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服务保障社会化探究

2018-03-28 10:24李跃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李跃

【摘 要】人类社会活动,“前”与“后“的分工协作产生后勤,但后勤实践绝非军队独此一家。在军队后勤周围,时刻存在国家、地方、企业组织等为满足社会生活服务保障和物流运行需求而建立的社会后勤。

【关键词】社会服务保障社会化;承包饮食保障;租用生活设施;就地采购商品

一、承包饮食保障

军队饮食保障历来是军队后勤保障的重点,也是生活服务保障社会化的主要方面。目前,在美国、芬兰、奥地利等经济水平发达、市场条件发育比较成熟的国家,军队的饮食保障基本上都依托社会力量完成。从2000年开始,我军在军以上领导机关、非作战部队和驻大中城市的单位相继展开了饮食保障社会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军饮食保障社会化的内容、范围必将逐步扩大,饮食保障社会化的方式也将逐步完善。比如,可以进一步转变部队生活服务中心职能,将组织食物中转的职能转变为组织计划中转,使服务中心只负责统计、审查和汇总伙食单位的主副食品需求计划,并按计划和市场情况确定供货单位、价格、供应方式等。

二、租用生活设施

第三产业发达、社会保障程度较高国家的军队、历来重视依靠民间力量完成军队主要生活设施服务保障任务。

美国防部拥有2万多人的五角大楼,将商品、银行、车队、娱乐、邮件、保洁、维修等领域的保障服务工作都承包给地方公司,并在2000年底,将国防部所属机关范围内的几乎所有公司的设施项目,如供水、供电、供气和污水处理等生活服务保障,全部委托地方私营公司经营。

俄罗斯和独联体其他国家军队的日常生活服务,以前都由军队包揽,现在也逐步实行社会化保障。在俄军的改革计划中,负责军队沐浴、洗衣、清洁、日用品供应等的军贸系统将被撤销,军队所属建筑部队、机关、企业原则上全部移交地方,到20世纪末,俄国防部包括4个总部、34个建筑部、95个建筑企业、16个建筑局、4所院校和科研单位军事建筑综合体,共计31万人,全都交给地方,依托社会力量办后勤,因裁军而闲置不用的楼舍、营房设施、生活福利设施、基地、仓库、医院,经批准后也出售或转交地方管理,全部由地方力量负责保障。

日本自卫队的日常生活服务,以前都由自卫队包揽,目前也实行了社会化保障。自卫队的沐浴、保洁、日用品供应等工作,或者实行股份制,或是私有化,或者租赁,也逐步全部由地方力量承担。

在生活设施服务社会化保障中,世界发达国家军队特别是美军与驻在国签订“东道国支援协定”,获取所在国家包括后勤在内的各种支援。美国与日本、韩国和西欧等有美国驻军的国家都签订了“东道国支援协定”,可以直接从所驻国家的市场上获取所需的各项保障,以减少海外驻军的数量和克服由国内提供各种保障的不便。美军接受东道国支援的业务范围包括港口和机场的使用、保障和警戒,公路、铁路和内陆水道的建设和管理,部分卫勤保障和给养支援,洗衣和沐浴,输油管线及物资仓库的提供,后勤保障所需民品的提供以及现有通信网的使用等。此外,这种直接支援还明确了在必要时可以使用运输工具、民工以及当地治安与警察部队等。

三、就地采购商品

就地采购商品,是世界发达国家军队生活服務保障社会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主要是与在技术、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有较高水平的民间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直接向地方民间企业采购军队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

俄军服务社系统原有4200家大小不等的单位,所售商品的价格和质量与地方相比毫无优势可言,基本处于不盈利状态。在俄军实行后勤机构与设施的改革后,全军服务社系统所属企业商店实行了重组,除地处偏远、非开放营区和附近无商店、贸易点的部队以外,其他部队、机关的现有服务社企业、商店、修理部,一律出售或转交给地方,服务社原有的保障任务全部由地方力量承担,而进行社会化保障后的直观结果是保障质量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效率也比以前提高不少。

随着各个国家物流条件和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物流理论与实践日益完善,西方发达国家军队的物品生产、调运、筹备乃至分发逐渐都由社会力量负责。美军国防后勤局采用各种方式购买了高质量的商业物品。从一笔1.9亿多美元的货物取样来看,医疗物资节约经费20%,服装纺织品节约经费22%。在过去5年里,国防后勤局采用商业运营方式仅批发库存一项就减少了7220亿美元,节约30%,后勤反应时间减少50%。日本自卫队各种日用物品供应工作,以前都由自卫队包揽。除了弥补后勤保障力量的不足,缓解部分地区仓库紧张情况,防卫厅决定,加大利用民力的力度,先制定相关法规,然后依照法规将物品供应业务委托给地方,实行社会化保障。

在就地采购物品进行社会化保障的过程中,世界发达国家军队以良好成熟的市场经济为基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坚持平等交易、等价交换、互惠互利。比如,通过合同效力实施、管理商品采购社会化,是世界发达国家军队特别是美军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突出体现。美军认为,签订、执行合同的科学和艺术,对确保民力的有效利用、战场上的灵活性、保障能力和生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各级指挥官和后勤人员都必须熟悉和了解签订合同的各种程序。部队指挥官通过签订合同,将部队指令、社会力量的配属等纳入条款中,对社会保障的指挥控制通过合同管理的形式进行。同时,本着选优择廉的原则,面向社会招标,面向社会生产厂家筹措,部队仅需要制定计划、合同签订、组织验收,结合部队的实际需求,采取“合同储备”、“市场储备”、“技术储备”等方式,将相关的生活物品储备于社会和生产厂家,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调运。

总而言之,对生活服务的需求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增强和丰富的。在社会化保障改革和发展中,世界发达国家军队坚持把提高生活质量放在首位,努力构建有利于提高生活服务社会化保障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利用各种有利因素,规避不利条件,为部队最大程度的谋取利益,不断提高军队生活服务社会化保障的质量和水平,使生活服务保障不仅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而且还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也是一些主要国家军队生活服务保障上呈现的普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