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日报社,河南 漯河 462000)
现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弱化了以往报纸的主流作用,同时报纸记者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人都能发布“新闻”,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记者”。在这种大环境下,报纸记者应该寻求新的定位。新闻记者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专业标准也是和职业相对应的,在现如今新的大环境下,报纸记者更应找准目标和方向,重新定位自己。
新闻工作者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是利用媒体获取公共权力的代表性人物,代表群体表达声音。作为一名报社记者,主要的话语权体现在通过报纸传达声音,但报纸记者也应该注意到自己的声音不是无限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共事务负责,对公共事务产生的影响负责。其职业身份决定了他们是公民信息的传输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新闻记者的声音代表着公共利益,也发挥着舆论监督的作用。
报纸记者应首先作为社会代表存在,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与此同时还需要兼顾文化传播的作用。这就要求,报社记者要具备非常强的专业综合素质,在进行文化传播的时候,要重点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同时还要兼顾舆论监督的作用。这些职能需要报纸记者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公众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闻工作者也是普通人,尤其是在当前网络环境下,新闻突破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机分布,将新闻发布出来,对传统媒体具有影响力。传统纸媒尽管遭到了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但仍然要将发挥党的喉舌作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巩固在舆论监督中的权威性,让新闻信息更为健全、诚信,而且具有广泛的艺术性,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将这一原则作为新闻的评价标准,坚持新闻的客观性,明确新闻信息舆论引导的倾向性,了解新闻行业主要是为谁服务的,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感情倾向,更好地发挥新闻的作用。
网络的出现使得新闻记者的专业话语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服务发生了变化,也模糊了新闻记者的身份。面对这种身份的变化,报社记者就应该迎接新的挑战,这就需要进行重新的自我定位,不断寻求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特别是最近几年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控制权,影响了新闻记者的身份,边界化的影响也变得有些模糊。
新闻线索是报纸新闻报道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报纸记者对新闻线索来源的控制越来越弱化。比如某个突发事件发生后,报纸记者还没有赶到事发现场,这个突发事件的现场照片和视频就已经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开来。
首先,在报纸记者准入门槛方面,要不断提出新的标准、新的要求,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过硬的报纸采编队伍。
其次,报纸记者也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报社要建立自己的新媒体平台,不断充实和丰富新闻的传播途径。
再次,不断提高提高报纸记者自身的专业素质,做到一人多才、一人多能,报纸记者不但要有非常强的文字基本功,还要熟练掌握摄影、摄像,使报社记者再新闻现场就能够通过智能手机发布新闻信息,进而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吸收更广泛的受众。
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必然会刺激传统报社的转型,但无论传播途径如何改变,新闻业的本质不会变。从另一个角度看,传统纸媒和新媒体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报纸记者也多学习新媒体的传播形式,进而做到互融互通。
扩大或改变更能引起读者兴趣的话题,从权威的角度来看,纸质媒体更加专业化。报纸记者不仅要把握自己的定位,也要成为社会的“观察者”,要把自己定位为意识形态的“观察者”,担负着监督和引导的功能。
综上所述,在科技不断发展创新的大环境下,报纸记者要不断地学习、适应。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快速变革,建立起自身的互联网思维,将编辑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灵活把控新技术发展带来的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相互融合的发展契机,适应时代要求,从多方面、多角度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