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萍
思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文本探究的兴趣、主动发表自己观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快速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唤醒学生的思辨意识呢?只要我们抓住时机,找准文章的思辨点,通过启发质疑或者追问反思,让学生围绕主旨,展开思辨,在思维的碰撞中,激起无数的涟漪。让学生在思辨中走得更远。
一、扣词探究,生成思辨问题
教学中,我们抓住那些凝聚作者情感的、闪烁作者独到感受的精华文段、重点语句、关键字词进行思辨,让学生更深、更全面地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情感、作品的思想、语言的风格等。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启迪他们思辨的意识,可以从斟词酌句入手。其中,最有效果的无非是换词比较了。如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绿”字进行了十多次的改动,最后才定稿。我们要引导学生换上王安石换掉的“过”“到”“吹”等字进行思辨,从中不仅领悟“绿”的妙处,更能体会江南春色之美及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当然,高年级阶段也不能忽视词语的作用,如教学《卢沟桥烽火》中,同样是描写行军,写我军用“悄悄地”“进发”;写敌军用“偷偷地”“摸来”。让学换词比较,感受不能换,只有按照原来的样子,才能体会我军的英勇、敌军的狡猾,从而理解作者的用词精当和爱憎分明。
二、心理探究,催生思辨问题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课文中描写的一些人物思想境界之高,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上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就可以抓住学生可能会产生的这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辨,解开其中的奥秘。如教学《江雪》,教师在学生理解古诗含义之后,为推进学生对古诗意境的进一步理解,抛出了“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真的是在江上钓鱼吗?”这一问题,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再如《祁黄羊》一文,祁黄羊举荐他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孩子们理解上有一些难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辨:“祁黄羊在举荐仇人或者自己的亲人的时候难道就一点都没有犹豫过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从“兴趣”转向了“思维”。于是,学习活动真正进入高潮,学生很自然地在思辨中得出了正确结论,体会了文中人物的高尚思想。
三、追問探究,升华思辨问题
“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它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是对学生回答的进一步提问。教学中,我们能在关键处抓住故事情节进行适时追问,使语文学习呈出理性交锋、智慧启迪、碰撞心灵、交融情感的好现象。如上文中提到的《螳螂捕蝉》教学片断,在抓住少年的语言动作体会其机智的同时,教师进一步追问:“少年真的在花园里看到螳螂捕蝉的现象了吗?”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辨,从而更深刻地领悟少年的机智。适时“追问”可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优化课堂教学,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留白探究,产生思辨问题
对文章留白处的挖掘能够真正使学生读出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品出文章的弦外之音。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文章的留白之处,借助留白点,启发学生质疑,产生思辨问题,从而品味词语运用的恰当之美,感受文章的意境美,领悟文章结构安排的巧妙。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当阅读“彭德怀背过脸去”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彭德怀为什么要背过脸去?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感受彭德怀无比痛苦的内心,进一步感受他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
五、写法探究,衍生思辨问题
有些课文结构或者内容的安排,看上去好像很平常,其中却大有学问。教学中抓住作者描写有关语段的写作意图进行思辨,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学习写作方法。如季羡林老先生的《夹竹桃》一文,用了不少笔墨写院子里的其他花,看上去似乎与要写的夹竹桃关系不大。其实不然,季老正是用院子里的花作为铺垫,与夹竹桃的韧性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更衬托出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课文写夹竹桃,为什么还要花许多笔墨写院子里的其他花呢?”在对文章写法的思考、辩论中,催生学生思辨的意识。
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预设,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中生成思辨的源头活水。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并将学生的思绪引向深入,同时有效地驾驭思辨,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辨状况。这样,让学生学会在思辨中发现语文、思考语文,练就一双“语文的眼睛”,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认识,升华思辨,使幼小的人生充满智慧。
【作者单位:灌南县苏州路实验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