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质疑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2018-03-28 10:24卢叶梅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结尾处大潮课题

卢叶梅

中国人称读书为“做学问”。什么是“学问”呢?顾名思义,即便是学会怎样问,怎样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一个科学的学习方法,然而,从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偏重于课文内容的分析,“满堂问”代替了“满堂灌”,学生做“学问”也成了“学答”。学答固然重要,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则更为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引导学生经历“生疑一设疑一解疑”的思维过程是课堂改革的新方向。

一、鼓励思疑,引发思维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要善于培养学生善于提问题,就首先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质疑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胆小、紧张、不自信、不敢提出问题;或是满足于对知识的表面理解,不愿提出问题,又或是受知识年龄限制,无法正确把握知识要点,难以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条件、鼓励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当学生不敢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多和他们接触、谈心,清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质量,要及时表扬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當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幼稚或是偏离学习要求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千万不可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当学生难以提出问题时,要通过启发、点拨、引导来帮助学生提出问题。

二、教给生疑方法,发展思维

疑而能问,已是知识之半。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多角度有顺序地提问。

(一)由课题生疑

课题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有提示中心、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通过对课题的生疑,就能了解文章的全貌,从而对全文的内容、中心思想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后,可以让学生提出想从课题中知道什么?有的学生问这句话是谁说的?有的问“亲人”是指哪些人?还有的问为什么要说“再见了,亲人?”这样,教学一开始便把学生领上了探索的轨道。

(二)由中心句生疑

中心句就其内容来说,是文章的精髓,含义深广丰富;就其形式来说,又是作者精心构思之笔;就其地位来说,是统领全文的纲目,各部分都围绕它次筹展开。所以,紧扣中心句生疑,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如《观潮》中的“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将这句中心句安排在文章的开头,有开宗明义之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个中心句中,说说钱塘江大潮是怎样一种自然景观,然后围绕中心句生疑,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大都指向〝钱塘江大潮奇在哪里?”这一关键性问题上,抓住了这一句,就充分发挥了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三)由课文的前后联系上生疑

有些课文的前后两部分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如《西门豹》中前部分写〝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这个地方。”由此生疑:为什么要管理?(因地荒无,人烟稀少)。怎样管理?(破除迷信,开凿水渠)。结果如何?(庄稼连年获得好收成)。课文的后面部分分别就这三个问题展开了描写。由此可见,从内容的联系上生疑也是指导学生设疑的好途径。

(四)由结尾处生疑

有些课文的结尾处写的耐人寻味,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由疑而想,为讨论课文填补了空白。如《挑山工》中课文结束了,但学生对课文的思索却未能停止,可引导他们由结尾处生疑。作者为什么要画这幅图?为什么用破折号注明画的内容?而最后一句“我需要它〞这里的它从字面上看是什么意思?实际又是指什么?这些问题不仅是学生阅读的绊脚石,更是文章的含蓄深刻之处。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连续思维,才能真正明白作者的意图,并从中悟出“我”需要的是挑山工坚持不懈不断攀登的可贵精神。

在教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本年级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紧紧抓住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有机地渗透提问的方法,不要人为拔高,不要偏离本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教是为了不教,今天学是为了明天好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质疑能力的培养,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结尾处大潮课题
第五课:中国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
蛋炒饭的哲学
用"设疑"体现“学让引思”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5G手机大潮即来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神威启示录》系列报道四 大潮退去看“裸泳”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工程咨询应尽快融入科技创新的大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