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锦龙 孟 莉
(亳州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安徽 亳州 236800)
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7.5%,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学生群体占比为25.4%[1],学生群体中大学生占较大比例。以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为媒介的微媒体时代,方便了大学生的即时通信、网上购物、在线支付、手机游戏、在线教育等,拓展了视野和人际交往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媒体环境给大学生带来新体验的同时,由于大学生媒介心理不成熟、媒介应用能力不足、网络道德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信息辨别能力,有信息匮乏到信息过载带来的诸多问题表明,亟需提高大学生新媒介素养。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为代表的通讯手段,以QQ、微博、微信、微视频、APP等为代表的媒体呈现平台的微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且深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这种以数字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为基础,由许多独立的个体发布点构成的网络传播结构,即是微媒体(Micro Media)[2]。由所有个体面向所有个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微媒体时代有着微型化、便捷性、即时性、交互性、选择性、自由化等特征。作为90后、0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微媒体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数字土著”,无疑是微媒体时代信息接收、传播和发布重要参与者和中坚力量。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个舶来词,由英国文学批评家利维斯首次提出,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其下了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3]。随着移动网络发展,以手机或智能终端作为主要通讯媒介的微媒体在媒介格局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新媒介素养”一词应运而生。安徽大学芮必峰教授认为新媒介素养应该具有正确认识新技术条件下的信息生产、掌握新媒体使用技能、具有理性交往能力,等;蔡骐和李玲则认为主要指筛选、甄别和审核信息的能力[4],新媒介素养是媒介素养在微媒体时代新体现,表现出来的新特征。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生活在微时代,媒介素养也有更高要求,新素养主要是对新媒介知识的感知能力、认知程度、应用能力、鉴别能力,以及应用过程中所遵循的道德法规,等。也就是说作为信息时代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应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对微媒体功能和特性的认知能力;二是对微媒体上信息的识别能力;三是使用微媒体传递信息的能力[5]。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普遍通过微媒体进行交流、学习、游戏,但是,大学生缺乏借助微媒体开展学习活动意识,学校新媒介素养教育供给缺失或不足,微媒体的学习功能常被忽视,应用较少。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的移动设备主要用于打电话、玩游戏、进行网页浏览、收听音频或收看视频,应用于访问专业学习网站或下载学习资料的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学生使用移动设备主要是进行社交和休闲娱乐,且社交和娱乐倾向严重。
移动终端和网络普及促进“万物互联”,大学生“人手一机”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人际交流和获取网络资源,过载的海量信息随处可见,应用成本低廉。低廉的信息获取成本和信息发布成本,都会增加大学生信息应用的随意性。从互联网来到中国至今也就20年左右,从台式电脑加有线网络到智能手机加无线互联,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网络规范和法律监管不到位,网络信息过载与“把关人”缺失造成“信息饥荒”,社会引导不足,有用信息、无用信息、低俗信息万花筒般充斥着大学生生活空间,造成信息源无法管控和信息质量不高,将对大学生造成较大影响和伤害。
微媒体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人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信者,一张照片、一段文字、一条语音都可以在网络中表达个人心情和想法,短时间内就可能有无数人转发,甚至一夜走红。然而,就大学生而言往往处于传播“弱势”状态,大多时候是受信者角色,被传播对象,整体对微媒体的掌控能力不强。大学生处在“三观”的形成期,价值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不足,面对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面对新技术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6],面对网络诱惑自我管控力不强,容易迷失在虚拟环境中。现实生活中的不足、失落会在虚拟网络中有“满足”期待,获得成就感。有数据显示,知名手机游戏《王者荣耀》2017年春节期间日活跃度突破8000万,月流水超30亿;腾讯2017年11月发布的Q3报告显示,智能终端QQ月活账户达6.53亿,微信合并月活账户达9.8亿,年龄21岁或以下用户的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增长幅度最大,这些数据不得不引起我们警惕和反思。
虽然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数字媒介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但他们对媒体的接触多是浏览网络内容、发布微信微博和玩网络游戏等满足生活中的社交和娱乐,对微媒体的选择能力、内容的把控能力、信息的筛选能力和信息的使用能力不足,新媒介素养不高。媒介道德水平低,媒介法律意识淡薄也是新媒介素养不高的重要表现。大学生入世未深,经验不足,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在形成阶段,对网络侵权和网络安全知识了解较少,表现出来的媒介道德水平不高。相对传统媒体,微媒体时代传播者和受信者处在“平等”的地位,信息传播通道为双向传播,这种传播方式迎合了当今大众化传播特征,但大学生面对各种虚假言论、诱惑网站,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加之大学生容易情绪化,以自我为中心,在转发信息、发表言论、宣泄情绪同时,容易逾越道德底线和法律准则,甚至造成违法犯罪。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培养媒介道德,增强媒介法律意识,是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是提高学生新媒介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先加强自身新媒介素养,教师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才能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在日常与学生交往中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效应。
调查研究表明,有过媒介素养教育经历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更高[7]。相对欧美国家,我们国家2000年左右才开始引进媒介素养教育概念,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或者比较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微媒体技术迅速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大学生对微媒体强大的市场需求与新媒介素养教育供给不对称,造成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水平普遍较低。推进大学新媒介素养普及教育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引进规范的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新媒介素养通识课,结合开展相关讲座、报告,开展渗透式教育;二是利用微媒体技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依托当前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搭建立体化校园媒介教育平台和环境,创造实践机会,培养大学生微媒体的感知能力。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不断革新,社会交往方式不断发展,微媒体技术已经以不可逆挡的形式充斥在大学生活中,微媒体时代给大学生带来了新体验的同时,校园里的“低头族、拇指族”越来越多,早晨醒来第一件事是找手机,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吃饭、走路、上课玩手机是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真实写照,学校也使用了诸如在教室安装手机袋、切断网络等手段,但是效果不佳,微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对世界的价值判断。
毋庸置疑,微媒体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到微媒体传递信息的移动性、即时性、便捷性等特征,为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开辟了新途径。既然阻断不了,倒不如顺应微媒体发展趋势,引导大学生借助微媒体技术获取知识进行学习,如点击微视频、观看视频公开课,参加在线讨论,开展在线教育。学校借助微媒体开展思想教育、开展数字阅读、传播校园文化等教育。这样,通过引导微媒体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广泛应用,既迎合了微媒体时代发展趋势,又丰富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使网络信息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我国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受传统大众文化传播思想影响一般采用“保护主义”,在微媒体时代背景下,“人手一机”让人人成为“自媒体”,迅速增长的海量信息很难从信息源把控信息的质量和品位。这种情形下我们应该转变思路,借鉴英国媒体人帕金翰提出的“超越保护主义”思想,不再通过“抵制”、“免疫”来阻隔微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而是让学生置身于微媒体环境中,即作为受众又作为传播者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8],进行社交、娱乐、和学习。学生在参与微媒体活动过程中老师加以引导,辅以媒介教育知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微媒体知识意识,强化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构建和完善,培养大学生新媒介素养。
微媒体多元化的发展,导致媒介信息没有统一的价值观念,有时掺杂个人情感或意识形态,大学生面对真假难辨的媒介信息时,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意识,容易被网络虚假信息所迷惑。因此,在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中应该融入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对媒介信息进行甄别、取舍,多以审视的眼光辨别网络信息,不盲目传播、转发不确定真实性的信息。利用媒介信息开展学术活动时应遵守学术规范,尊重原创作者的权益。加强大学生媒介道德教育和媒介法律意识培养,使新媒介素养逐步内化为大学生道德品格和行为规范,并进一步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服务,正确看待网络中的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
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媒介素养水平不高,培养意识不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各自为政,缺少联系沟通,不能形成统一合力,当前微媒体环境下,构建家、校、社会一体化的合作机制是现实需要。
营造新媒介素养培养的有利外部环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家庭教育是培养新媒介素养的基础,父母应注重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水平,生活中给予孩子引领和指导,生活交往中多监督孩子上网行为,及时纠正错误思想倾向,帮助大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二是大学教育是新媒介素养养成的主阵地,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应客观看待在新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教师队伍新媒介素养提升教育,完善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开展形式多样的新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构建有利于素养养成和学习生活融合的微媒体校园环境。三是社会力量是新媒介素养教育的保障,政府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引导,约束网络行为,加强对“把关人”的监督,提升“媒体人”的社会公信力,在硬件设备的资源配置上增加投入,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切实尽到监管责任,为大学生提供健康的外部环境。四是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一体化的合作机制,为大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保驾护航。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教育既有挑战也是机遇,应把新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中,提高大学生个人修养同时,更好地应用媒介知识与技能开展学习活动,并逐步提高微媒体的应用能力、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增强媒介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全面提升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水平。
[1]中国教育和计算机科研网.[FB.OL].http://www.edu.cn/,2018.
[2]百度互动百科.[FB.OL].http://www.baike.com/wiki/,2018.
[3]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2004,(1):101-102.
[4]杨宁.大数据时代媒体人的新媒介素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2):89-92.
[5]张海霞.微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微素养能力建设[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3):69-72.
[6]谢曼妮.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的新媒介素养研究[D].广西大学,2011:5-7.
[7]雷颖,张倩.大学生新媒介素养调查及提升对策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2):63-78.
[8]David Buckingham.Media Education in the UK:Moving Beyond Protectionism.Journal of Commmunication,Winter 1999,PP.33-43.