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校园文学窥视与思考

2018-03-28 05:26
美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学深度文学

大学校园,人常谓之以开放包容,自由思想之重镇,而这种所谓的自由最明显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文学之自由。而今纵眼望去,大学校园文学的前景却并没有那么乐观。首先,能够坚持与专注文学写作的人很少。其次,在坚持与专注中,能够听从内心,抒发真情实感,记录平实生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再之,能够听从内心创作的人中,能够写出深度,抓住生活的根源与本质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无论是科班出身或是独立的文学爱好者,每每落笔的时候是不是该思考几个问题:“我”写出来的文字优美吗?有意义吗?接地气吗?触碰到人们的灵魂了吗?打动了大众的心灵吗?文学是一种蕴含个人情感与经历的精神层面的感知,而非简单的无病呻吟,也不是用方块字简单堆砌而成的情感的多骨诺米牌,一碰就倒,一旦面对现实就溃不成军。

在我所认识的大学同学、朋友,以及在生活中认识的一些地方作家中,我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形态,这是两种差异明显、情感态度价值截然相反的文学观。纵观大学生的文章,无非多是关于梦想的追逐,情感的抒发与青春期的困惑,以及对亲人的种种眷恋,不论哪种情感,论述都显得有些单薄,读者难以静心细读,经不起推敲,更别说让读者感同身受。这些文章的价值取向以入世为主,总体渴望向上、向高、向远。而每每读到那些处于生活水深火热中的作家的文章,总能让人感到生活的焦灼之痛,朴实、接地气,有些也难免流露着无法遮蔽的商业气息与利益的铜臭、名气的攀比,但并不影响这些文章中透露着或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纯粹朴实,或是充满麦香与黄土地气息的抒怀,或是对人生不如意的释怀与感叹,常有作家渴望出世,渴望慢节奏的生活,渴望一片宁静的土地来栖息。与其说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学观,不如说这是两种生活环境与生活阅历不同的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文学源于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文学观念与态度,这句话说得没错,可是大学生生活在安逸的象牙塔里仅仅写一些浅薄的文字就够了吗?我们常说文学源于生活,但是文学是高于生活的,简单的记录生活,那是远古时期甲骨文的职责,今日的文学纵然也是用来记录生活,但它应该是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感情的,它记录的更多的应该是人们的心路历程,是来感化心灵,滋润心扉的。

这种对大学生写作“一刀切”的定论难免显得有些唐突,但是只有直面问题,不断反思修正,才能取得进步与成长。

以下是我对大学校园文学的几点思考:大学校园文学最需要的是思想的深度、情感的纯度、以及与社会连接的维度。

首先,个人认为思想的深度是最为重要的。一篇文章的思想就是文章的灵魂,如果没有灵魂,那么就仅剩一具空的躯壳,再多的浮华铺垫也是无用。我常常看到有些同学写的长篇大论,少则几千字,多则上万字,全文都是唏嘘唉乎,感慨时光匆匆,感慨自己在大学里留下的遗憾,感慨自己丢失了梦想。全文的无病呻吟让人感觉很空虚,关键问题是整篇文章没有重点与思想,读者完全领悟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这类作者大多是缺乏生活阅历,空有一腔创作热情,却疲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多出去走走,多留意身边的小细节、小感动,及时记录捕捉自己的灵感,有益于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充实思想。

其次,是情感的纯度。把握好思想之后就要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熏陶,来渲染,来创造文章所需要的氛围与意境,形成作者自己独立的文风。写文章最忌讳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没有创新,平淡如水,读来乏味。好的文章应该是爱憎分明,情感如洪水猛兽一般,令读者大彻大悟,或是潸然泪下,深入心扉,铭心刻骨的。

最后,文章是为人而作,要进行适当延伸拓展,与社会相连接。常有人说,“我”要写给自己,与别人无关,“我”才不会理会别人怎么看呢。我认为那样的写作只算得上日记,而不算真正的文学,古希腊哲学家在几千年之前就说过:“文学即人学”。大学生们如急待出笼之鸟,社会经历欠缺、认识浅薄,如若在文章上能够多想多思,那么何嘗不是对自己的社会阅历的一种增长?好的文章应该是揭露伤疤,触碰疼痛的,是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的。一个时代的文学终究是与社会的发展相同步(个别特殊情况除外),文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更是生活的一种展示与升华。多些历练,多些有深度的思考,扩大自己的阅读面,提升自己的认知,才能真正与社会接轨,让文章更有深度与内涵,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总而言之,校园文学正在以一种欣欣向荣之态势逐步发展,也许步子缓了些,节奏慢了点儿,但是这样走出来的路才会更加踏实与稳重。如果可以借鉴以上几点进行思考,我想校园文学的小树苗有朝一日定能长成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猜你喜欢
校园文学深度文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至各学校的一封信
新课改下高中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浅论
文学小说
文学
二月风
校园文学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