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雅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四川 雅安 625100)
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公路建设方面的施工技术日益更新。虽然技术的革新比较快, 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新的问题急需解决。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不可控的因素,需综合考虑,设计更优的方案予以解决。作为公路施工基础的路基施工,具有施工环节多、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路基设计的要求和原则,不断地提高和更新施工技术,确保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压实性等要求。严把质量关,让路基的质量得到保证,为确保公路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公路的建设是能为人们提供便利,但是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垃圾,破坏了生态环境—植物遭到破坏,很多动物无处可栖,也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比本着和环境和平共处的原则,实现双赢。
公路的路基设计并不是凭空想象,一定要实地考察落实到实际,与本地的情况相结合,设计好合理可行的方案。在进行地基设计时,一定要综合各因素充分考虑,比如地质情况、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动植物保护等等。要尽可能减少对本地区的影响。尤其要对地质情况充分地进行考察。包括地形地貌、地层结构、表层土壤、地下水、河流等等。还要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对一些可能发生的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进行防御。
公路是方便人们出行的,因此最大程度地保证出行安全至关重要。地基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路的质量。如果通过施工技术把好路基的质量关,就能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除了路基的设计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外,还可以利用地基处理技术来提高路基的质量。
公路使用过程中,行车荷载可能会通过路堤传递给路基。路基可能发生应力或者是变形。正应力只会使土地压实,对土地破坏不大。但是剪应力则会使路基形状发生破坏,对路基的影响较大。我们把路基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路基的强度。只有路基的强度足够大,才能抵抗外力的影响,保证公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只有路基具备足够的整体稳定性,才能保障公路的安全。路基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在改变原地面的生态天然平衡后对路基稳定性所造成的影响。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因素,如温度和湿度,对路基结构的影响。只有把各因素充分考虑在内,结合当地的实际,制定出合适的施工方案,才能有效施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将路基和路面进行压实,只有充分地进行压实,才能保证整条公路的强度、稳定性等。最常用的计算方法,压实度等于土的实际干密度占土的最大干密度的百分比。一般采用环刀法,灌砂法和核子密度仪法对压实度进行测量。
路基的强度容易受到水和温度的影响。在水的影响下,路基的强度会明显降低。尤其是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地方,水对路基的影响更为显著,这就对施工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水对路基强度的影响降到最低。过大的温差对路基也会产生影响。在冬季会产生动土的现象,天气变暖以后冰会融化,进而导致土质变软,承载能力下降,引发沉降。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才有可能避免出现沉降、变形、滑移等现象。
排水通畅是保证路基稳定性的关键。在施工之前应该先设置临时排水系统。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排水设施,避免因排水不畅造成的对公路质量的影响。
选择质量优良的的路基填料,对路基建设至关重要。路基的填料直接关系着高速公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在选择填料之前应该对公路的类型和负载能力等各项指标进行进行考核。施工方应该在施工地区先清理好路基周围的地面,将垃圾、杂草等地上物清扫干净,然后在路基上再进行不同土质的击实性测试。路基建筑中一般选择CBR值来反映路基内土地土体的硬度标准。公路的选择标准一般是选择保证路面下部30厘米以内的路床填筑建筑料CBR值≥8。保留合格的路基土,将不合格的路基土换成高击实性的土料。此外还要注意土质颗粒的大小,一般较大的土质颗粒弹性模量较高,易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对石方填筑材料的选择标准,一般控制粒径≤25厘米。
路基压实是将路基的填充物压实的操作。我国的公路施工过程中,一般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吨位的压路机进行压实。在压实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提高路基的强度,从而可以承担更大负载的行车。其中公路路床顶面以下0.8-1.5米之间的压实度要求高,达到95%以上才符合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压实度的检测。只有压实度有所保证,才能保证路基的质量。此外要充分考虑路基土层含水量对压实度的影响,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压实度的提高。
水量过多时,应及时给路基路面排水,因为水较多时会使路基软化,塌陷滑移动,导致交通堵塞的现象。及时地对路基进行排水,能够保持材料的稳定性。地表、地下、路面及路面内部排水设施共同构成了排水系统。常见的地表排水设施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盲沟、渗沟等能够顺利地将地下水排出。位于路面和路肩的降水则可以通过路面排水设施排出。既可以通过设置拦水带集中排水,也可以通过设置泄水口分散排水。 排水基层排水系统、排水垫层等共同构成了路面内部排水设施。
除了坡度的设计外,还有一些辅助的措施,也能够起到路基防护的作用。比如在坡面多种一些地表附属物来保护坡面。如果边坡的高度较大的话,可在周围堆砌石框加以保护。这种方法被称为坡面防护技术。如果针对地下水和地表水,则可使用冲刷防护措施来保护路基。即通过挡土墙铁丝石笼或聚氨酯类制成的防护板对路基进行保护。在公路路基上运用比较多的是支挡防护,一般是用钢筋混凝土架构的挡土墙进行防护。如果地基比较稳定的话,也可以直接用砌石构成的挡土墙来保护路基。
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路基的施工过程最为重要,它决定着整个公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在施工过程中要本着保护环境、从实际出发、安全第一的原则,全面地把握好路基部分的施工技术标准,多角度全方位的提高保证质量的措施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公路的整体质量,为人们的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
[1]叶向前.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 交通世界. 2012(03)
[2]段平.云南省土石混填渗水高陡路堤稳定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 2013.
[3]韩耀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4).
[4]李鹏.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安全设计理念探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