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吴群
苍南县金乡镇第三小学 浙江温州 325805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还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课外阅读对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对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受益。
学好语文,光靠课本是不行的。课内阅读的内容极为有限,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阅读能力的需要。如果学生阅读范围只限于课内,那么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就难以适应各种各样的阅读环境和需要。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博识。阅读是一种巩固学习成果,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通过课外阅读,增加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认识和理解。
课外阅读对于学习汉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阅读中巩固了课堂中所掌握的生字,又会碰到一些不认识的字。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意识到:生字,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之反复见面,才能真正变成熟字,进而才有可能举一反三地运用。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会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学生阅读课外书的过程便是巩固、积累知识的过程。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语感是一种能够迅速领会和感悟语言文字内在意义的能力,是一种语文修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这种语感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后天长期反复阅读积累的结果。学生只有平时多去阅读课外书籍,接触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材料,日积月累,才会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多读一些富有生活气息而又文笔优美的文章,选择其中优美的、意蕴深厚的、思想深刻的句子想一想、记一记、仿一仿,持之以恒,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像春雨润物一样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就是吸收和表达的关系,吸收越充分表达就越贴切,详尽。”可见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许多文学家,不正是从课外阅读,从《三国演义》、《水浒》而走上文学道路的。且不说鲁迅、高尔基,就连中学生们崇拜的韩寒也是读了不少课外书的。不少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写,所写内容空洞乏味。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比较缺乏之外,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通过广泛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来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从而接触更广阔的生活空问,获取更生动、更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把从作品中汲取的间接生活素材,巧妙地挪移到作文中。名家作品中精彩、生动的语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语感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学生阅读不同作家的作品,接触各种写作风格和文字技巧,受到熏陶和影响,就会慢慢模仿,甚至能初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语文教师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课外阅读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作品中蕴涵的丰富人文内涵,可以启迪人生、熏陶品德、塑造和净化心灵。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老师在课堂上千瘪空洞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信服。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知道了精忠报国的岳飞,爱国卫家的林则徐,助人为乐的的雷锋等等,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净化。为自己树立远大的理想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小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变化大,同时,他们的观念、性格、情感等又正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读物来适应他们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针对性的指导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书目,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选择书籍。小学生的思想还不够稳定,更谈不上成熟,他们鉴别是非的能力及自制力都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此加以引导。选择书籍一要健康,要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二要难度适宜,须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有了好的书籍,更要有好的阅读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需要来决定,哪些要泛读和略读,哪些要精读和细读。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还要指导他们养成专注、质疑、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来获取丰富的知识。
总之,课外书对一个人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为学之道在“后积而薄发。”要积累就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博览群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