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竞争 勇敢竞争

2018-03-28 14:58于红辉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竞争意识积极意义小学体育

于红辉

摘要:伴随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良性竞争意识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奋发向前、努力拼搏的精神。而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竞争有着先天优势。因此在体育课程中寻找科学有效的竞争方法,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学体育;竞争意识;积极意义;培养策略

一、竞争意识的概念

竞争意识指的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总结归纳的一种行为意识,这种行为意识可以激发人类潜能,使得人们对于自身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从而激发人类展开积极主动、目标性强的实践行为,外界对其进行刺激后产生积极的心理反馈。实际上,竞争意识是竞争制度的实际应用,在保持竞争形势中,为获取成功而积极努力的一个过程。

二、竞争意识培养的积极作用

小学阶段,在体育课程中培养小学生良性竞争意识,从长远来看,对其有着积极作用。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关键点,在于小学生在竞争过程中需要保持不骄不躁的心态,通过自身的意念与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取成功,这种竞争意识不仅体现在运动员身上,在每位小学生身上都有所表现。良性竞争意识已经成为一种优秀品质,着力培养小学生这种优秀品质,对其今后发展意义非凡。小学体育课程中培养其竞争意识,可以使得小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失落。教师应对其竞争意识正确引导,使其保持永不气馁的精神,积极努力,争取做到更好的自己。体育教师更应在教学中组织持久、激烈的体育竞争。然而,竞争并非单纯超过他人,竞争的目的在于共同进步。迪斯雷利指出:“坚定的目标更有利于成功。”由此可知,明确适合小学生的竞争目标,可以使其朝目标奋力拼搏,并以目标为着眼点,调动自身积极性与主动性,全力激发小学生潜能,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从快乐中获取自信。进而在小学生脑海中根种竞争意识,使其乐于竞争,敢于竞争,精于竞争。

三、竞争意识培养的策略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制定有效的培养机制,对于小学生优秀素养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小学生在竞争对抗中,对自身潜能与实际能力会有一个真实认知,既不盲目夸大自身能力,也不产生自卑心理,在实际对抗中获取自信心,激发潜能。

1.游戏中竞争

体育课程中的游戏环节,不仅具有娱乐性质,还兼具竞争、健身等意义,从而激发小学生积极进取精神,养成坚强、勇敢、创造等优秀品格;由于少年儿童好奇心理浓烈,对于新鲜事务兴趣浓厚,易于兴奋,自制能力差等特征,一旦体育课程枯燥无趣,课程内容高深复杂,小学生难以完成,就会对小学生没有吸引力,无法激发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如若将体育竞争融合到体育游戏过程中,教学效果相对较好,对于小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也更为有利。

2.科学分组

小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将班内的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应当充分考量小组各个成员的自身素质、兴趣、技能等各种因素,科学划分,使得小组成员在课程掌握方面分层,成员之间互相补充,这样对于互帮互助教学更为有利。教师应指引各个小组展开小组竞争与个人竞争,将小组成员成败紧密联系,使得每个成员都能为了集体,共同努力,全力拼搏,相互鼓励,团结合作,最终依靠团体的力量与优势获取成功。促使小学生在竞争中成长、学习、升华,对其团队意识、全局意识、集体意识以及责任意识的培养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3.榜样模范

模范的力量对于小学生影响巨大,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对于模仿情有独钟,可塑性极强。首先,体育教师应当身先士卒,模范带头,为小学生树立榜样;其次,体育教师讲述一些体育健将持之以恒勇创佳绩的故事来触动小学生的心灵;再者,体育教师可以选取优秀的同学做班干部,带领大家学习进步,使得模范人物更接地气,更加容易学习,使得教学成效更为突出。比如,在练习跳远项目的时候,部分学生由于害怕、自卑等心理,在跨越跳远的时候,步伐紊乱,踩踏不实,跳跃过近,此时教师应当对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讲述世界冠军不畏困难、积极锻炼,最终通过努力勇创佳绩为国争光的故事,將其作为培养小学生竞争意识的着眼点。

4.制定制度

体育课程中到处存在竞争,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借助竞赛的形式,制定比赛制度,培养起体育精神。在日常竞赛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可以通过竞赛查找自身问题,对自身产生深刻的认知,从而有针对性的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在竞赛中如果想要获得成功,首先需要清楚自身与团队的实力、长处以及短板;其次了解对手的实力与战略技巧;最后,制定相应的战术战略,扬长避短,鼓舞士气。比如,在学校体育课组织的篮球赛中,输赢极为常见,但是篮球教练在每次赛事完成后,都会对此次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鼓励每一位队员对于每场比赛进行总结,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弥补缺陷,争取在下次比赛中赢得先机。

5.因材施教

体育课程中应按照学生自身条件分层教学,在同层次中进行比赛,培养其竞争意识。例如:跳高运动对于学生的弹跳能力要求较高,可以按照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技能掌握情况等将其分为三个等级,分别制定相应的运动套餐,使得弹跳能力弱的学生得到锻炼,弹跳能力中等的学生得到提高,弹跳能力强的学生得以突破。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安排相应程度的活动量,才能使得学生不断突破自我、寻求进步,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注意事项

1.正确认识比赛结果

比赛结果有好有坏,成功了戒骄戒躁,失败了汲取经验教训,体育竞赛除去人为因素,还存在一些不可抗因素干扰,只需潜心比赛,不问输赢,问心无愧即可。

2.正确认识比赛价值

比赛价值并非仅为最终的成功,对于整个比赛过程的享受同样重要。比赛的实际价值为比赛过程中的努力与拼搏,最终结果并非关键,无问输赢,只求努力。

3.正确认知竞争

在体育赛事中,一旦发现学生对于比赛结果过于注重,体育教师应当予以纠正,使其正确认识竞争,清楚竞争的含义。

五、结合学生特征,加强竞争意识

1.构建平等意识

体育教师在组织各种类别的体育赛事的时候,应当制定平等、科学的活动规则,让小学生清楚竞争的基础为平等。成功的机会、失败的几率、承担的风险、获得的机会对于全部人来讲均为平等。“平等竞争”既是体育比赛的标准,还是德育教育的一种,小学生在体育竞赛过程中,应培养平等竞争的理念与行为意识。除此以外,为了使得比赛更具趣味性,还要按照小学生身体素质、性别、体育技能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实行“比分制”、“距离制”、“时间制”等各种比赛规则与制度,尽量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将参加比赛的人作为比赛的根本,引导小学生树立努力拼搏的精神,形成坚强自信的心态,打造奋斗不懈的意志。

2.关注心理调整

竞争的精髓在于通过比赛竞争使学生在心理方面获得各种体验。在竞争中尤其是比分落后的时候,更能锻炼小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在这种时刻,心理调整至关重要。由此可知,体育教师应当合理组织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比如班级之间举行篮球赛这种团体比赛的时候,体育教师不仅要指导比赛战术,还应当对运动员的心理给予适当指导。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还能促使其心理更为成熟,比赛过程中成绩优秀的时候,戒骄戒躁沉着应对。落后的时候,稳定情绪抓住机会,逐步反超。

体育比赛不仅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还锻炼其承受能力与抗压能力,为其将来的人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3.正确评估

及时、有效的评估对于小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有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使其完善学习策略,充分发挥专长,激发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竞争,实现相互教育与自我提升。小学体育课程要求其全面发展,相应的要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估的主要内容为人际交往、团队合作意识、学习能力、运动技能等的提升与掌握。在评估形式方面,从总结性的评价转向形成评估,关注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运动技能的提升,从这些方面对其展开评价。除此以外,当比赛结束以后,还应当仔细听取教师点评,胜利者在比赛中也存在一定不足,失败者在比赛中也存在一定闪光点,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尤其对于付出全部努力依然失败的小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应当充分肯定其付出,激发其昂扬斗志。指引学生对自身进行总结,明确失败的原因,汲取成功经验,弥补自身不足,在今后的练习中努力锻炼,争取创造佳绩。总结下就是教育小学生建立精于竞争、勇敢竞争、团结合作的意识形态,使其构建健康、正确的竞争心理。

六、总结

新课改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探寻、逐步深化,培养小学生竞争意识同样是新课改的关键指标。然而竞争意识的培养与建立只有通過比赛对比的形式才可以体现。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按照小学生的心理与身体的特征,适当安排各种竞赛,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规则,培养小学生竞争意识,为国家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峰 《竞争意识在小学阶段的培养》[J];河北青年报;2015年6月

[2]程宏 《竞争精神起源于少年》[J];中国少年教育杂志;2014年9月

猜你喜欢
竞争意识积极意义小学体育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策略
管理沟通应用对企业业绩的积极意义
对语文课堂形成学生竞争局面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