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规范性是播音工作者和主持人在工作时所必须遵守的准则。虽然两者的工作地点和工作方式有所不同,但是都是通过严谨而又规范的语言,将信息传达给受众。之所以要通过规范性的语言表达,是由其所传播的内容和传播者身份决定的,要求播音员与主持人在表达时需要具有约束性。同时,我国在播音主持方面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明确提出两者需要用标准统一的规范性语言,两者也肩负着传播普通话的责任。
部分人认为播音员的作用就是按照稿件或者编辑整理后的新闻一五一十的播报出来,不会带有任何情感方面的偏向。同时他们认为主持人恰恰相反,主观性强烈,将所有感性因素都展现到所主持的节目之中,甚至认为为了节目效果,在主持新闻类节目时都有可能夸大或捏造事实。以上两者看法未免有所偏颇。其实播音工作者在播报消息时也需要用真心、动感情。只有用情深意切的语言才能打动受众。因此,带有情感色彩的语言是播音员和主持人所共有的特征。相应地,内容的客观真实性不仅仅是播音员所特有的,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特别是新闻节目,一定是不能脱离事实根据的,一旦出现凭空捏造的新闻,也就失去了传播的意义,语言也变得没有说服力。所以,无论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所讲内容都是真实、客观和可信。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主持人注重于情感意义的表达,而播音员则侧重于理性意义的表述。作为一个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不仅通过这种情感的口头形式,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衣物和其他语言来表达情感的喜好。而作为传播信息的播音员,其传播方式决定了新闻播音员必须更理性意识。
语言风格是播音员与主持人不同的个性体现。电视和电台播音员主要是在语言风格上。播音员的速度和语调,播音员的个人发挥空间,相对较少,作为一种“广播新闻”的方法使用,新闻播音员需要措辞严谨,同时四肢、表情等副语言参与较少,显得较为集中。相反,主持人是要运用“说新闻”的方式,更多采用口头化语言。不同时代,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有自身的要求,这种要求就会投射到语言风格当中。当今时代,语言风格的多元化是时代特色,播音员或者主持人也逐渐形成了属于自身独特的语言风格。而在电视台当中也产生了众多的媒体评论员。比如,之前在辽宁电视台播放的《老梁观世界》和《老梁说天下》两档事实评论类节目,主持人梁宏达将当今社会热点事件激昂慷慨、条理清晰的叙述给观众,其将公众观注的新闻深度剖析,讲明新闻事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倾诉给受众。可以说,作为知名新闻评论员,梁宏达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播音员在语言表达时更加侧重于形象意义,特别是社会形象和语言形象的阐释。因为以电台和电视台为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介担负着为国家传递声音的责任,所以播音员的一言一行都与国家形象密不可分,其发出的声音也代表着国家的立场和态度,每一个词汇的选择和使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挑选。因此,在用词之间的分寸的把握可以体现出播音员的语言侧重于形象意义。而主持人则注重阐释新闻背后的真正内涵,在语言的表达上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比如,众人皆知的《焦点访谈》节目,首先播放一段新闻画面,主持人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和经过,然后开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导致的后果以及预防的措施,最后说明发生新闻的时代意义,为后人提供借鉴和警醒,同时也升华了新闻主题。所以主持人在语言的表达上侧重于事件内涵意义的深度挖掘。
总而言之,对播音员和主持人语言方面的辨析,其目的不是比较两者的高低优劣,而是相互取长补短,保持自身的优势同时也汲取对方的长处并为己所用。无论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语言这关必须过硬,从语言技巧到语言的表达上,都需要结合其所处的工作环境,充分的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赵琳.播音员与主持人语言的异同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4,5(09):8.
[2]黄昆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试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情感意识培养[J].传播力研究,2017,1(07):139+155.
[3]李传明.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表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解决方法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7(02):121.
[4]牛艺霏.探析口语传播视角下播音员主持人所需要具备的素质——以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直播节目主持人为例 [J].传播力研究,2017,1(0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