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下新闻业的发展前景探析

2018-03-28 21:43
传媒论坛 2018年22期
关键词:新闻业机器人人工智能

(甘肃省广播电视学校,甘肃 兰州 730030)

一、引言

2014年中国第一个仿真人机器亮相上海,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正式投入量产,无人智能型公寓在杭州落户,人工智能已经融入多个行业及人们的生活,这让人们不得不对这个时代产生敬畏感。而前不久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在新华社亮相,机器人进军新闻业,更是掀起人工智能与新闻业前景的热烈探讨,究竟人工智能,对新闻业是根本性冲击,还是部分阻碍,是长期影响,还是短期渗透?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二、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新闻的概念

1956年,约翰·麦卡锡的几个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对人类的意识和思维过程进行模拟领域,并给予这个领域一个特殊的名字——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英文缩写名为AI,即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创造出来的智能,它集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实质上,它是对人的意识及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最终是受人类控制,被人类所利用。近年来,人工智能在以远超人类想象的速度在发展,它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新闻业,产生了人工智能新闻,这是高科技与传统行业融合而发展的新领域,普通劳动力将被大大解放出来,人为行动将被机器替代,新闻思想、文本及语言通过程序编码传输,机器人将视听节目表达及表现出来。早在2006年,国外的媒体就已运用人工智能进行新闻写作,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社——美联社,早在2014年7月就已经将机器人运用到新闻领域撰写新闻,我国的人工智能新闻则起步较晚,最早对其进行探索的是腾讯财经,于2015年9月推出新闻写作机器人“Dearmwriter”,目前写作稿件数量已达三万多篇,它主攻生成开发大数据服务新闻和机器人智能算法写作。同时,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阿里巴巴与第一财经联合推出的“DT稿王”也都是运用与媒体领域的专业写作机器人。

三、人工智能对传统新闻业的影响及利弊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持续渗透,人们的生活、新媒体及自媒体对文本传输方式的改变,海量信息涌入移动设备及各种媒体客户端,机器通过算法及数据分析制作的新闻信息涌入人们视野,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新闻媒体,“机进人退”序幕拉开之时,传统新闻行业面临着新的冲击和挑战。

(一)人工智能新闻的优势

目前,人工智能参与新闻生产,它不仅可以协助人们获取、加工、整合数据信息,对数据信息还可以进行分发。程序及代码、机器人本身的特性,赋予其超强的写作能力,对新闻报道能够准确进行,反应速度极快;机器人擅长语言学习及辨别,对其载入不同的语言程序,它可以自动生成各种语言和文字,针对不同的情况需求,它灵活多变以快速做到新闻传播;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依据已有算法对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分发和投放,由此广大用户都可以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事件事物;机器人还具有拓宽报道渠道、扩展报道范围的优势,相比传统的人工报道,它可以突破视野和精力的限制,具备深度挖掘和广度收集信息的功能。

(二)对传统新闻制作者的影响

一方面,不管是人工智能参与自动写作,还是剪辑视频进行后期制作,都是对传统新闻制作流程的基础拟态,对基础编辑将会造成较大冲击,而对深度写作者并不会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辨别信息及知识价值、判断数据真伪、分析解读数据质量等这些决定性因素,依然靠人自身。相比文字编辑,人工智能对视频的处理应会更为普遍。无人机航拍、无人车地面拍摄、无人船的水下摄影,将超越人类拍摄的范围及能力,可以准确拍摄到物体细节;对于图片处理,人工智能也将给人类带来全新的感受和体验,例如,Prisma可以在十几秒内将一本相册或任意拍摄的照片转换成一种特定风格的类型。

(三)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影响

人工智能的发展及不断推进,使新闻业从传统手工、自然人智能阶段跨越到流水线式的大工业时代,从新闻制作的各个流程,内容生产、信息分发发布、信息反馈等方面,进行着新的变革。《纽约》杂志作者Narrative Science称,预计到2020年前后,90%以上的新闻报道都将由机器来完成。美联社则把人工智能新闻业称作“增强新闻”。

当今社会,算法已成为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方式,人们的出行、餐饮及社交圈等,种种搜索引擎的进行无不与算法链接,算法几乎决定着互联网上的一切。之于新闻界,算法的准确及公正决定新闻的准确性及公正性。机器写作的优势无可厚非,但某些时候机器无法挖掘到新闻的深度,有可能造成新闻失真;在追求个性化的时候,对娱乐性的不断放大、对某些主流及社会责任的弱化,保持主流探索方向,确保真实客观及有价值的信息流向市场,是新闻业最大的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下的新闻生产,伦理示范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机器人在现实的使用过程及传播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客观硬件限制及道德判断力的先天不足、对于数据使用没有固定的恒定及评判标准,因而机器智能在内容、媒介、传播效果等方面的使用中,极易出现新闻伦理问题,甚至会出现触犯法律的情况。例如,“人肉搜索模式”,一种与新闻有关的道德上不道德的行为,更有可能在人工智能下被滥用。

四、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发展的思考及应对措施

(一)新闻编辑及记者要擅长理解和表述数据,善于尝试新鲜事物来积累新闻编辑经验

虽然现阶段传统编辑及记者不能与智能化写作的机器人相比,但编辑及记者的分析能力、个性化创造能力及写作复杂句子的能力依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人工智能并非会完全取代记者,而记者则需提升深度报道的能力,与智能报道相配合。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使用算法来分析数据并提供初步草案。通过深入分析、采访关键人物、探索幕后故事,记者将改进报道方式,形成“人机结合”的生产模式。

(二)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新闻生产模式需要创新及探索

随着新媒体及自媒体的不断崛起,新闻资讯在人工智能环境下如潮涌般出现在人们眼界内,信息多样化之外,弊端也逐渐呈现,如何提升信息获取效率成了重点,人们需要对算法推荐来的内容和信息进行甄别和接受异质观点。面对新闻生产的新模式,新闻生产者既要做好监管,又要“修身”。新闻生产机构及从业人员,需要适应时代需求,更要认准并挖掘自身在调查报道、深度报道上的独特优势,借助人工智能来完成复杂的工作的同时寻求一个平衡点。

(三)针对伦理道德,除了加强技术过滤,也对新闻从业人员及机构提出新的要求

首先,要积极发挥人的主体性,做到新闻生产和传播的“人机共生”;其次,新闻机构要增强人工智能技术透明度,做到责任主体更加明确;运用法律法规的约束力,监管和质量相互制衡,以此适应新的网络环境,加强执行力,遏制及打击触犯新闻伦理道德的种种行为,创造新时代下新的新闻传播环境。

(四)程序编写者及技术人员需有社会责任感

人工智能技术由人类发明,供人类使用,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者,保证技术安全及使用安全至关重要,他们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使技术的优点最大化,漏洞及错误最小化。针对发展规模及影响力较大的新闻机构,更要注重技术研发人员的素养培养及责任感,注重提升其眼界和思维,力求与国际及先进技术接轨,取其精华,兼收并蓄。

五、结束语

人机博弈的当下,人类是否对人工智能享有控制权,还是人工智能自主操控人类发展,最终还要看人类本身赋予人工智能怎样的使命。人工智能并不是万能的,它需要人自身对其补充其客观缺陷。人工智能技术带给新闻业前所未有的变革,必将促使新闻媒体由大众媒体向个性化媒体转型,它带给新闻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出现新问题、新挑战,积极应对弊端,人机有效合理配合,人工智能技术将带给人类及新闻业方便,也才能更好地被人类所用。

猜你喜欢
新闻业机器人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互联网为新闻业带来了什么?
人工智能与就业
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数读人工智能
从IPSO看英国新闻业的自律与他律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