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 攀枝花学院
功能翻译理论诞生于对形式语言学理论研究缺陷的发生之时。面对形式主义理论不能解决的语言问题,功能翻译理论的提倡者提出了关注语言功能的研究转向。语言交际功能的关注、语篇功能的关注以及对语言社会功能的关注,使传统语言学的研究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从而把功能理论运用到了广泛的翻译之中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从而有关功能翻译理论的研究成为了翻译者及其翻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功能翻译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应该有其与众不同的方法。对于这些创新方法的研究与创新运用问题的探讨,更能发挥其应有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基于这样的目的,准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诞生及核心内涵谈起,对其创新性运用的问题进行一个专题性的说明。
功能翻译理论的诞生与其核心内涵的解析是后续解析其创新运用与创新注意问题的探讨的前提。因此,在这一部分的解析里,重点谈及两个问题,一是功能翻译理论的诞生背景;另一是功能理论的核心内涵。
功能翻译理论的诞生是基于对语言形式研究的不足。换而言之,因为对形式主义语言学研究不足的发现才诞生了功能翻译理论。形式主义语言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随着形式主义语言学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面对复杂的语言问题,形式主义语言学研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语言问题。进而在总结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形式主义语言研究自身的局限性来源于对语言使用者、语言意义、交际语境的忽视。从而使更多的语言问题无法得到清晰的说明与解释。如果说上述这些是基于语言学层面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思考,那么在翻译的层面上,功能翻译理论的诞生则使翻译更加关注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基于翻译而言,翻译的文本主要会涉及到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呼唤型文本的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的研究者凯瑟林娜·莱斯的文本类型论与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的整合促进了功能翻译理论的诞生。与传统的形式主义语言学相比,功能翻译理论更关注语言聚合对意义的影响;从另一层面上讲,功能翻译理论更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修辞意义。因此,在翻译中,翻译原则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适用于普遍性翻译的原则,另一部分是解决特殊问题的翻译原则。但是无论哪一种翻译原则,在其翻译过程中都应该以目的法则和忠诚原则为核心。只有达到了翻译的目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完成了语言交际的目的,翻译才是成功;而在达到这样的忠诚目的,翻译又必须忠诚于原文的表达,其中包括语义、语气等信息都应该在翻译语里得到真实的转化。否则,忠诚原则就无从谈起。在这样的思维下,功能翻译理论得到众多翻译者的青睐。
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构成有两个层面上的解析:在第一个层面上,翻译功能理论的构成是指各项翻译理论分支;在第二个层面上,所谓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构成是指对前者的细化。即具体的理论内容。
在第一个层面上,翻译功能理论的核心构成是这样的: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框架包括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以及诺德的功能加忠诚法则。[1]从这段引文里可知,翻译功能理论是由文本类型论、翻译目的论与翻译行为理论构成的。在第二个层面上,由于文本类型论等构成理论的持续发展,其功能翻译理论的内涵也呈现出了不断变化的趋势。具体而言可以归纳如下:首先,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该选择不同的翻译方式。在翻译中,对于信息化文本应该最大化地保证信息的如实传递;对于表情文本而言,应该关注如何突出文本的美学特征,以保证情感与态度传递的正确性。其次,针对翻译目的论而言,它要求在翻译的过程彰显一定的“目的”性。对于这里所强调的目的性应该有更为广泛的理解,即翻译文本创作者的目的性,也要应该有翻译文本阅读者获取信息的目的性,甚至还有翻译者翻译的目的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翻译的目的性也是体现着翻译功能性的一种方式。
功能翻译理论的创新运用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分析:在理论的层面上,功能翻译理论应该与其他的翻译理论结合使用;在实践中,检验翻译的效果应该坚持多维的标准,从而才能确保功能翻译理论与其他理论结合的指导作用。
任何一种翻译理论都不能解决全面的翻译问题。对于功能翻译理论也是一样,虽然它本身具有其他翻译理论所没有的优势,但面对具体的翻译现实,它也仍然会体现出自身的不足。因而,与其他翻译理论的整合并形成一种翻译上的互补,无疑才是最好的选择。例如,面对“九华佛茶,润世清心!”这句广告语,有人把其翻译成 Jiuhua Buddhist Tea,moistensthe worldand clears the heart!这则广告中,原广告语中的“润”为“泽被”之意,而在目的语中被译为‘moisten",被理解为“湿润”之意。此外,原文中“心”和clear搭配在一起,会被误解为“清理心脑血管,保心脑健康”[2]根据这个案例可知,在广告语的翻译中功能翻译理论应该与对等翻译理论结合,否则,上述错误就绝非个案。因为,在英语里与汉语“心”相对应的是“mind”。
在翻译实践中,功能翻译理论与其他翻译理论结合最后的途径就是采取多维的评价标准检验具体的翻译结果。根据对这些多维的评价及时总结功能翻译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解决,从而拓展功能翻译理论。既然是一种翻译理论,那么它的翻译实践就应该涉及到全部的翻译问题。因为在现实中文本区分绝非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这样的分明。在许多文本中,信息与情感的结合似乎更为普遍。因此,为了探讨功能翻译理论中存在的局限性,我们应该拓展翻译的范围。通过对诸多文本的翻译了解或者说探讨其相应的解决办法。在一则有关功能翻译理论参与商务英语翻译实践研究的文献中,研究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该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的指导作用,认为对该理论的研究,可提高商务文本的翻译质量和学术研究地位,夯实商务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3]从这段引文可知,功能翻译理论在参与商务英语翻译的实践过程中,既是运用功能翻译理论解决现实翻译问题的过程,也是通过翻译实践完善功能翻译理论的过程。这就正如前边有关广告的翻译而言,当我们发现功能翻译理论面对广告的翻译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想到功能翻译理论与对等翻译理论的结合问题。进而使我们想到各种翻译理论之间的彼此互补,既能提升翻译质量,又能促进翻译理论的发展。
功能翻译理论的创新运用源自于对功能翻译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拓展性翻译实践遇到的问题就能实现对其理论与实践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