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立红
“互联网+”打破了教育的区域壁垒,形成了公平受教育机会,新的教育业态,让广大农村学生看到了希望,激发了乡镇小学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热情。通过互联网资源,乡镇小学的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网络学习资源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下面,结合我的日常课堂教学,谈谈“互联网+”时代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互联网+”交互式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有力地促进了交互式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交互式”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交互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它强调创设真实的交互情境,把创设交互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交互式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师生之间通过相应的交流,来达到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
比如,在执教《找规律》一课时,我以信息技术手段展示简单图形覆盖问题,通过图形平移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在制作课件时可以用flash来做拖动图形,并通过电子白板,直接使用电子笔复制后拖动图形,一目了然。再比如,在探究图形的密铺时,部分学生对五边形是否可以密铺存在异议,这时,我让学生自己利用电子白板的复制功能,一下复制出好几个五边形,然后让他们自己用电磁笔拖动图形,进行旋转密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质疑。一时间,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叽叽喳喳的数学课堂让孩子们激情澎湃,跃跃欲试。交互式教学模式以其独有的功能,赋予学生一个清晰的情境,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解决了重认知、轻情感带来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它用无意识引导有意识,用情感伴随理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渐入学习的佳境,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二、“互联网+”讲座式教学模式
这一种模式主要是对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方面的潜在因素进行专门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则能根据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在网络上自主地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的顺序、内容,自主地查询相关的知识,利用掌握的方法主动地去获取新知,从而进一步创造新知,实现自主学习。
如,在教学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其中定义式和描述式是最主要的两种表示方式。定义式是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如,“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等等。描述式是运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如,“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自然数”“象3.57、0.496、0.002等都是小数”等。这样的概念将随着儿童知识的增多和认识的深化而日趋完善,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一般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数学中的点、线、体、集合等原始概念都用描述法加以说明。例如,“直线”这一概念,教材是这样描述的:拿一条直线,把它拉紧,就成了一条直线。“平面”就用“课桌面”“黑板面”“湖面”来说明。另一种是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如果用简练、概括的定义出现不易被小学生理解,就改用描述式。例如,对直圆柱和直圆锥的认识,由于小学生还缺乏运动的观点,不能像中学生那样用旋转体来定义,因此只能通过实物形象地描述了它们的特征,并没有以定义的形式揭示它们的本质属性。学生在观察、摆拼中,认识到圆柱体的特征是上下两个底面是相等的圆,侧面展开的形状是长方形。
三、“互联网+”探究式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注重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并从中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
在教学《位置》一课时,我设计了小动物捉迷藏游戏。课件展示:小鸭子躲在写字台上面,书的左面;小狗躲在写字台的下面;小兔躲在床的后面;小猴躲在床的右面。随着学生回答点击该动画,它就会闪烁显示。反思:这四个学生熟悉并喜欢的卡通形象,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很快融入捉迷藏的情景中。直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班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情境创设,多媒体的优越性得到较科学的展现,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上面、下面、后面、左面、右面”等抽象的方位词,利于今后的实际运用。
在“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下,教学媒体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沈阳辽中区朱家房九年一贯制学校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