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虹
摘要: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政爱国主义教育应科学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十八大以后不断被深化,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高校思政爱国主义教育中,应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解,让高校大学生能更正确认识到爱国主义是什么、为什么爱国、怎样爱国。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高校思政;爱国主义;教育
一、专题引导,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
高校思政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前,让学生提前收集整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和特征的资料。在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章节设计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教育,课堂上,先通过学生代表上台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通过学生讲解、回答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自从国家诞生以来就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正如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爱国主义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决定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能够正确明白爱国主义是什么,只有明白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才能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意义。
二、實践教育,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意义
通过爱国主义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区的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旅游景点、部队营地等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实践教学让高校学生更能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利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观,深刻理解通过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共同发展的意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通过爱国主义的实践教学,多途径生动的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学生才能更正确理解为什么要爱国。只有明白为什么爱国,才知道怎么去爱这个国家。
三、服务社会,践行弘扬爱国主义
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倡导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救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大学生能够践行弘扬爱国主义,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人民有益的人。人的认知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而要让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理性的,当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的量,才会升华为理性认识。爱国主义也一样,只有不断地去、去发现这个国家需要我们去热爱的地方,才能从心底真正地爱上这个国家,才会从行为上去维护这个国家的一切利益。
在爱国主义教育的环节中,教师应带领学生从事各种社会服务活动,通过公益活动、服务社区、义务宣传、志愿服务、节假日看望孤寡病残等活动,让学生更客观了解、明白爱国主义的真正意义和行为。通过我们去发现、从心底爱这个国家和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动力,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青年人。
作为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就是要让学生爱国思想和行为相统一。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解,从一种新的视域下去认识、理解爱国主义,从思想上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从而付出行动,去践行弘扬爱国主义。通过思政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坚持中国伟大复兴的理想,坚持认真努力的刻苦学习,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开拓创新,真正体现新时代的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