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元
现代主义对西方工业化社会进程的发展起到了深厚的影响和推动,而后现代主义在现代主义的母体之上进行了批判和衍生[1],通过对现代主义承接关系的演化延伸[2],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更注重反叛面貌的设计模式。但从创作规律来看,一味地反叛最终会使得设计作品内涵空洞,所以,当今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是在体现时装传播模式的同时,将一种边缘文化引领融入精英文化,再反向流入大众,成为时代习俗的过程[3],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作为当代艺术主流风格的分支对现代服装设计起到了转世革新的意义。
如今,中国后现代主义西化热已经逐渐褪去,文化自信和文化创造成为当今服装设计行业的热词,中国服装设计行业在过去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接受了西方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影响,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洗练,在经济没落和崛起的进程中,圈层化消费意识逐步觉醒,消费者对个性化服装设计风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对服装设计的态度由认知到重视,模仿到创造,感性到理性,这几个阶段都发生了转变。由于这其中的一些设计师和消费者是具备超前文化艺术意识的精英分子,迫使中国当代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拥有了本土孕育的温床,所以在西方形式的运用和输出上又存在本土主流文化的特征。
中国本土语言的精髓能够通过服装这个载体展现出来,从艺术形式的流通方面来看,不仅激发了种种文化交流的可能性,而且在设计目的传达方面与后现代设计风格试图展示精神领域价值内核的丰富性相互契合;从中国文化的传承现状方面来看,中国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风格仍在探索阶段,其不稳定性因素在于后现代主义设计虽然摆脱了理性主义的束缚,但是服装设计在二维图纸到三维成衣转换的制作环节中,仍然存在文脉趣味性传达在符号化、象征化、快感化、个性化等方面的欠缺,这就是缺乏对民族文化与时尚设计的深度提炼融合。所以,中国服装设计师应当与时俱进,植根于本土文化,重视设计题材的趣味化创新,为中国服装设计行业的原创力量做出应有的贡献。当然,将中国本土化带向国际舞台的设计师不胜枚举,如图1所示2017年巴黎春夏巴黎时装周,郭培服装系列设计不拘泥于凝固的传统,而是用精湛的工艺结合后现代主义打破传统的戏剧化处理手法,沿着后现代设计语言的多维角度探寻了再设计的可能性,将中国传统文脉中宫廷贵族的恢弘大气体现得淋漓尽致,为后现代主义设计注入了亚文化的新鲜血液。
相比较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后现代文脉主义设计风格不局限于强调和孤立某个历史时期的风格指向,而是更注重风格本身所蕴含的自由精神。文脉主义作为精神传递的中介,来源于设计师对作品独特的情感表达。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灌以服装设计文脉更为宽泛的价值旨趣,其在设计表达方面可以展现出多元化特征,无论大到服装陈列展示,小到服装款式细节,利用后现代设计语言的杂糅方法,可以将音乐、雕塑、绘画、全息影像等现代科技形式融入于服装款式、细节、色彩、图案和工艺中,更为生动地诠释出服装设计文化立体与文化氛围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多元化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达到服装设计创作内涵更新的目的,进而将丰富的艺术词汇通过服饰设计的外显载体展现出来,能够较好地搭建着装者和设计者之间的沟通桥梁[4]。
图1 2017年巴黎春夏时装周
纵观历史,原始文化符号上到宫廷贵族,下到民间百姓,都作为一个恒常的主题在被反复使用,服装本土化的符号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在造型上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涵。比如造型怪诞的兽面纹、龙凤纹、蛙纹、蚕纹等,线条蜿蜒曲折体现出奴隶制社会对生命的敬畏崇拜;而蔓草纹、忍冬纹、莲花纹经常以适合纹样对偶的形式出现,是异域文化传入我国的合璧造型;云雷纹、瓦纹、环带纹等几何纹样具备高度概括的造型特征,是对传统文化造型符号的适度删减[5]。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在延续本土化符号特征的同时,不仅能够对符号进行适当地抽象化处理,提升其文化符号在时代背景下有效传达的目的,而且能够赋予服装设计时代属性,更为深刻正确地通过服装设计形式抒发对客观世界的感受[6]。例如中国顶级奢华品牌东北虎秉承“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婚纱礼服周中运用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吉祥符号与植物纹元素,款式时尚内敛,在服装省道与钉珠细节上做了改良创新,体现了全球化与民族性的时代特征。
借喻形式作为体现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核心要素,能够凸出服装设计本土化的因素,我们所要提倡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并不是直接套用西方文化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进行生搬硬抄,而是需要吸收西方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创新精神。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形式游戏,集中体现了设计作品的不可界定性,实际上是服装设计作品借以表达象征性的问题,也隐含着对服装设计作品外在形式的一种否定[7]。作品内涵的不确定性作为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绝对自由的一种形式表达常见于服装设计中的解构形式,例如对传统图案进行再设计,将原始形态在设计师头脑中的映射作为设计方向的启示点,通过分解提炼图案造型中的类似或矛盾基因,促成原始形态由自然形态向抽象形态的转化,并利用夸张、叠加、镜像、倒置、错位、变异等手法进行修正和改造,最终对碎片和完整进行置换处理、折衷和逆向思维进行出位组合以此产生新的陌生化审美效果对原型进行转化。在此基础上将人体体态各部位活动空间融合于服装设计中并加以塑造,通过运用借喻的“魔术”渗透进更多不确定的异质元素,使得服装在原始形态空间中产生运动感和张力,突破现代主义风格的程式化范畴,得到奇异三维空间不同秩序的视觉效果。如图2所示,日本品牌川久保玲于2017年巴黎秋冬时装周把实验性的艺术和前瞻性的设计融合,将人体当作雕塑般进行包裹,以物料填充的方式进行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前卫设计,夸张的帽饰和奇异的廓形旨在诠释川久保玲品牌对日本文脉内核的理解与启示。我国服装设计师也在尝试对服装文脉趣味性方面设计策略的运用,但距离高水准的设计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我们应该利用创新的设计思维打破固有设计思维的僵局,使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中的表现手法源自于丰富内涵的人类文明,通过多元美学特征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元素在服装设计中体现出高度自觉的审美价值。
图2 2017年巴黎秋冬时装周
当下,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思维方式的导入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多维度的服装设计形式,与此同时,技术与观念的革新也为本土化的服装设计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发挥空间。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对本土化服装设计在文脉旨趣上的影响,一方面体现于多元化艺术形式的积累、借鉴、探索过程中发掘文脉趣味的情境,融入于服装设计中去,是对多元化艺术形式的杂糅表现;另一方面体现于传统文化的沉淀、延伸及衍变。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不仅能够赋予服装设计因物喻意的特征,而且能够增加服饰内涵的文脉旨趣,表达人们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服装设计师应灵活利用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将民族化、地域化、流行文化等形式进行设计服装技法的碰撞,为服装行业的原创设计力量做出贡献。
[1] 高宣扬.后现代:思想与艺术的悖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02-216.
[2]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26-128.
[3] 李春晓.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服装设计[D].上海:东华大学,2005.
[4] 黄 娟.后现代主义理念在中国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5):21-22.
[5] 金·莱文.告别现代主义[J].胡震,译.美术学报,2003,(3):24-28.
[6] 任利民.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20世纪60-80年代西方服装潮流变迁的启示[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0,(4):259-262.
[7] 张 泽.服装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J].文学与艺术,2010,(5):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