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手段,通过其特有的纪实性、镜头语言与传播渠道使得它对文化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一时间诞生了众多舌尖话题,这也是我国纪录片一次很好的品牌塑造,同时也受到了海外媒体的关注,不仅参展了第65届戛纳电视节,而且成功成为中国所有参展纪录片中问询量第二的作品,同时得到了戛纳电影节主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的点名称赞。本文将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针对纪录片和文化传播的关系,主要论述纪录影像对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主要从表达视角、表现手法以及传播渠道等几个方面做以论述。
曾经,我国也做了很多传播国家形象和文化实力的作品,如《中国国家形象片》,2011年1月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播出。但大部分国外观众都没有领悟到片子中传达的“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信息。美国学者霍尔认为,中国文化在表达时喜欢追求意境、喜欢“言有尽而意无穷”。而外国观众对我国的文化产品所反映的价值观、信仰、历史和社会制度等都不够了解,在直接观看时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些抵触感。其实,国外观众更喜欢和更在乎的是普通人的小事小情,是那些平凡的瞬间。而《舌尖上的中国》恰恰把握住了这一点。
《舌尖上的中国》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从一个人、一个家、一道菜、一件事等等这些细小的元素来表现,用温暖的表达方式,温情的叙事态度穿插其中,质朴地讲述着我国的各色美食生态。不管是陕西的馍馍,香港的虾酱,还是云南的菌子,金华的火腿等等,这些都是我国独有的民族符号。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这部片子从头到尾讲的都是一些散落在民间的最传统的食物和食材,都是每天存在于人们生活当中的。正因为此,中国劳动人民质朴的笑容、满足的神情也随处可见。在让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的同时,还可以使其感知美食背后的传统文化,以及这些传统文化所承载的东方价值观。
除了劳动人民智慧和文化的集中体现,片子还挖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和谐主题。例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云南的卓玛在采玩松茸后,还要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埋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菌丝不会被破坏,延续接受自然的馈赠。同样的,吉林查干湖的渔民所做的渔网只能捕到两公斤以上的鱼,小鱼被人为的故意漏掉,是为了“猎杀不绝”,使人与自然和平相处……同样的事例片中还有很多,正是这种处处可见的小小的闪光点,折射出了大大的光芒——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舌尖上的中国》以小见大的表现视角,蕴含深厚寓意,事实证明,这种通过小视角的选题策略非常符合国外观众的“胃口”,《舌尖上的中国》取得了海内外观众的双重好评。更为重要的是将我国文化的内涵精神很好地传达了出去。
前文已述纪录片的创作离不开技术手法,目前也呈现出手法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舌尖上的中国》中的镜头语言非常精妙,表现手法细腻,通过这种人性化的表现手法恰当地将我国的文化柔性地传播了出去。
《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此次在国内首次使用SONY-F3高清设备拍摄,这款机器可以换单反相机的镜头,可以“微距摄影”拍出高清浅景的镜头。这样的镜头语言可以使食材的表现更加全面和立体,例如在《转化的灵感》一集,安徽的毛豆腐,从片子中可以看出镜头前的豆腐毛霉菌纤毫毕现,但它后面的背景却是虚的。这样重点突出,带有层次感的表现手法可以最大限度地紧紧抓住电视机前观众的眼睛。
可以说,整部片子都以特写镜头和全景镜头居多,特写镜头可以使镜头中的食物更具有细腻的美感,将食物原本具有的“色香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全景镜头的频繁切换,再配以大气磅礴的解说词和音乐,更加增添了片子的整体震撼力,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巨大冲击。具有冲击力的镜头使人不得不思考食物背后的意义,不得不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实现影像的深层次传播。
笔者认为,由于纪录片在镜头处理、后期剪辑上的纪实特点,使得纪录片中的声音显得尤为重要。《舌尖上的中国》对视听语言的处理也很大胆而创新,通过画面辅以声音的组合方式将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扩大。
声音一般包括旁白、同期声和配乐。《舌尖上的中国》由我国著名配音演员李立宏老师做旁白。其浑厚深沉的嗓音,带有一些智者的韵味,对片中人物、食材的把握恰到好处,以至于他的声音已经成为《舌尖》的一个标签,听到他的声音就能想到那些美味的美食。在同期声处理方面,《舌尖上的中国》在很多方面大胆地保留了同期声,如《转化的灵感》中姚贵文和王翠华的相互调侃,《我们的田野》中孩子们捕鱼时的欢声笑语,这些来自普通人物日常生活的同期声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仿佛电视里的那个人就生活在自己身边。让观众产生共鸣共生感。配乐上由我国青年作曲家阿鲲操刀谱曲,共完成了19首曲目,同时加入了部分版权音乐和引用音乐。其音乐具有明显的中国风,以管弦乐为主,加入了不少打击乐,稳重又不失灵巧活泼,可以说是一场听觉盛宴。从音乐中可以听出创作者的浓厚感情,而它与画面的绝妙融合更增添了传播的表现力。
《舌尖上的中国》抛弃了传统的内容编排结构,对大量的碎片和资料进行了重新整理加工,没有采用地域式的编排结构,也没有采用菜品主题式的结构,而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整合出了《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以及《我们的田野》几个主题。
在具体内容呈现上,也是从其内在联系出发,如第一集开篇从云南姑娘卓玛和妈妈上山采松茸开始,较为完整地讲述了母女俩从采摘松茸到出售的艰辛过程。然而镜头一转,画面从云南一下子到了浙江,讲述了浙江人老包挖竹笋、制作竹笋菜肴、二次加工等等内容。接下来又讲到了制作诺邓火腿、莲藕、捕鱼……这些看起来天南海北不相干的几部分内容却被统一安排在《自然的馈赠》这一集,看似没有关联但内在却具有同一性。此外,节目的主线虽然不甚明确,但呈现方式上恰好符合了季节的转换,也符合人们思维的转变,这种看似碎片化的编排和剪辑手法,让观众眼前一亮,而且不会让人觉得枯燥,能够吸引观众看下去。
一直以来,纪录片的主要传播渠道是电视、电影,这些都属大众传播,其中电视受众群体的最主要收视目的是娱乐,而纪录片与娱乐向来无缘,因此很难通过大众传播走进人们的视野。网络的出现使得大众传播媒介开始分化,网众时代到来。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在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网众传播的特点和优势也可以使纪录片获得较好的生产空间。基于此,利用大众传播的基础力量,同时加强新媒体的传播策略是我国纪录片媒介生存的不二法门。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离不开新媒体的传播策略,尤其是微博。《舌尖上的中国》在播出之前并没有做过多宣传,只是其导演陈晓卿及部分主创人员利用微博发了一些与片子相关的信息,借由网络的力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播出期间,进一步借助在微博上的宣传推广为其聚集大量的人气和关注度,曾经连续多天占据微博热门话题榜第一名。新媒体尤其是微博具有裂变传播的特点,一条节目预告被一个人转发了,就会有上百人甚至上百万人看到,然后再次完成转发和传播,如此循环下去传播效果不可估量。此外,配合每天一集纪录片的播出,每集也都有一个话题讨论,拉近片子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继而引发了线下观众的一些自发活动,如“舌尖上的家乡”等活动。可见,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将大众传播和新媒体传播相结合的组合传播策略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一来大大加大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提升传播质量;二来由于“网络无国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利于向海外市场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