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甘肃 兰州 730070)
“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新时代为何要继续大力发展传统文化,这同样有其特定的背景缘由。就该主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伟光、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钱念孙、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李斌等学者均已撰文进行了相关探讨,本文作者欲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接续探讨。
纵观中外,横看古今,任何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都从来不可或缺文化的支撑。而传统文化,则无疑是文化支撑中的重要基石与源泉。中国自然也不例外。也因此,即便我们不去追溯前朝往圣,至少从毛泽东领导下的新中国开创至今,一代代国家领导对传统文化都十分重视,进行了大力重申与弘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毛泽东时代,国弱民贫,内外交困,除了肃清一定程度上的阶级矛盾,最主要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战天斗地大力发展生产力,搞好物质生产,但他依然强调:“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①
继毛泽东之后进入邓小平时代,国家推行改革开放,人们物质需求的满足程度远远超过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不过“仓廪实而知荣辱,衣食足而知礼节”。②加之特殊时期让全国人民陷入精神失常“群魔乱舞”的癫狂状态,教训惨痛。所以,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③“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④
201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也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⑤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深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⑥
可见,中国的数代国家领导人都充分认识到了文化特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与价值,都着力强调了继承和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并且,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一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和谐发展,从来都是与文化等因素共同合力、协同作用的结果。继续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之必须。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然而文化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却相对滞后,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一方面,在现代物质文明的冲击下,作为中国文化源头活水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衰微,甚至消亡;一方面人们好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潮中被裹挟着前行,精神文化层面上较合适、较完善的新体系又尚未得以建立,茫茫然“上不着天下不立地”“上不敬天下不畏地”。这也就完全可以了然近年社会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例如“老赖”类型的诚信危机;“他人有难,怕被讹,不敢相助”的道德滑坡;离婚率持续攀高;自杀率不降反升;心里失衡精神失范的各类案件层出不穷;“各地特别是农村赌博之风盛行情景”;反贪高压下的“官场现形记”;“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等“没文化”现象;不少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后继无人”……这些又必然会掣肘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同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阶级矛盾,解决的主要方法是开展阶级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将历时百年甚至更长,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该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的主要方法是大力发展生产力。⑦时至今日,我国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主要的解决方法没有变,然对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主要解决方法的具体表述有些许的变化。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⑧
“物质文化需求”变成了“美好生活需要”,需求的范围更宽、层次更深;“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成了“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力落后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观,现在更要特别强调和重视的是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所以习近平在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之后继而明确要求:“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很显然,文化也是发展的要务之一。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事物是普遍联系且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当今的习近平新时代新思想,说到底目标都是兴国安邦,建立起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让国民有较好的获得感与更强的幸福感。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强。审时度势,现在中国的时势与国情均充分表明和决定了:应该和必须大力重视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扎实搞好文化建设。这不仅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之所需,亦是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内力之所在。
新时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与转型,呈现出高度工业化、科技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的思维模式又附带出了极强的人口流动性,社会正在从“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日益“去中心化”,乡村的空心化、空壳化越来越严重。
因此,当今时代的我们更需要传承与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坚守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时更新充实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真实,回归生活,助力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时势之所趋,时代之所需。
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详细阐述了其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犹如中国的京剧,是国粹,具独特性。
那么,文化,尤其是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究竟可以为我们的国家和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些什么呢?
文化,尤其是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重要内涵与价值的彰显能为我们的国家和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异常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我大中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是我国珍贵的文化宝藏。这些丰厚的优秀文化资源,不仅有文物、遗产、文字,还有儒释道、君子、乡贤、中医药等文化和戏剧、曲艺、歌舞等艺术。
之所以要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充盈着中国智慧,蕴藏着中国理念,凝结着中国精神,是文化自信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根基。同时,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它与时俱进地鲜活灵动起来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其重要价值充分展示出来,巨大能量充分释放出来,让更多的普通百姓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感知中国风范,坚定文化自信,沐浴人文之光,创造经典华章,在点滴间汇聚起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
文化,也只有文化,能如DNA般具有超强的稳定性与独特性的特质,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人类的骨血中,并实现代际相传。在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中华民族最为可贵的精神标识和伦理品质,其核心内容已然成为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就如人之所以为人,你之所以为你,这种本色的保持和其在世界上的独一无二性,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内涵与价值的世代传承与彰显。
比如在家国情怀方面。从公元761年伟大诗人杜甫在战乱频仍、流离失所之时所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到于谦的“但愿苍生倶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时刻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谨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考量。其实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密码,一直都是这样薪火相继,赓续相传,越千载而相接,历百代而共鸣。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⑨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想处理好事情,必须要把握因果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世世代代的人民大众创造的,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它丰厚的资源蕴藏了巨大的能量,是一种强大的软实力,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外交战略、文艺发展等的源泉与滋养。并且“以史为镜可以明智”,十分值得今人后世学习与借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许多多的经典和思想精华。“民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要求治国者重民生的民本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敬老孝亲尊老爱幼美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治学之道……儒释道等各家各派思想中对为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经世致用、人伦关系等都有相应的阐述。“大道相通”,终极目的都是引导人心积极向善。
这也是为何“孔子学院”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 “经典咏流传” “信中国”……会在时下兴起并被大众纷纷点赞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既然文化,尤其是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此之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它呢?如何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的正能量呢?
毛泽东同志提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⑩邓小平同志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11]概而言之,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我们应该秉持的最基本态度和理念,这也与40年前“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宗旨和原则是相一致吻合的。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因为,众所周知,大多数的思想文化,一般都有其时代性,有其特定的内涵外延,也即有一定的边界性,除了最基本的底线和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放之何时而皆通的至理名言。比如“孝道文化”,其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古今就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时“父母在不远游”,那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主要以耕种的方式亲朋好友“家族式”聚居在特定区域内,而今社会,工业化转型、城镇化加速,人口的流动性超乎寻常,有谁还坚守“父母在不远游”,那必将被世人耻笑为“愚孝”。反而“远游”成了常态。自己能有更好的发展,能为父母提供更充足的保障,这才是现今社会广为认可的“真孝子”。
再拿“乡贤文化”为例。中国乡贤文化,积淀久远,底蕴深厚。它是世代乡土社会在精神文化层面的一种深层次追求、崇尚与表达,是一种归属感与秩序感的认同,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探寻文化血脉,张扬固有文化传统的一种精神原动力,也是现行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直接嫁接并开花结果的老树新枝。乡贤们直接而持续的感染力与影响力代代传承延续,深深影响着乡村秩序的维持与稳固、乡村社会的治理与发展。但是,乡贤文化又同时具备乡土性和时代性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背景的变化,乡贤文化的精神要旨没变,对乡贤的认定标准、乡贤的功能架构及乡贤活动的表现形式等内涵外延都已然发生了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变化。例如“乡贤”本是一个源出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语词,乡贤文化本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农业文明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信息化、生态文明时代,如何寻找其源头活水,从乡土文明中提取合理成分?如何实现其从传统向现代的合理合法成功转换、转化?……这都是些很重要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
所以,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与日俱新、与时俱进。这是追求与梦想,也是责任与使命。因此,新时代之所以要继续大力发展传统文化,这是国家兴旺发达之必备,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之必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重要内涵与价值之彰显,是文化自身发展之必然。
注释: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34页.
② 《管子·牧民》。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8页.
⑤ 十九大报告。
⑥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119-122页.
⑧ 党的十九大报告.
⑨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⑩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页.
[11]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