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于1944年的长文《论张爱玲的小说》,是“张学”的奠基作之一。其锐利的批评,不但引发了张爱玲的直接回应,更促使后者对自己创作哲学第一次作出全面的表述。
关于傅雷与张爱玲的关系,别处已多有论述,在两人的笔墨官司之外,大多聚焦于私人恩怨。除了《论张爱玲的小说》引发的波澜,还有一段在跌宕大时代中尘封已久的往事,在多年后被著名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宋淇之子宋以朗无意间发现。在整理父亲与傅雷、吴兴华、钱钟书、张爱玲等诸多友人往来书信时,他觅得张爱玲1982年12月4日的来信,谈及其发表于1944年11月的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①之内幕。彼时的张爱玲坦言“决定不收《殷宝滟送花楼会》进新小说集(指《惘然记》)”,因为“《殷宝滟送花楼会》写得实在太坏,这篇是写傅雷。他的女朋友当真听了我的话,到内地去,嫁了空军,很快就离婚,我听见了非常懊悔”②。这位女朋友确有其人,是傅雷好友刘海粟妻子的妹妹成家榴。张爱玲刻薄而犀利的文笔,塑造出矫揉虚饰的校花殷宝滟、阴郁酸楚的音乐教授罗潜之、卑微可怜的罗太太等人物形象,其背后皆有所指。
但书信的佐证,只是徒增看客们关于张爱玲用小说复仇的猜忌,无端引发关于傅雷的负面评价,未免有失公允。宋以朗在采访中特意澄清傅、张交恶的传闻,“张爱玲写这篇小说的缘由应该是成家榴去找张爱玲叙述自己的故事。不过张爱玲为了‘遮蔽身份,在小说中用了另外一个人的形象。张爱玲觉得结果有失真实,所以我们不能将小说男主角的一切都当是傅雷”。③
在笔者看来,这虽然是一份史料,但并不具有太多文学史和思想史的价值。过度关注它,反而会模糊了两人在文学思想上的交锋带来的启示。所以本文尝试超越一时的笔墨官司和私人恩怨之纠缠,挖掘这一文坛论争的思想谱系,勾勒出双方背后更广阔的人文关怀上的差异。傅雷服膺罗曼·罗兰的英雄浪漫主义传统,希望以此改造中国的国民性;张爱玲则从中国国民性中,看出其审美与道德上的正面意义,并将其称作“妇人性”,从而把争论引向性别话语。这些才是二人争论的真正焦点所在。在另一个层面上,张、傅之争,也体现了笼罩现代中国的“革命”与“抒情”传统之博弈。
1944年,二十四岁的张爱玲已经在现代中国文坛上华丽登场了。《倾城之恋》和《金锁记》为她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年纪轻轻的她,已显露出超绝的叙事技巧,并能在对色彩、声音甚至气味等生活细节的刻画中,点染出无尽的心理暗示,成为风格独树一帜的一颗新星。
这一年,张爱玲开始在《万象》上连载《连环套》。当第四期刊出之后,傅雷以“迅雨”的笔名,在《万象》五月号上发表了长篇评论《论张爱玲的小说》。傅雷向来认真,对别人发表评论,当然是非常郑重的。这篇超过八千字的文章,不但有对三篇小说的详细评论,还有“前言”和“结论”,足见作者之态度,并非兴之所至、随意为之之作。傅雷盛赞《金锁记》,对《倾城之恋》虽有表扬,但更多是批评,对《连环套》,则作出彻底不留情面的批评。他自己也知道在连载过程之中而且还是在同一份刊物上发表批评,“当然是不免唐突的”。“但其中暴露的缺陷的严重,使我不能保持谨慈的缄默。”④
傅雷的这一表态,的确是非常唐突,而且后果非同小可。第一,他在张爱玲文坛生涯的早期,就写出这么一篇重量级的评论,基本上把握住了“张学”的关键问题,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参考价值。第二,它促使不甘示弱的张爱玲发表了同样极重要的《自己的文章》,这可以看作是她对自己整个创作哲学的一个大胆宣示。然而具有反讽意味的第三点是,张爱玲在自辩之后,却也中止了《连环套》的连载。联系到傅雷的当头棒喝在同一个杂志上发表,这样的连载,恐怕的确是做不下去了。不过,她后来也重新思考并调整了自己对《连环套》的评价。比如在小说集《传奇》再版时,张爱玲说“还有两篇改也无从改起的,只好不要了”⑤,其中一篇就是《连环套》。下文将要提到,张爱玲在三十多年后的《张看》中,更是对《连环套》作出了比傅雷严厉得多的批评。
当年曾经负气的张爱玲,是不是最终接受了傅雷的意见,其实已不太重要。细细读过《论张爱玲的小说》与《自己的文章》,笔者的观点是: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道理,而且各自的陈述都有说服力,几乎可以说谁都驳不倒誰。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大概是傅与张文字背后对待艺术,也是对待人生的两种不同态度。
傅雷对张爱玲的赞赏,一方面是技法上的,比如“节略法”(raccourci),结构、节奏、色彩的把控和心理暗示,尤其是电影式的视觉效果,都被眼光锐利的傅雷一一注意到,而且给予了恰如其分的点评。另一方面,他最欣赏《金锁记》的地方,在于这些技巧都完美、和谐地为“内容”服务,也即表现人生中斗争的悲剧性与无奈感。这种悲剧与无奈,皆由于斗争缘起于情欲,而情欲又是内在于人的一种无可逃避的东西,我们并不能找到外在的对象去“泄愤”,从而更增加了这种悲剧的厚重与宿命感,因为它已经超越了“人为”的范畴。
如果对傅雷这些思想作自由联想的话,不难看出它与如下三种传统的相似性:第一,古希腊悲剧中外在于人力的宿命感;第二,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对情欲—意志作为世界推动力的论述;第三,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式的英雄主义斗争精神。而三者都展现出一种与传统中国美学迥异的面貌。结合傅雷一直以来的思想历程,罗曼·罗兰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傅雷本身就是以翻译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尤其是鸿篇巨制的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著称于世。而傅雷翻译这些著作,正是为了引介英雄主义精神,去改变中国人的苟且怯懦。
以此标准去评价《倾城之恋》,尤其是《连环套》,问题就来了。在技巧方面,这两部作品,尤其是后者,在傅雷看来属于“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但“艺高人胆大”,而且胆大过头了——因为作者技巧太高超,反而令作品沦为玩弄技巧的牺牲品。部分原因是来自“文学遗产记忆过于清楚”,套用旧小说的滥调,但最大问题似乎在内容上。傅雷觉得张爱玲格局不够大,对生活的把握缺乏纵深,而转向了琐碎、世故与小聪明:
聪明机智成了习气,也是一块绊脚石。王尔德派的人生观,和东方式的“人生朝露”的腔调混合起来,是没有前程的。它只能使心灵从洒脱而空虚而枯涸,使作者离开艺术,离开人,埋葬在沙龙里。
我不责备作者的题材只限于男女问题,但除了男女以外,世界究竟还辽阔得很。人类的情欲也不仅仅限于一二种。假如作者的视线改换一下角度的话,也许会摆脱那种淡漠的贫血的感伤情调;或者痛快成为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把人生剥出一个血淋淋的面目来。我不是鼓励悲观。但心灵的窗子不会嫌开得太多,因为可以免除单调与闭塞。⑥
我们不妨把傅雷对张爱玲作品的描述与评价分开来看。应该说,傅对张的观察和描述,是深刻而准确的,他把握到了张爱玲的写作乃至她这个人性格的特质。至于傅雷的价值判断,真可谓见仁见智。在傅雷的价值体系内,其判断的内在逻辑是能自圆其说的。这种论说里面,能看出与罗曼·罗兰的英雄式浪漫主义一脉相承。
然而张爱玲的辩驳,同样极有说服力,也同样能自圆其说,而且有一种张爱玲特有的深刻。这篇文章虽没指名道姓,但是处处与傅雷针锋相对:
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又如,他们多是注重人生的斗争,而忽略和谐的一面。其实,人是为了要求和谐的一面才斗争的。
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的气质。超人是生在一个时代里的。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安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
斗争是动人的,因为它是强大的,而同时是酸楚的…… 我发觉许多作品里力的成份大于美的成份。力是快乐的,美却是悲哀的,两者不能独立存在。“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乏人性。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種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⑦
可以说,张爱玲基本上没有否定甚至可以说是肯定了傅雷对自己的描述,只不过作出了完全相反的价值判断而已。傅雷说《倾城之恋》“没有悲剧的严肃、崇高,和宿命性”;“疲乏,厚倦,苟且,浑身小智小慧的人,担当不了悲剧的角色”⑧,张爱玲则针锋相对地回应:琐碎庸常、苟且厚倦,本来就是生活之恒常,但琐碎庸常中,却偏偏另有一番苍凉与永恒之美。而且,张爱玲一句“妇人性”,把这种人生观和审美上的对比“性别化”了。傅雷宣扬的斗争、力、超人,显然是一种男性化了的美学,与张爱玲追求的安稳与永恒的美学相比起来,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显得完全不相干。《自己的文章》有点儿弗吉尼亚·伍尔夫《自己的房间》 带有女权性质的宣示意味。只是张的宣示,强化了男女性格气质的区别,而不是如现代女权主义一样,把性别看成是后天的社会构建。学者周蕾在《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中就有言:
细节被定义为感官的、琐碎的、浮浅的文字游戏,与宏大的理想,比如改革和革命,构成暧昧的关系……细节不单与散文化、庸常与装饰性相联系,它还是女性化的。⑨
但是在性别的层面之外,张爱玲所追求的,似乎还另有一种深厚的、文化上的意味。比如1943年12月,她曾在《古今》半月刊上发表过一篇精彩的《更衣记》,讲述了中国服装流变,也寄托了对中式缓慢、平稳而永恒的生活态度的慨叹:
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注意,为这一时期的服装的要点 ……古中国衣衫上的点缀品却是完全无意义的,若说它是纯粹装饰性质的罢,为什么连鞋底上也满布着繁缛的图案呢?鞋的本身就很少在人前漏脸的机会,别说鞋底了。高底的边缘也充塞着密密的花纹。
袄子有“三镶三滚”,“五镶五滚”,“七镶七滚”之别,镶滚之外,下摆与大襟上还闪烁着水银盘的梅花,菊花,袖上另钉著名唤“阑干”的丝质花边,宽约七寸,挖空镂出福寿字样。这里聚集了无数小小的有趣之点,这样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正是中国闲阶级一贯的态度。惟有世上最清闲的国家里最闲的人,方才能够领略到这些细节的妙处。制造一百种相仿而不犯重的图案,固然需要艺术与时间;欣赏它,也同样地烦难。⑩
这种“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这种“世上最清闲的国家里最闲的人”的“无聊”追求,不由得令人想起《自己的文章》中对庸常之美的宣示,甚至想起傅对张过分炫耀技巧的批评。其实把《更衣记》中这段描述服装的话,套用到张的写作上,极为合拍——她就是如此“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而只有这种“无所谓”,这种“不相干”,才能表现出生活的常态——没有超人,也未必有什么意义;也恰恰是这种“无所谓”与“不相干”,才透出意味深长的苍凉与悲愁。在这个层面上,张爱玲倒可以说是做到了“技巧”与“内容”完美统一,因为看似琐碎的技巧,对应的正是本来就琐碎的生活;如果这种技巧不能反映“有意义的内容”,那就对了,因为所谓的内容——生活——本身就往往缺乏意义。但是意义的缺失,却不代表意味的不在场。
飞扬与安稳,斗争与和谐,壮烈与苍凉,只能说都是见仁见智的审美选择。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傅张之间的争论呢?如上文所述,在张爱玲看来,这里有男女两性之间不同气质、不同审美取向之别。而从傅雷的角度,则更多是民族性的问题。在写作《论张爱玲的小说》的两年前,傅雷为他翻译的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写了一篇译者序。开篇两段如下: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够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到本书时所得的教训。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11
《论张爱玲的小说》中关于悲剧、斗争等主题的论述,可以说与这段话一脉相承。傅雷仍然是沿着相关的思路探讨问题。而其中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与傅雷批评《倾城之恋》中白流苏、范柳原的语言,是何其相似!另一个节骨眼,则是“我们的致命伤”——“我们”是指谁?恐怕就是那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也即中国了。
所以,傅张争论背后,其中一个深层次的对立,可能就是“性别话语”与“民族话语”的解读之争。张爱玲有她的女性视角,而傅雷则更多是在思考中西民族性格的差异。他努力译介罗曼·罗兰,推崇贝多芬的斗争精神,正是针对中国人“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性格的回应。联系到这个论争发生的时间点,正是日本占领上海时期,傅雷的关切,也就其来有自了。
这两种视角,既无法通约,又互相纠缠,所以才造成了令争论陷于无解的局面。無法通约的地方在于,两种话语和背后的关切,是一种错位关系,而且很难建立一个共同的参照系,让两者进行对话和辩驳。两者互相纠缠之处,则在于语汇系统层面上的互相借用:飞扬与安稳,斗争与和谐,壮烈与苍凉,力与美……这些成对构建的描述,无不同时包含了性别与民族性的对立。两套话语系统用同样的词汇,述说不同的话题。而且性别被民族化了(如《更衣记》),民族性又被性别化了。
傅、张争论背后的另一冲突,可以归纳为笼罩现代中国的“革命”话语与“抒情”话语的博弈。诚然,在饱受内忧外患、经历现代性激烈转型的中国,革命、启蒙等话题一直占据着思想界的焦点位置。可以说,傅雷正是站在革命这个大传统的立场上,去表达对张爱玲的批评与期望的。但对于张爱玲而言,这种期望只能说是“错爱”,因为她所关心的,是同样重要而且具有更悠远底蕴,但被压抑了的抒情传统。这是一条默默贯穿至终的重要线索;陈世骧、陈国球和王德威等学者,都有意识地挖掘这一传统,恢复其在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关键位置。
不过,人的想法总是复杂的,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有趣的是,时隔三十余年,张爱玲在《张看》中,说了如下的话。如果说傅雷的批评是严厉的,那么张爱玲的自我批评就简直是刻薄的极致了:
“幼狮文艺”寄《连环套》清样来让我自己校一次,三十年不见,尽管自以为坏,也没想到这样恶劣,通篇胡扯,不禁骇笑。一路看下去,不由得一直龇牙例嘴做鬼脸,皱着眉咬着牙笑,从齿缝里进出一声拖长的“Eeeeee!”(用“噫”会被误认为叹息,“咦”又像惊讶,都不对)连牙齿都寒飕飕起来,这才尝到“齿冷”的滋味。看到霓喜去支店探望店伙情人一节,以为行文至此,总有个什么目的,看完了诧异地对自己说:“就这样算了?”要想探测写这一段的时候的脑筋,竟格格不入进不去,一片空白,感到一丝恐怖。当时也是因为编辑拉稿,前一个时期又多产。各人情形不同,不敢说是多产的教训,不过对于我是个教训。这些年来没写出更多的《连环套》,始终自视为消极的成绩。
这两篇东西12重新出现后,本来绝对不想收入集子,听见说盗印在即,不得已还是自己出书,至少可以写篇序说明这两篇小说未完,是怎么回事。抢救下两件破烂,也实在啼笑皆非。13
“以为行文至此,总有个什么目的,看完了诧异地对自己说:‘就这样算了?”这不正是张爱玲自己所说的“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吗?
时过境迁,张爱玲可以如此尖酸刻薄地对“自己的文章”作自嘲;那么傅雷的想法是否又有变化呢?这个问题基本上是无解的,但是或许我们可以从一段对话中找到一点启示,或者借此发挥一点想象。这段对话,发生在傅雷与张爱玲共同的密友宋淇,与傅雷哲嗣傅聪之间,话题是关于《红楼梦》:
宋淇:《红楼梦》的伟大,是要慢慢再看,再看,才咀嚼出来的。我在少年时代看《红楼梦》,总觉得它太娘娘腔。中年之后,再拿来看,味道全出来了。最伟大的地方也就是最细微的地方。这几年,我简直是在天天看,看完又看。越看,味道越浓。
傅聪:我爸爸也是一样。他甚至一直等到五十岁之后,才说要对《红楼梦》重新估价,以前也是说太娘娘腔,而且不许我碰。但我老早就偷来看了,而且老早就知道这本书不得了。14
讨论对象虽然是《红楼梦》,但是与张爱玲在精神上的联系,不言自明。“娘娘腔”,是以男性为中心,对某种女性性格特征作出的多少带有贬义的描述。当然这是日常谈话间口语化的表述,而且宋淇,以及被傅聪引用的傅雷,都对此作了自我否定。相信读者更不难勘破背后所指:性别话语在此再一次显现,而且女性化的特质又一次与以男性为中心的“深度”产生对峙,并最终把后者收归己有。宋淇所言“最伟大的地方也就是最细微的地方”,更是蕴含极深的意味——这不正是张爱玲笔下所谓“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吗?
1944年写作《论张爱玲的小说》的时候,傅雷才三十六岁。他多半也会如挚友宋淇一样,经历从少年到中年的思想转变。如果二三十年后的傅雷与张爱玲,能有机会再进行一次对话,一定又会碰撞出更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但这注定只能是一个永远引人遐想、也令人怅然的巨大问号了,因为待张爱玲在1975年出版的《张看》中全面否定《连环套》时,傅雷早已遽然远行。而伴随他离去的背景音,竟然恰恰是那“斗争”的喧天锣鼓。历史中残酷得令人毛骨悚然的反讽,恐怕莫过于此。■
【注释】
①初载1944年11月《杂志》第14卷第2期,1983年补写“尾声”,收入同年6月台北皇冠出版社《惘然记》。
②张中江:《口述还原历史:宋家客厅的“张爱玲们”》,载《南方都市报》2015年12月18日。参见宋以朗:《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花城出版社2015年版。
③徐明徽:《张爱玲觉得影射傅雷的〈殷宝滟送花楼会〉实在太坏了》,载《澎湃新闻》(文化课栏目)2015年5月9日。
④⑥⑧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见《傅雷文集·文学卷》,185、188—189、180—181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⑤张爱玲:《有几句话同读者说》,见《传奇》,291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⑦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见《流言》,18页,皇冠文学出版公司1992年版。
⑨Chow,Rey. Woman and Chinese Modernity:the Politics of Reading Between West and East. Minnesota;Oxford:U of Minnesota P,1991:85,86.
⑩张爱玲,《更衣记》,见《流言》,69-70页,皇冠文学出版公司1992年版。原载1943年12月《古今》半月刊第34期。
11傅雷:《贝多芬传》译者序,见《傅雷文集·文学卷》,265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2另一篇是《创世纪》。
13张爱玲:《张看》自序,10页,皇冠文学出版公司1992年版。
14《傅聪:望七了!》,217-218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陈广琛,普林斯顿大学人文学会/比较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