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刍议

2018-03-28 19:59:56曹盛泉
四川水泥 2018年12期
关键词:支模合理性钢管

曹盛泉

(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 厦门 361000)

1 高支模施工中引起施工事故的原因分析

1.1 直接原因

(1)支架设计存在问题,难以为为工程提供具有高安全系数的承载保障。例如如果支架在浇筑、以及荷载加大的时候,非常容易因为其突破临界极限应力、或是发生位移的部分出现破损,降低其稳定系数,从而造成支架坍塌事故。

(2)支架施工中存在问题,直接的承载力不够充足,致使其不能够在支架的实际荷载中加大时候保障安全,或是其实际承载力已经降低,这也会成为影响安全的因素所在。例如支架局部丧失稳定性,从而造成整体模板支架的坍塌事故。

(3)施工时候承载存在问题,主要是承载力不够均匀,整个支架有承载力比较薄弱的部位。这会导致就算荷载正常,也会造成承载薄弱部位发生局部坍塌。例如支架施工发生了局部坍塌,从而会对整体造成冲击以及拉力,从而引发整体支架坍塌事故。

1.2 技术原因

(1)架体因为受到了超过其承载的荷载,或是架体出现了不良变故,从而造成其非原设计受力情况的破坏。

(2)架体、杆件、以及节点等荷载超过其实际承载。

1.3 管理原因

(1)施工单位过于重视工程工期,“安全第一,生产第二”成为施工单位的口号,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从而引发了施工事故。

(2)施工单位缺乏安管理相关制度,安全管理工作没能落到实处,使其流于形式。例如某项目施工单位没有进行支架验收,也没有对施工现场的脚手架或是扣件做相应的检查以及验收,(施工单位的监理人员: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或者是管理人员)对现场支架搭设的非规范化操作等视而不见,这些都成为后期事故中的安全隐患。

(3)监理单位没有发挥作用。例如某项目监理单位没有派监理人员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理,对于发现的违规操作也没有进行及时阻止。

(4)项目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虽然发现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对此也做出了整改要求,可是没有对整改情况进行后期跟踪,使整改流于形式。

2 某项目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

例如某项目属于住宅项目,总工程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左右,有一层地下室,建筑每层高度在4.8到7.4米左后,梁截尺寸1×1.5米、1.3×1.5米、1.8×1.6米等,板厚在0.35米、0.6米、0.8米。梁支架立杆利用直径为48毫米钢管,支架立杆钢管横向间距在0.6米左右,纵向间距在0.45米左右,利用18毫米厚夹板的底模,侧模为0.18米厚夹板,主龙骨利用双木枋,属于高支模的范围之内。

2.1 施工的工艺流程分析

每个工程都有自己的工艺流程,该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将轴线放出,同时将线放置在梁位;第二,将水平确定,同时做好标高控制;第三,搭设支架顶部;第四,在钢管托托板之上架设对应的梁底木枋龙骨;第五,将梁底部和侧面的模板进行安装;第六,在钢管顶托托板上架设对应的板底木枋龙骨;第七,安装楼面相关模板;第八,对梁板的钢筋做绑扎处理;第九,对隐蔽性的项目做对应的验收;第十,对梁板的混凝土做浇注处理;十一,对已经浇注好的混凝土进行维护;十二,测试混凝土强度,如果已经符合设计强度,即可对顶托做调整;十三,将梁板的模板进行拆卸,同时进行清洁处理;十四,将水平的拉杆和钢管的顶架进行拆卸[1]。

2.2 搭设钢管支架的顺序

项目在实施工程中会进行搭设钢管支架,要保证其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也要按照具体的顺序进行。该工程的搭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在地面上做好轴线和梁位放线处理;第二,做好水平拉杆标高的控制;第三,将梁板竖起来进行安装;第四,在钢管托托板之上架设对应的梁底木枋龙骨;第五,对梁底和侧边的模版进行安装;第六,在钢管顶托托板上架设对应的板底木枋龙骨;第七,安装楼板相关模板;第八,做好模板、以及支顶的验收工作;第九,对梁板的钢筋做绑扎处理;第十,对梁板的混凝土做浇注处理;十一,对已经浇注好的混凝土进行维护。

2.3 确保施工措施的合理性

为了保证施工的合理性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搭设支架对的相关钢管以及配件等质量一定要合格,要做严格验收,禁止应用质量不过关的相关材料;第二,进行搭设以及拆除支架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是专业人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考核;第三,在进行支架搭设之前,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对应的技术以及安全知识培训,保证其操作的规范化以及安全性。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安全措施,例如安全帽以及防滑鞋等;第四,支架搭设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在确认合格之后方能投入工程中使用;第五,如果需要浇筑砼 ,仍需对支架做检查,保证安全无误后才能进行操作;第六,工程中会进行混凝土浇筑操作,在此操作中支架下部分要设有照明设备,并且操作要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木工要做好支架巡查工作,要时刻检查板以及支顶问题,一旦有问题,要立即停止作业;第七,利用泵来传输混凝土时候,需要一边浇筑、一边捣,同时做平整处理,严禁混将凝土堆放在管路出口地方;第八,如果模板需要拆卸,需提前报备,经相关部门同意后方能拆卸;第九,拆除过程中也应该严格按照拆除流程进行[2]。

2.4 确保拆除措施的合理性

为了保证拆除的合理性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拆除时候需要提前做报备,取得同意后,方能开展拆除工作;第二,一旦开始拆除,需要设立相应的警戒区,同时要有明显的警戒标志,要有专门负责警戒工作的工作人员;第三,支架拆除工作应该有专人进行监督、指挥,应该同时进行,拆除顺序和搭设顺序是相反方向,先搭设的部分需要最后拆除,后搭设的部分需要首先拆除,从顶部往底部开始拆除;第四,拆除支架时候需要搭设临时脚手板,工作人员需要在脚手板上工作;第五,拆卸过程中不得应用硬物做击打;第六,拆卸后的材料需要逐层传送到地面,不能发生抛掷等情况;第七,如果钢管以及配件已经拆卸完成,需要做好回收工作,第一时间将其清理、运送到地面。

2.5 确保监测措施的合理性

为了保证监测的合理性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工程的班组负责每天安全检查,工程部每隔七天做定期安全检查,施工单位每隔三十天做定期安全检查,这些检查都应该形成纸质记录。第二,日常检查一般需要检查杆件是否合乎规定、底座、立杆、扣件等有无松动等情况;第三,一旦遇到暴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需要对支架做全面检查;第四,如果要进行浇注以及捣梁砼,工程部需要对支架做详细检查,一切正常后方能开始操作,浇砼时候,一旦发现支架有位移等现象,应该立马停止作业。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解决,并进行上报[3]。

3 结束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对工程现场的施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是建立在高支模施工技术规范化操作的基础上。如果高支模施工技术没有严格按照要求以及流程进行,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还会造成安全事故,影响工程工期,也难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不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建立。因此施工单位在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候应该意识到其规范化操作的积极意义,通过采取积极措施来保证施工、拆除、以及监测等方面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支模合理性钢管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浅探输变电钢管结构的连接方法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新闻传播(2018年4期)2018-12-07 01:09:34
ACS6000中压传动系统在钢管轧制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26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