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涯理论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探析

2018-03-28 22:56
关键词:课程体系核心素养

杨 云

(1.重庆师范大学 教务处,重庆 401331;2.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 重庆 400700)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应对新时代所带来的挑战,不少国际组织、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思考并研究当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这些框架已经或正在或将要对学校教育及其课程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一、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缘起

1997年末,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核心素养框架项目,即“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理论和概念基础”,简称“迪斯科”计划(DeSeCo)项目,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此项目启动了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的研制工作,并明确提出:素养(competency)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1]。每一个核心素养均需满足三个条件:(1)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2)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3)不仅对学科专家重要,而且对所有人重要[1]。随后,欧盟开始对核心素养深入研究,并向其成员国实现核心素养目标提供参照框架。接着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西方主要国家相继提出了各自的核心素养。

2013年,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受教育部委托,带领科研团队启动《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并于2016年9月20日公布研究成果。林教授的研究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2]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大维度构成,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又细分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和技术运用18个关键表现[3]。同时,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4]。这表明,核心素养不仅是基础教育,也同样是高等教育需要追求的。在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层次的教育中,高等教育处于最高层次,是培养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最后阶段,是学生走向社会显现学生素养的关键时期。

另外,国内一个研究团队(北师大师曼等)梳理了全球29个核心素养框架中的素养条目,得到9项超越特定领域的通用素养:(1)高阶认知:批判性思维、创新性与问题解决、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2)个人成长:自我认知与自我调控、人生规划与幸福生活;(3)社会性发展:沟通与合作、领导力、跨文化与国际理解、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5]。本文运用职业生涯理论,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并就发展高校大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思考。

二、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涯理论依据

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相比,大学生的教育方式更具有自主性和个性化,因此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也不尽相同。本文基于职业生涯发展视角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依据。

(一)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遵循生涯发展的阶段特征

大学阶段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步入社会的最后阶段,在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时,必须兼顾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让大学生职业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更加有效,本文在梳理生涯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生涯发展理论、社会学习与决策理论作为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理论支撑。从生涯发展理论的角度看,对大学生(19到23岁阶段)而言最重要的职业发展行为就是职业偏好的具体化,即在初步了解自身职业偏好的基础上,通过对自身和职场环境的持续探索,将一个大的职业方向缩小为一种(或几种)具体职业,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进而着手实施。这意味着,高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生职业发展应当遵循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特殊阶段特征,在聚焦解决核心素养发展问题的同时,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建立生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素养”与“核心素养”二者有机融合

核心素养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时代所需要的素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核心素养还需要具备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能力和素质,二者互相重合叠加,有机融合。从社会学习与决策理论的角度看,学生职业发展过程是一种在“职场环境要求”和“个人期待”之间不断达成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个体为获得持续的职业发展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职场环境要求,同时也是在自我建构。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性经济形势的快速变迁,职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大学生越来越需要为自身的职业未来负责;与此同时,与以往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追求和彰显个性。这意味着,无论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发展模式,还是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高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能力素质都不应仅仅是以学校或教师为主体的单方面输出,而应注重大学生自身的参与和体验,提升他们在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

同时,核心素养是每名社会成员为了顺利地生活和工作所需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与态度,强调的是教育价值功能与过程本位导向,面向的是社会全体成员[6]。核心素养的共同性、基础性使它有别于具体职业中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成功完成每一项专业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强调的是就业训练价值功能与结果本位导向,面向的是特定行业人员[6]。大学阶段,大学生既是社会成员,既要发展适应时代需要的核心素养,又要按照学科专业来进行学习,发展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素养,为即将进入职场就业做好准备。如此以来,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培养专业素养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三、基于职业生涯理论的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略

借鉴国外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中的素养条目,结合我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当今时代需要,笔者认为大学阶段将从专业知识、信息整合、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社会参与以及国际视野等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素养。既满足国家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又满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一)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文化知识素养

大学阶段的文化基础素养培养应遵循“多阶段、宽平台、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路,针对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围绕提升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这一主要任务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即课程总体规划。它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7]148。具体建设任务和内容包括知识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建设、能力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人文素养培养体系建设以及课程标准和优质课程教材资源建设四个方面。

1.重构知识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坚持学科培养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知识、能力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现实实践与人才培养的前瞻性相结合。做到基础知识面宽、专业知识面专、知识交叉渗透性强,按照“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核心课程平台+专业方向课程平台+就业迁移课程及训练平台”,多模块模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阶梯形课程体系来提升学生知识素质。

2.构建能力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在加强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实践教学的思想指导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构建“教学阶段+课程平台+能力训练模块”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3.建设人文素养培养课程体系。为了提升大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传统文化与国情、人生观世界观与方法论、文学艺术等三个课程模块。其中传统文化和国情课程模块的开设是为了塑造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课程模块的开设是为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文学艺术教育课程模块的开设是为了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4.重建课程标准及优质课程教材资源。根据“多阶段、宽平台、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建设总体思路,打破常规建设课程标准及优质课程教材资源,平台课注重标准和教材建设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模块课注重标准和教材建设的独特性和实践性,课程群注重标准和教材建设的系统性和深入性。

(二)实现数字化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信息整合与自主学习素养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今天的教育领域中被广泛运用,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信息整合与自主学习素养。

1.建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信息整合素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学习者自主学习模式作为课程教学方式,把实现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教育目标,把学生的“能接受”“满意度”作为评价的标准[8]。通过学生“学”的模式变化促进教师“教”的模式改革,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构建起自主学习的教学新模式。依托便利的互联网络、媒体资源、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构建起有效的质量保证与监控,有效地推行学生自主学习,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课后学习的主要形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学习力的重要手段,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合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利用在线教育激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素养。自主学习是学生主体自主性充分实现的一种学习活动[9]。在利用网络教育条件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其实质是有教师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角色定位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能力的主动接受者、积极构建者[10]。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帮助、支持和服务。教师的职责转变为提供教学信息,指导学习活动,支持学习过程,帮助知识意义建构和评价学习效果;学生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要求,结合不同专业和课程教学特点,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手段,开展教学与专题交流和研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这样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组织“交互式”学习交流,教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互动的机会,在学生学习观念和方式转变中发挥“主导性”作用,推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形成,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11]。

(三)实施学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

创新能力是本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高校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当下我国大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实施大学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其具体途径为:

1.成立学生科研能力提升指导小组。大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往往对专业领域的科研产生一定兴趣,但缺乏研究方法和聚焦研究内容的能力,需要导师的引领。应该分院系遴选责任心强、治学严谨,能对学生的学习、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环节进行具体指导的教师,尤其是具有跨学科专业领域的教师,成立学生科研能力提升指导小组。学校应明确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是指导教师的职责,并将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工作纳入教学考核体系。

2.建立学生科研兴趣小组,开设学生科研创新论坛。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保护和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支持学生成立专业性科研社团、科研学习小组等。在老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开展学术研究,不断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结合专业特色,学校设立学生科研创新论坛,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论坛可以采取竞选招标办法遴选主讲学生,鼓励学生通过论坛演讲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对于优秀演讲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3.完善学生科研激励机制,建立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长效机制。建立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制度,设立本科生科研创新基金,除了常规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外,由学校资助本科生申请研究项目,激励本科生做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设立科研训练学分,完善参与科研提升计划可冲抵实践或创新学分的机制和办法。对于优秀者学校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奖学金评定、优秀学生评选、推免研究生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科研创新素养的培育工作。

(四)打通第一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社会参与素养

基本知识传授和共性教育在第一课堂实现,这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第二课堂作为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在塑造人格、激发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职业通用技能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无法替代的价值正日益突显,成为了高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环节[12]。

1.实施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分层教育模式,提供不同类型学生都能参与实践的渠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关注学生兴趣爱好个性化发展,尊重价值取向多元化,高校应当及时调整教育理念、提升教育品质,努力提供个性化教育需求。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个性差异与需求,既保证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够为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提供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真正落实因材施教,让学生成长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从源头上实施大类招生,从新生入学开始,根据学生个体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结合生涯工具测试结果,设置三种人才培养定位:一是研究型人才,二是高级应用型人才,三是专长应用型人才。

为了实现不同的培养目标,设置与之对应的三种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一是建立分层教学的基础课课程体系,二是建立分层教学的专业课课程体系,三是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13]。依据不同的培养人才方案,在学校和社会配套建立相应的培养学生技能和素养的各类第二课堂,比如建立与专业相关的见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从培养方案上充分保障实现学生社会参与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2.融合第一、二课堂,紧贴学生发展特点,搭建丰富多彩的锻炼平台。坚持能力为重,素质为基,创新为本,综合设计,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创建兴趣小组或学生社团,通过教师指导和同学间的交流和探索获取自我成长,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素养。兴趣小组(社团)可以分为职业技能养成类和学术类两类,每个小组可以聘请1~2名专任教师作为顾问或参与活动。职业技能养成类的兴趣小组(社团)可以针对专业培养的技能需求来分别组建,小组可以紧密结合行业或职业岗位的特点和能力需求开展实践活动,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起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学术类兴趣小组(社团)则以探索、学习为引导按照现有学科分类,立足于学术水平提升。通过科学实验、学术论文写作、学科前沿问题探索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甚至继续深造的兴趣。也可以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兴趣小组对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强调课堂知识在课后的拓展与应用,课后活动依赖课堂知识的指导。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每学期还可根据专业培养计划组织专业知识大赛、辩论赛、创业大赛以及各种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营造以一种以赛代训的学习氛围。竞赛包括各级挑战杯、各类专业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一系列的学生活动。通过参与实战,极大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将来从容应对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除了各种竞赛以外,第二课堂的内容和活动空间还可以向校园以外延展,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场地开展职场认知与实践活动,并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员作为活动的导师或评委。

3.完善第二课堂学分认证办法。为了更好地配合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档升级,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倡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类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高校要不断完善创新实践学分的认定和管理制度或办法,有效地保障第二课堂良性发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五)开展海外合作办学,拓展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高校办学国际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将影响大学生国际视野、知识领域、就业范围。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培养国际型人才,主动为经济全球化服务。

1.开拓海外合作办学领域,培养国际化人才。把国际化人才分为两种:一是理想主义的,即主要培养学生的全球相互依赖的意识,增进国际间的理解;二是实用主义的,即主要培养学生将来在国际社会环境中工作所需要的一些知识和技能[14]345。具体而言:(1)充分利用中国走出去的政策,开拓新领域。主动开拓与国外相关高校或研究机构联合培养项目,为双方学生提供到对方学校进行交流访学的机会。根据学校办学特色,通过引进海外名校的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同时,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特点,加强与海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国际化人才。(2)积极推进教师国际交流。以学校与其他国外友好学校的合作办学项目为依托,定期选拔青年骨干教师赴海外合作院校参与教学与科研工作,扩大青年学术骨干出国交流的频率和人数,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的国际化协作领域,培育青年学术骨干的双语教学能力与国际化研究视野。与海外合作院校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和专题研讨会,在遵守相关版权等法律规则的前提下,双方高校教师交流学术信息和学术资料,促进教师进行国际间产学研合作。

2.丰富海外合作形式,扩展学生就业途径。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实力和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企业不断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这需要高校毕业生要能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走向全球。具体而言:(1)学历项目与非学历项目。积极拓宽院系与海外高校相关学院间的合作办学领域,争取开拓新的中外合作办学学历项目与非学历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合作项目选择,以培养“多层次、高素质、国际化”的专业人才。(2)单文凭与双文凭项目。单文凭教育是指学生完成学业后,只获得中方院校或外方院校的文凭,这种只获得外方院校单文凭的项目,通常对学生的入学条件要求不高,采用国外大学宽进严出的办法。[15]学生经过几年学习后,即可获得国外合作学校专科或本科文凭。双文凭合作项目一般是学生必须通过高考上线方能被录取,对学生的入学要求比较严格,采用选择双校园“1+2+1”“2+2”“3+1”等学习模式,学分互认,修完双方学分将获得中外两个高校的文凭。通过多种形式的海外合作,让大学生能够获得海外学历和知识,增大大学生海外就业竞争力。

3.探索海外合作机制,规范学生管理方式。随着我国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教育国际合作和交流逐年扩大,为了保障合作培养人才质量,提高合作办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规范合作学校的办学行为,需要探索建立相关教育管理的机制和规范文件。具体而言:(1)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制度。从招生宣传开始,高校要实事求是、高度透明地向学生、家长、社会进行宣传。通过网络、报纸以及新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布合作项目的办学信息,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利益[16]。(2)建立中外合作办学运行机制。首先,健全组织机构。为了更好处理中外合作办学双方之间各种事宜,保障合作项目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高校应当成立相应的机构,专门负责合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其次,统一管理合作高校学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等。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由学校和国外合作院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最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做好出国学生跟踪服务。教学资源不仅是互享图书、电子等文献、数字资源,还包括优秀师资的互聘等资源。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查阅学生的成绩单以及学习分析报告,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等,督促国外高校培养的质量以及学生获得各类证书符合该国的标准和要求。(3)建立有效的海外合作办学评价机制。在实施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设立相应机构对海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监管和评价,包括:外国教育机构开设的课程和引进的教材,我国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其进行审核;对于颁发外国教育机构的学历、学位证书的项目,设立相关的认证机制,确保培养的水平不低于该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的标准和规定,才能保障海外学生的培养质量。

总之,基于生涯理论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是新时代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的要求,也是学生适应新时代职业发展的需要[17]。普通高等学校在探索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时,需要结合新时代学生职业发展对专业素养的新需求,做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深化高等学校内涵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8]。

[1] 张华. 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 全球教育展望,2016(4).

[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914/c1053-28714231.html,2016-09-14/2017-10-27.

[3] 汪瑞,林杜悦.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N].中国教育报,2016-09-14(9).

[4]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7054/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

[5] 师曼,刘晟,刘霞,等.21 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

[6] 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 中国教育学刊,2016(6).

[7]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8] 胡洪彬.大数据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9] 刘畅.学生自主学习探析[J].教育研究,2014(7).

[10] 陈最华. 构建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措施[J]. 中国远程教育,2004(8)上.

[11] 敬菊华,彭春霞.运用微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12] 张婉婉. 高校第二课堂开展现状及对第二课堂实施学分制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10年(6)上.

[13] 罗学科,张轶. 整体推进,因材施教——北方工业大学素质教育的探索[C]//2013年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年会暨第三届高层论坛论文集,2013.

[14] 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15] 杨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初探[J].教育评论,2004(4).

[16] 于险波.“双校园”模式中外合作办学运行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5).

[17] 刘学敏,秦锐.文化自信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策略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3).

[18] 侯丽习.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探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2).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