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敏
针对当前小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的现状,笔者认为观察是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激发观察兴趣、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能够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语文教学应十分注重的一个方面。然而,目前的小学生时常感到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没啥写”,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他们的“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呢?笔者认为观察就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一、善于指导,激发观察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力求认识和接触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所以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针对学生对周围事物没有观察的兴趣,没有留意观察的习惯这种症结做文章,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一位老师在上“抓住特点写景物”的作文指导课时,先拿出一篇作文《丰收的田野》读给同学们:“金色的十月,田野里,放眼望去,稻浪滚滚,满是令人心醉的金色,在阳光的照耀下,耀眼夺目;玉米地里,到处是一尺多长的玉米棒,呲着大牙,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读完后,同学们议论纷纷:自己天天上学放学从这里路过,怎么没注意到呢?这时,老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其实有许多的风景值得我们把它记下来。如美丽的校园、风景如画的公园、自家的小院……关键是我们平时要有观察的习惯,只要大家善于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发现,仔细观察,注意积累,作文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这时同学们频频点头,表示以后一定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为自己的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这样的习作指导课,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为今后学生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课文,教给观察方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有了观察的兴趣,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在实践中,可采取以课文为阶梯,结合课文教学,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
1.观察事物要抓住特征。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在观察事物时,抓住其特征,才能说得准确,写得逼真。如《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可着重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正是抓住了爬山虎会爬墙的特点写,文章才写得栩栩如生,使我们读了,仿佛也看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看到了那些细小的脚。因此,观察事物时一定要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认真观察,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趁热打铁布置作业:课后观察一种植物或动物写一篇小短文,看谁能抓住该事物的特点,写得逼真,写得生动。其中一位同学在写自家养的菊花时,抓住了品种各异的几种菊花的颜色、形状来描写,写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2.观察要有顺序。学生在观察中,所抓住的事物特征是零散的、无序的、不全面的,这就需要老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按顺序、有条理地观察。既可以按空间顺序观察,也可以按时间顺序观察。如《观潮》一课,作者就是按时间顺序,由大潮到来之前,写到潮来之时,最后落笔到潮来之后,对三个阶段的情景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因此,读完课文,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犹如置身于观潮人群中间一样,从而使学生明白:按顺序观察,则头脑中的 “映像”有序,表达时则思维清晰,所说的话自然也有条不紊。学习了按时间顺序观察的方法后,一位同学,仿照该法写了刚下雪时的情状,按“下雪时—下雪后”的时间顺序进行观察,特别是对下雪时的景色进行了详细观察,写得具体、形象,读后感觉条理清晰、印象鲜明。
3.观察要有重点。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有顺序地观察还不够,观察时还应抓住重点,这样才能做到记述时有详有略,安排结构合理得当。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时,可这样引导学生:由于作者重点观察了内洞的景物特点,对这一部分进行了详细描述,而对外洞、出洞则简要叙述,突出了重点“双龙洞”,大家读后才会印象深刻。学习了这種观察方法,一位同学详细观察了妈妈端午节包粽子的经过,写了下来:“妈妈先拿两片苇叶交叉放在手掌上,再抓一把糯米放在中间,放些蜜枣、花生等配料,然后把两旁的剩叶先后向上包裹起来,又把前后的剩叶往下折住,再用早已准备好的细线扎成一道环圈。顿时,一个逗人喜欢的粽子就包成了。”由于小作者有重点地对包粽子的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因而这一部分写得具体生动。
4.观察要注意 “听”“问”“想”。我们平时说的观察,主要指“看”。但广义的观察应包括“听”“问”“想”,必要时亲口去“尝”。这在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中得到了印证。作者不仅观察了杨梅树,而且还观察了杨梅果;不仅观察了事物的静态,而且观察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而且还用嘴去尝。所以作者把文章写得那样亲切、朴实、感人。这些都是在教学中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的,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才会更丰富,才能写出特色。
三、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后,能够在教师的要求指导下抓住事物特点去观察,写作文时不再感到无话可说。但他们还处于被动状态,经常是在教师布置作文后,才开始针对作文的题材去观察,这显然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所以,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更应该培养其观察的能力。这样,才能为作文积累更多的素材,才能使他们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发展。
综上所述,学生认识到观察体验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具备了观察的能力,就不再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实现了由“要我写”为“我要写”的转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习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湛河区教体局教研室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