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垫江县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发展

2018-03-28 10:40高文权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水利建设改革开放

高文权

摘 要 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是制约重庆市垫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人民群众缺水问题,垫江县委、县政府实施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投入巨资,先后兴建了双河、盐井溪、龙滩三座中型水库增强调蓄能力,整治病险水库恢复工程蓄水,充沛的水资源促进了垫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水利建设;改革开放;建设成就;垫江县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6.065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命脉。垫江水系发达,龙溪河自东北至西南纵贯全境,全县有长度5 km以上的大小河溪41条,均属龙溪河水系。可以说,水,滋养了垫江的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重庆市垫江县水资源不足,多年平均降水量1 196.5 mm,水资源总量7.7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3.1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为798 m3,仅为全国和重庆市人均占有量的38%和46%,属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县。同时,垫江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区域之间差距较大。垫江属川东平行岭谷区,地处渝东区伏旱中心,境内旱灾频繁,有“十年九旱、三年中旱、五年一大旱”的旱象规律。可以说,同样也是水,一度使垫江年年面临着干旱缺水的威胁,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古代思想家管仲说:“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从屈服自然,到人定胜天,再到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人类的发展循着这条轨迹不断前进,垫江治水也沿着这条轨迹不断探索。改革开放40年来,垫江水利建设始终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建设重点水源工程作为贯穿垫江水利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保持了水利高强度、大投入的建设势头,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保障,确保了垫江人水和谐。

1 兴建蓄水工程增强调蓄能力

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是制约垫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前,垫江骨干控制性蓄水工程甚少,全县无一座中型水库,小型水库工程性蓄水量很小,水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处于靠天吃饭状态。改革开放40年来,县委、县政府为解决人民群众缺水问题,实施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投入巨资,先后兴建了双河、盐井溪、龙滩三座中型水库,增加蓄水量约4 000万立方米,大大地提高了我县水资源利用总量,水资源利用率从不足1%提高到15%。

1.1 县城饮用水两重天

水资源贫乏一直制约着垫江县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前,县城主要靠西山水库、白龙洞水库、十路口水库三座小型水库供水,三座水库有效总库容不足200万立方米,一遇干旱,水库均无水可供,县城分早、中、晚三个时段供水,其余时间停水,企业、学校经常停产、停课。1993年6月,总库容1 257万立方米的双河水库建成蓄水,成为县城、新民镇、曹回镇的主要饮用水源。随后又实施了双河水库、岩屋咀水库、红旗水库三库联网供水工程。如今,县城全天候供水,用水基本得到保障,人民生产生活井然有序,一派安居乐业景象。

1.2 高台地区重焕生机

由于历史原因,高台地区水源建设,尤其是重点水源建设滞后,一遇干旱,往往水源不足。2006年,垫江县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高台地区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因旱灾干涸的水库无水可蓄,未干的水库也无法得到水量补充,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和企业用水受到严重影响,多数群众的生活用水依靠送水解决,其余群众通过限时供水、就近调水、应急打井和发动群众找水临时解决用水困难。为解决高台地区的缺水,2013年开工建设盐井溪水库,2015年盐井溪水库下闸蓄水。该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和场镇供水为主,兼顾灌区农村人、畜饮水的综合利用中型水利工程,总库容1 065万立方米,成为坪山、鹤游、包家、砚台4个乡镇人民群众饮用水的主要来源。盐井溪水库的建成,标志着垫江縣常年干旱高台地区没有中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历史成为过去。

1.3 浓墨重彩再现碧波

2015年3月,龙滩水库正式开工,标志着建国以来垫江县最大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式启动。龙滩水库总库容为1 651万立方米,工程概算总投资6.87亿元,预计2018年底下闸蓄水验收,2020年竣工验收。届时,年可向县城供水4 000万立方米,可满足50万人中等城市日常用水,同时解决5万受水场镇人口和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垫江缺水的局面将得到彻底的改善。

2 整治病险水库恢复工程蓄水

垫江小型水库大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由于年久失修,垮塌、淤积、渗漏严重,水库兴利库容减少,蓄水能力越来越差,每年有大量库水白白流失。多年来人们只能被动地听从大自然的“安排”,洪水来了防洪,干旱到了抗旱,不能实施跨年、跨季和跨区域调蓄水资源。为从根本上解决缺水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垫江县对小型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整治小型病险水库107座,累计完成投资约2.3亿元。经过除险加固,这些小型病险水库的安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水库防洪功能得到恢复,恢复保护耕地0.53万公顷,保护人口38万人,恢复和新增有效库容600万立方米,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0.64万公顷,保障了约30万人生产、生活需水。

3 五大转变夯实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垫江水利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为解决水资源短缺、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

3.1 水资源利用从“水瓶颈”向“水支撑”转变

改革开放40年来,重点水源工程从无到有,重点骨干控制性蓄水工程水资源总量从零到4 000万立方米,加上病险水库恢复的蓄水量,制约水利发展的“水瓶颈”得以缓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支撑”进一步夯实。

3.2 项目建设从突出农业灌溉向注重综合效益转變

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往往只注重水利工程的农业灌溉功能,水利单纯服务于农业,忽视了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过长期的治水实践,水利工程已从以农业灌溉为主逐渐向以城镇供水为主,兼有农业灌溉、防洪和生态用水等综合效益转变,实现了水利服务农业向服务城乡统筹、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

3.3 投资体制从分散投入向集中投融资转变

20世纪80年代,垫江县建立了劳动积累制度和水利建设基金,以农民投劳为标志的小型水利建设掀起高潮;90年代建设双河水库开始,工程投资逐渐转变为政府拨款、国债、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性贷款、以工代赈、投工投劳、群众捐资等多种形式,地方投资大幅度增加,自筹资金也越来越难。进入新世纪后,为尽快建设盐井溪、龙滩两座重点水源工程,破解建设资金不足难题,县政府与重庆市水投集团共同组建项目法人,利用土地储备,开展资产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由重庆市水投集团为控股公司集中投融资,彻底解决了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3.4 建管模式从政府直管向业主负责制转变

以前,重点水利工程由县委、县政府从全县抽调人员组建工程建设指挥部进行建设,建管分离,责任分离。而今,变政府直接管理项目为业主负责制,建管一体,在严格执行“四制”基础上,实行“六定一管”(定建设任务、定工程投资、定建设工期、定工程质量、定安全责任、定考核奖惩和财务管理),加快了重点水源工程的建设进度,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3.5 水利管理从稳定基层队伍向提升管理水平转变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投资有渠道,管理经费无来源,重建轻管问题普遍存在,自收自支,职工队伍不稳定;管水员多为当地农民,不懂技术,不会管理,工程效益得不到正常发挥。2007年,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开始实施,增加了部分财拨人员编制和工程维修经费;2013年起,开展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理顺了县、乡(镇)水利管理体制,成立了7个片区水利管理站,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增强了水利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同时,优化水管队伍结构,注重基层水利工作专业知识和运行管理培训,建立起了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

4 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40年仅仅是一个瞬间而已。但就是在这历史的一瞬间里,垫江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印证着一个个重大水源工程得民心、合民意、惠民生,诠释着改革开放、持续发展的真谛所在。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水利建设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新型农村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的策略
彭阳县基层水利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