其他高校的宣传片中汲取营养,这也就使得各个高校的宣传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在进行高校宣传片拍摄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展现高校的风采,应该创造性的将校园文化进行整合,使最终的作品与观看者产生共鸣,提高宣传片的宣传效果。
为了使拍摄的宣传片更加具有创意,在拍摄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拍摄目标。并根据确定的目标进行创意风暴。其次,在生活中要重视积累。从生活中发现可利用的素材,并从素材中获得灵感,使得最终创作的作品能够贴合学校的实际,风格别具一格。如果在进行宣传片拍摄的过程中,对于高校的情况并不了解,就很难获得具有生命力的创意。最后,要与时代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能够主动的吸收社会新元素,使最终的宣传片成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从而能够满足受众需求。因此要想拍摄一部独具创意的作品,就要在策划阶段明确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素材的挖掘,确定内容形式,不断汲取新时代的养分,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能够迎合观众的观赏需求,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在进行高校宣传片拍摄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其满足一定的创意特征。首先拍摄的作品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使观看者在看影片的时候能够得到美的享受。其次作品应该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能够与其他产品形成鲜明的差异,使人们在欣赏作品的时候只会想到目标院校,不会想到其他的院校。再次是能够形成一定的收益,这里的收益是指能够达到高校对外宣传的目的,提高社会对高校的认可程度。第四、能够形成一定的记忆。使观看者能够在看到某一元素的时候想到该高校,从而形成良好的宣传效果。进行高校宣传片的拍摄,为了使其能够具有创意性,应保证其能够满足上述要求。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打造高校的品牌形象,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高校宣传片的拍摄是展示高校文化、提高高校知名度的重要措施。在进行高校宣传片拍摄的过程中要重视创意的应用,做到推陈出新,不断吸引观众的目光,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田瑞雪.我国高校宣传片对高校形象的传播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05).
[2]汤天甜,方堃.媒介生态视阈下高校宣传片的构图特色分析——基于中、日、韩三部高校宣传片[J].鄱阳湖学刊,2015(03).
[3]蒋朗朗,郭俊玲,程雨凡.高校宣传片:从“晓之以理”到“动之以情”[J].中国高等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