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建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实验材料是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根本,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关键。没有材料的课堂是纸上谈兵的课堂。材料是科学探究的“米”,而“米”的优良决定了“饭”的质量。现将教学中一些做法和想法,权当抛砖,与君共享!
一、合理选择有结构的材料
材料引起活动,材料引起学习。有结构的材料应是教师设计和组合的典型的教学材料。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和方式,而材料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获取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的载体。
1.选择直观的具有典型性材料。在探究活动中,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对事物的认识,提升科学概念。如《谁流得更快》的教学中,对比试验用的洗洁精是探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不同品牌的洗洁精黏度不同,为了使洗洁精和食用油实验结果便于比较,教师需要事先实验,选取黏度大于或者小于食用油的洗洁精,能让学生看得清,较直观地体验探究活动。在《导体和绝缘体》一课中,教师准备的铁丝、铜片、泡沫、塑料棒、干木棒、橡胶棒、陶瓷等23样材料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典型性、活动性。
2.选择操作性强的材料。有的材料本身结构明显,观察时一目了然。如在教学《比较韧性》,准备的实验材料:卡纸条、木条、铁条、塑料条在宽度、厚度一定要一样的,这样便于比较。并在每个物品的一端同一位置打孔,来悬挂重物,物品弯曲程度越大,韧性就越好。
3.选择有趣味性的材料。材料的趣味性,能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尤其在大班教学中,有趣好玩的材料更能调控课堂,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究,强化学生的思维。如《磁铁的磁性》教师除了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形状的磁铁,还提供小车、铁架、针、泡沫塑料、水槽等器材。
4.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材料。在科学(3~6年级)课中安排了许多探究活动,选用了很多熟悉的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学生利用这些材料,经历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感受快乐,拓展学生的思维。记得有一次执教《奇妙的指纹》,在教材中安排让学生用铅笔粉末来拓印自己的指纹,然后粘在透明胶带上。这种方法存在许多弊端,如不卫生(十指黑黑)、过程繁复(完成一个手指拓印要近一分半钟)、不够清晰(一不小心烏黑一片)等。后来,我在无意中发现,印有卡通图案的气球吹大时,图案也会随气球“放大”了。于是我就试着用印泥,把指纹印在了浅色气球上,然后再吹大气球,气球大起来了,指纹放大了,比原来更清楚了。
二、合理使用有结构的材料
选择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那么应如何使用这些有结构的材料?
1.有步骤发放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探究活动,材料应该是有步骤地提供给学生的。除有步骤地发放材料外,为了材料的结构更清楚,使学生更容易看出结构,在探究同一个活动时,还可以发放“后续学具”。教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教师把要做溶解的药品(高锰酸钾、食盐、沙、白糖、面粉、味精),事先装在纸袋里,编上番号,按袋子上番号逐一进行实验,这样避免了随意动手操作,既有新鲜感,又不分散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探究效率。
2.使用材料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访小动物》一课, 如果这节课在室内进行,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卡片,学生说一种,并抽学生贴一种。很难想象......我们把学生分成组到校园里观察小动物,估计能观察到多少种动物呢?在我们附近还有哪些能找到小动物栖息和活动的地方?所以在使用材料时应避免学生的主动性被削弱或被剥夺。
3.使用材料注意避免无目的。使用材料是为了“玩”还是“探究”?让学生明确目标带着问题去活动,它就不是玩,是学习,去亲自体验探究的乐趣。如:有一位老师在上《磁铁》一课时,出示磁铁之后,也没有讲清楚活动目的,只是让学生玩一玩磁铁,课堂气氛倒是活跃,学生玩得兴高采烈,但是这样漫无目的使用材料,就显得毫无意义。
三、合理挖掘开放性材料
小学科学虽然以实验教学为主,但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科学课堂更直观,更形象,学生更喜欢。PPT、微课、电子白板等新型教学模式,无不依赖多媒体技术。小学科学课堂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形并茂、图文结合等辅助教学,不仅丰富教学手段,而且提高了探究的效率。再者,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有必要针对教材的具体情况,适当向前延伸和向后拓展,让学生有时间自行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我看到了什么》《我的大树》《寻访小动物》等课的教学。课前,教师让学生从各种媒体中收集大树和小动物的资料并进行学习,课后让家长带着他们到我市《攀枝花苏铁国家自然保护区》观察植物—苏铁,并做好树的观察记录。通过这次观察,同学知道苏铁曾与恐龙同时称霸地球,是最原始的裸子植物之一,被地质学家誉为“植物活化石”。在自然保护区内,有攀枝花苏铁植株约23万株。苏铁株形美丽,树干高达1~2.5米,羽状叶,十余年以上植株能开花,为珍贵观赏树种,巴蜀三宝之一。这样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能否科学使用实验材料,实际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只有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选取有结构的材料,主动探究,从而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第三十一中小学校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