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进展期肾癌术后应用两种靶向药物辅助治疗疗效分析

2018-03-29 05:12刘峰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肾癌乙组甲组

刘峰

肾癌具体致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不良习惯、肥胖、慢性病等有关,是一种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生长的恶性肿瘤,全称为肾细胞癌,也称之为肾腺癌[1]。目前世界范围内医学学者和专家对肾癌的研究众多,随着医疗的发展,靶向治疗经验的积累日益丰富,在肾癌的治疗过程中,我国已有文献讨论此类问题,并且通过研究数据为肾癌治疗提供建议[2]。肾癌靶向药物的辅助治疗在临床已经应用多年,患者用药后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不良反应,也有一定的致死风险[3]。本研究探讨局部进展期肾癌术后应用两种靶向药物辅助治疗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6例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8例。其中,甲组男4例,女4例,年龄40~65岁,平均(50.13±3.16)岁。乙组男4例,女4例,年龄40~65岁,平均(51.09±4.0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年龄为40~65岁;无精神病史,患者情绪相对稳定,无过激行为;患者愿意入组接受治疗,参与研究;所有患者肿瘤细胞均无远处转移病史;在我院接受治疗之前未接受过类似或者其它辅助及辅助性药物治疗,如放射性治疗等。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进行CT、彩超、血(尿)常规、凝血功能以及重要器官功能性常规检查,评估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各方面指标是否适宜手术,排除手术禁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肾切除手术:先常规消毒,全身麻醉,以健侧卧位进行手术,主刀医师从患者肋缘下腋后线位置纵向切口,开口约2cm,后在患者腰背筋膜下与腹膜后脂肪间位置用手指隔出间隙,放入手术扩张器进行扩张,此过程时长约5min,此切口为A穿刺点。患者腋中线髂前上棘上位置为B穿刺点,与A点相同,为2cm;腋前线肋缘下位置为C点,3个点置入Tcocar后缝合固定。之后建立气腹,将压力维持在适宜状态。从B穿刺点置入腹腔镜,其余操作相关器械由A穿刺点和C穿刺点置入,观察患者腔内情况,确定无误后进行肾切除手术,切除范围按照肾癌诊治相关标准以及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检查手术切除创面出血状况,留置引流管后从A点位置将切除的部分取出体外,之后逐层缝合创口[4]。

1.2.2 用药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之后待伤口全部恢复并且排除术后并发症,分组应用不同靶向治疗药物辅助治疗。甲组所有患者给予索拉非尼治疗,饭前1h内空腹服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药量为400mg;乙组所有患者给予舒尼替尼辅助治疗,每天用药1次,每次药量为50mg,需要注意的是该组用药4周之后需停药2周才能继续用药[5]。

1.3 判断标准 药物辅助治疗按照用药标准持续进行,终止用药的具体时间视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参考依据为药物不再产生疗效或者患者出现不可耐受特征时可以减量或终止。在治疗过程中,肾癌术后预后评估采用美国梅奥(Mayo)诊疗中心标准预测评分(0~2分为低危,3~5分为中危,≥6分为高危)[5],分值越高,复发率越高,预后越差。并且观察和记录服药时间、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术后复发、总体存活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评价 甲组与乙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死亡;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例数均为1例;Mayo疗效评分以及总PF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和乙组在服药时间上相比,乙组服药周期短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药物辅助治疗,甲组出现手足综合征1例,腹泻2例,脱发1例,便秘3例;乙组出现手足综合征1例,腹泻2例,脱发2例,便秘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疗效评价(±s)

表1 两组患者疗效评价(±s)

组别 例数 Mayo疗效评分 服药时间(周) PFS(月) 术后复发[n(﹪)] 存活率(﹪)甲组 8 7.82±1.34 5.24±1.36 16.39±8.26 1(12.5) 100.0乙组 8 7.56±1.43 4.12±1.27 15.27±6.32 1(12.5) 100.0 t/χ20.2454.1891.1270.6970.774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对于局部进展期肾癌术后利用靶向抗肿瘤药物辅助治疗受到诸多学者和专家的关注,尤其是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其疗效确切,使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对肾脏肿瘤细胞扩散的控制率得到提升,且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对于靶向药物的耐受性较好,出现毒性反应和显著不耐受特征的几率较低,也因此为局部进展期肾癌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式[6]。肾细胞癌的发病率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对于局部进展期肾癌的治疗依旧广泛应用根治性手术进行肾脏局部切除,有效控制癌细胞的扩散,手术治疗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尤其是进展期的癌细胞,及早进行根治性手术,有可能根治肾癌[7],被认为是唯一可能治愈肾癌的方法。以往临床常应用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为主要治疗思路,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8]。近年来,以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为代表的靶向治疗药物代替了传统免疫类药物,并且应用于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以舒尼替尼、索拉非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推荐的有效治疗方案,也在临床治疗中被多次选择[9]。

舒尼替尼是一种小分子药剂,药物分类上属于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动物实验证实其对于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能够抗血管生成[10]。索拉非尼与舒尼替尼相同,都属于多激酶抑制剂,并且两者均通过口服发挥药效,各自抗肿瘤机理不同,但疗效类似,以这两类靶向药物为代表的抗肿瘤药物,是科技和医疗发展之后,基于肿瘤细胞本身的生物学机理基础上研制而成,患者服用之后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血管的形成,而不是以毒理作用致使癌细胞坏死,因此这两种药物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在服用过程中对其耐受性较好,适合术后长期服用。

本研究以我院16例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两组患者疗效评价结果显示,甲组与乙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死亡,总体存活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例数均为1例;Mayo疗效评分以及总PF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和乙组在服药时间上相比,乙组服药周期短于甲组。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药物辅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甲组手足综合征1例,腹泻2例,脱发1例,便秘3例;乙组手足综合征1例,腹泻2例,脱发2例,便秘2例。从治疗结果中可以看出,除了服药时间略有不同,靶向药物辅助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虽然出现了较多的不良反应,但并未出现药物中毒以及患者无法耐受的症状。由于研究对象较少以及随访时间较短,本研究不足以证明这两种药物的长期疗效,需要扩大样本量、长期跟踪随访才能进一步证实。

1 李宏蕾,冯国伟,林瑞,等.转移性肾癌术前D-二聚体对靶向治疗的预测意义 [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22):992-996

2 吕建敏,干思舜,潘秀武,等.舒尼替尼新辅助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单中心14例临床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6,31(10):896-899

3 张媛媛,毕国放,刘泽源,等.舒尼替尼在治疗肾癌的不良反应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3):1240-1243

4 叶定伟,郭军,施国海,等.中国晚期肾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2015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5,25(8):561-565

5 赵菊平,沈周俊,祝宇,等.局部进展期肾癌术后靶向辅助治疗的初步研究 [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26(8):565-568

6 毛丽丽,孔燕,斯璐,等.APOE基因多态性及BMI与晚期肾癌靶向治疗疗效相关性的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6):492-497

7 Nakamura K,Nakayama K,Ishikawa M,et al.High pre-treatment plasma D-dimer level as a potential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cervical carcinoma[J].Anticancer Res,2016,36(6):2933-2938

8 王书华,廖文锋,林瑞,等.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和肾癌预后的关系[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11):812-817

9 Erdem S,Amasyali AS,Aytac O,et al.Increased preoperative levels of plasma fibrinogen and D dimer inpatients with renal cell carcinoma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survival and adverse tumor characteristics[J].Urol Oncol,2014,32(7):1031-1040

10 Hanna S,Sun M, Meyer CP,et al.Survival analyses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renal cancer treated with targeted therapy with or without cytoreductive nephrectomy:a national cancer data base study[J].J Clin Oncol,2016,34(27):3267-3275

猜你喜欢
肾癌乙组甲组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做个B超就能及早发现肾癌
肾癌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p73及血清IL—17表达的临床意义
自噬与肾癌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