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帅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高校学术型社团在高校教育人功能需求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也是学风建设的新载体、更是开展“双创”的驱动力。从国家层面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肯定了大学生社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颁布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指导与完善了高校社团建设工作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而在学校层面,学术型社团初步形成了由学校教务处和学工部、校团委为先导,各学院教学副院长、学生副书记负责具体落实“四位一体”管理体制。
“艺术从一开始就是主观的,但是使之获得生命的技巧却把它从主观性中挽救出来,并且使其成为普遍意义上的交流的一种载体。”艺术类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行为习惯,均有其特殊性;学生课程设置、知识结构形成、理论与实践衔接与其他学科有着较大的差异;学术型社团的形成与发展,存在着多元化的特性。
综合性高校中的艺术类社团基于此,有了不同学科背景间的互动与实践。作为课堂的延展与创新意识的实践之地,社团成员间不同知识背景的碰撞成为创新模型的孵化基地。艺术学门类的社团已不单纯是丰富校园艺术氛围、参与学生精神文化构建、活跃学生日常生活的载体和手段,“艺术”以其不断外延的学科特性、逐渐参与到不同的学科门类之中,更为活跃的介入到创新思维训练领域之中、成为活跃学生“视界”的主要途径。
在当下多元的艺术创作时代,美术人才的培养机制与当代艺术人才应具有的素质需求之间发生错位,当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生产机制有着鲜明的转换,更为强调艺术家由主体情感表达转向对外部世界的介入;以学术型社团为先导的第二课堂,可以培养学生介入社会的意识,承担起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的责任;在艺术机制中,艺术创作主体与策展人、批评家的互动和协作;而未来的艺术工作者亦同时承担着与不同人群对话交流平台的职责。
艺术类学术型社团与艺术机制的转换是相辅相成的,学生介入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对未知领域的对应能力、适应能力、创意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面对更为实际与专业的学术课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公共精神与担当意识的培育。
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注重高扬的人文精神、拓展学术视野、重视思维训练、关注新兴媒介、强化介入能力的培养;重视由以制作技术相混合的“技艺”向作为人文精神视觉文化产物的转换。在基础学习阶段,如何以高视野和大格局来审视与制定未来的发展是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之外,深度思考的问题。潘诺夫斯基将生活划分为“行动的生活”和“沉思的生活”,而社团即是以“问题”的眼光审视平常的生活,在责任与宽容的人文情怀中,学习包容和理解。超越知识的谱系,享受人文的情怀。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以社团为平台,与多学院、多学科交叉教学;学生教学由学科中心论向人文艺术转换,学生社团自主研究和实践,正是践行这一路径的方式之一。
随着高校管理信息化、科学化和数据化日益显著,以社团为单位的学生团体已不拘囿于传统团队的管理模式,艺术类社团更以艺术化的思维,为社团组建与管理探索更多的途径。在社团宣传、活动监管、财务管理和信息处理中,大数据的处理模式通过CI设计与UI优化,已经介入到组织框架与制度管理中。而依托于艺术设计学的知识储备与各学科展开互动,在公众平台、网络主页和软件平台等虚拟平台中,进行社团线上体验和操作,亦成为社团发展的趋势之一。在“互联网+”等项目的催化下,以“互联网+”思维介入社团管理亦渐成常态。
而传统社团模式中,所逐步树立的教师主导、互动教学,学科交叉、年级相错、以老带新等多种运行方式,也成为线上运行的主题模式,在环境、时间和效率中都得到提升。
新时期以来,以复合型人才为主体的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多学科互动与交流成为学科研究和教育的新常态。艺术学学科的兼容性与多维度人文素养熏陶,逐渐的融入各个领域之中。以此为基础,学生在参与艺术类社团的运行过程中,不仅将新的研究视角、学术理念和管理模式带入社团中使之进一步优化;社团亦将融合不同学科背景和人生阅历经验的成果,影响到每一位参与者,这种双向互动影响、共赢的运行模式逐渐在高校中形成良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