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仪
在数学的教学中,不仅要把学生的人之因素考虑进来,还要把学生的情感因素考虑在内,否则就会产生“学而无乐”的现象。通过研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发现,如果一个人没有受到情感激励,他只能发挥出20%~30%的能力,而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他就可以发挥出80%~90%的能力,换言之,在经过充分的情感激励后,同一个人能发挥出受情感激励前3—4倍的能力。因此,要想达到“学乐俱得”的最佳状态,就需要在教学中结合情感线和认知线,达到情知互动。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控制好,让学生的情感处于最佳状态,这就是情感教学的核心。
曾经听一位特级老师说过,她教过一班学生令她记忆尤深,因为这班学生跟她的感情特别好,尤其是其中一位男孩子,每当这位老师上公开课提出问题没人举手的时候,他无论懂不懂该怎样回答,都义无反顾地举起手,为的就是不让这位老师在那么多老师面前难堪。多么为老师着想的学生啊!反过来看,一位为学生着想的老师也同样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下面,就把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展示一下。
一、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
在进行情感教学时,一个最主要的前提就是师生关系要平等、民主。老师只有在对学生进行了解、关注时持民主、平等的态度、感情、方式,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喜欢老师,最终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结果,即学生通过喜欢老师而喜欢上了老师教的学科。
首先,教师要把民主、平等深刻地体现在课堂用语中。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讲一讲,使大家都明白?”“你的想法真是妙极了!我们大家都没有想到,要谢谢你给大家提供了这么好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找找看这道题究竟错在哪里?我相信大家只要认真分析后会真正理解的。”那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都在这些课堂用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民主、平等不仅要在课堂用语中体现出来,还要在教师的动作表情中有所体现。首先,教师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会感染学生,让学生振奋精神,情感愉快。尤其是在上课的时候,当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慈祥、微笑的表情可以很好地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另外,老师需要注意的就是在进行感情表达时,要经常用到眼睛。只要一走进教室,老师就应该下意识地把信任、和蔼的目光投向学生,而且还要尽量地向所有学生展示这种目光,不能针对性地对某一个学生用这种目光。这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了老师的重视,会很大程度上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老师还应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不同状态,向学生投以不同的眼神。例如,当有些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老师就应该投以提醒、暗示的目光;当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时,可以给学生投去支持、鼓励的目光;当学生进步的时候,用信任、赞赏的目光对待他们;当学生犯了错误,在严厉的目光中还要夹杂着诚恳。在这里还有一些禁忌,那就是严禁对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投以轻蔑、厌恶、鄙视的目光,这样不仅会让他们的尊严受到伤害,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于后进生而言,更应该用信任、期待的目光来对待他们,让学生更有信心进步。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一些微小动作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在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从讲台上走下来,融入学生的讨论,认真聆听,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他们合适的建议;或者在走动的时候看到了学生不规范的写字姿势,可以给予提醒或暗示,让其进行改正;还要注意与学生谈话时的动作,上身要注意略向前倾,或者帮学生整理衣服之类的。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的真心诚意,这样可以有意外的收获和结果,使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很大的提升。
二、家校搭建互信的平台
现在的家长,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就总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们,当老师第一次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出现的问题时,家长会非常重视,配合教育,但如果反映得多了,又加上孩子的片面之词,家长就认为是老师针对自己的孩子,从而不再重视老师反映的问题。而作为老师也是为了孩子能改正错误而向家长反映,如果家长配合教育的话,老师也会更加重视对这个孩子的教育,但如果觉得家长对自己反映的问题一点也不关心,自然就有点心灰意冷了,那教育的成效可想而知。双方的立场都是以爱出发,但为什么就没有把他们形成更大的合力,而是变成一种对立关系呢?原因是家长与老师之间没有形成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那如何构建起这样一个平台?我也经常考虑这个问题,这个学期发生的一件事使我有所感悟。
班上有一个孩子叫小莉,非常懒惰,家长又不大管孩子,令老师们非常头痛。一天,我把她叫到身边,对她说:“其实老师觉得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如果你上课专心一些,作业及时完成,老师相信你会有很大的进步!你能不能试试看?”她点头了,之后的两天,她也确实改变了一点。到周五的时候,我再次把她叫到我身边,向她要她妈妈的电话号码,她犹豫了,迟迟不肯给我,我说:“你放心,我不是投诉你,我是想向你的妈妈表扬你这段时间的进步!”她有点不相信,但还是把电话号码给我了。当她亲耳听见我对她妈妈表扬她的时候,她笑了。
当然,之后小莉的学习也并不见得有多大起色,提醒一下她就好一些,过两天又故态复萌,到期末的时候由于英语学习态度差,班主任把她妈妈请到学校来。令我意外的是,她妈妈首先找到我,對我说:“孩子入学以来,我第一次收到老师对她的表扬,很意外,也很感动,我也知道自己孩子的问题,但我也觉得无力去改变,我也有些心灰意冷了!”我说:“再怎么不好,她也是你的孩子,况且我觉得她挺聪明的,只是缺少关爱,所以变得叛逆,想引起大人们的注意而已!”她妈妈点点头,说会回去试试看。
她妈妈走了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小小的表扬电话,就令家长这么感动!令她对我产生了一种无形的信任!我也反思了自己以前的做法,是否表扬太少?是否觉得学生做得好是应该的,做不好就要批评?如果我多一点表扬,是不是我的批评就会起到多一点的效果呢?我如果站在家长的立场去想,当然希望听到老师对孩子的表扬,而不是一味地投诉!
爱的教育并非易事,当教师、父母能把握好这个度,那爱的教育则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而不当处理这爱的教育,这爱就有可能成为溺爱,盲目的爱,将会起到反作用。
三、允许出错,保护自尊心
古语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要求学生时,杜绝用成人的眼光,更不能要求学生达到绝对的正确和完美。学生出错是一种正常现象,作为教师应该允许这种现象的出现,要善于巧妙、正确地利用学生出现的这种错误,将其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错”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在主题教育观上要以人为本,对待出错的学生要采取宽容、理解、尊重的态度,坚决不能对学生进行斥责和挖苦。在这种情况下,在课堂上学生才可以尽情地展示真实的自己,有着比较活跃的思维,情绪也比较饱满,精神压力不会那么大,这个时候学生的实践能力才是最强的。换言之,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情绪才会变得积极、宽松、快乐,并且还会与老师有着较好的关系,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的认知和创造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提倡以下几点:允许在答错的情况下重新作答;允许在作答不完整的情况下再进行思考;允许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展开讨论。这样才能切实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且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在这种环境的课堂中,学生不必担心自己答错题而被老师斥责,更不用担心同学的耻笑,在课堂上呈现出的这种民主的气氛使得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敢于大胆创新,敢问、敢做、敢说,在学习中投入了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并且还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还会体现出非常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课堂上如果只存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些厌学、乏味的消极情绪,所以应该改变这种教学状态。在教学当中,老师应该采取一些多向信息交流或者多向通话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可以进行各种见解的改正、肯定、评论以及议论,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1.鼓励学生自己质疑释疑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向来都是老师进行提问,然后学生开始讨论,但现在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质疑释疑,形成一种师生之间共同探讨的气氛,这样更有利于融洽师生情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情绪体验进行分享。
2.引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
教师在课堂上展开教学的时候,当学生遇到困难,产生差错,不能自行解决的时候,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让其他学生给予帮助。在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气氛中,使得学生之间的友好情感得到升华。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小老师”这种制度,让做对的同学积极帮助做错的同学,找出错题的根本问题所在,这样还可以帮助同学更好地得出正确的结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不仅出错同学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还培养了其他同学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在这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其他同学也不会嘲笑那些做错题的同学,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学习别人的优点,最终使得学生能够更快乐、有效地在这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支持、信任的环境中学习。
五、拓宽数学情感教育的天地
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体现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学生在学习间接经验,并没有实际的经验,导致学生没有切身地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简单问题的这种能力和意识的加强和培养,这才是课外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还可以帮助老师实施情感教育。
首先,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例如,可以开设“数学游戏周”,在游戏周鼓励学生多做一些数学游戏,如魔方、数独、二十四点等,学生可以尽情地享受在这种数学游戏活动中的快乐,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记“数学日记”,把自己在数学游戏中产生的情感、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把自己的进步、快乐、得到的成功体验记录下来。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增强。另外,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愉快、烦恼、困难,也可以写下来,作为一种情感的发泄方式,有助于学生尽快把消极的情感调节好,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其次,还可以设置一些探究性较强的实践作业。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对于情感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是探究性学习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对复杂的情感历程进行体验,把自己的情感化为动力来解决问题、完成课题。
【作者单位: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